提到秦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商鞅、范雎、张仪、吕不韦、李斯等人。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这些人主要活动于战国时期。而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就已经崛起,甚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百里奚,堪称秦国第一位名相,他通过辅佐秦穆公,推动秦国走向强大。
一
具体来说,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因为得不到虞国的重用,所以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就鼓励他出游列国求仕。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
后来,,在蹇叔的举荐下,百里奚回到虞国当了个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君主晋献公灭掉虞国,俘虏了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由于百里奚拒绝在晋国做官,被晋国充作奴隶,在穆姬嫁给秦穆公时候,陪嫁到秦国。
值得注意的是,百里奚在去秦国的途中,逃到楚国。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百里奚虽然满腔抱负,却迟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时光荏苒,后来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金赎买他,但又担心楚国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国一看百里奚也没有得到秦国的重视,就没有放在心上,索性交出了百里奚。
等来到秦国的时候,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当然,有姜太公的例子在前,百里奚的年龄也就不是太引人注目了。
二
在秦穆公的信任和重用下,百里奚开始主持秦国朝政。在此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策略,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
在百里奚辅佐治理下,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而作为秦晋之好的友邦晋国却经历了几次大的国内动荡。公元前648年,晋国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在百里奚的劝说下,秦穆公同意借粮给晋国。
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国也发生饥荒,晋国却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出兵攻秦。第二年,秦晋两国在韩原展开决战,经过数日激烈较量,双方死伤惨重,秦军最终胜利,并生俘晋惠公。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百里奚以德报怨,所以晋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这也是其败给秦国的重要原因。
晋文公重耳称霸以后,百里奚继续着手修复秦晋之间的友好关系,开始共同征伐附近与楚国结盟的小国曹国、卫国和郑国。不过,秦穆公后来不听百里奚等人的劝告,执意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兵偷袭郑国,结果遭到了晋国的伏击,这就是著名的崤之战。
三
经历和晋国的多次较量,百里奚认识到,秦国东进的道路已经被晋国牢牢地扼死,即审时度势,建议秦穆公避实击虚,实行向西发展策略。公元前623年,由余引路,百里奚带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几十个戎狄国先后归服了秦国。
在此基础上,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巴国也来朝拜,史称“秦穆公称霸西戎”。更为关键的事,周襄王也非常乐意见到秦国的崛起,这能够制衡晋国、楚国等大国。于是,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表示祝贺,这说明秦穆公的霸主地位获得了周王室的认可。
总的来说,在春秋时期,百里奚入秦,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秦国由一个偏僻的小国一举成为可与晋国、楚国争高低的强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五霸,为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