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8在通安与守敌的王牌营展开肉搏战

大肥肥文史说 2025-04-19 21:54:45

作者:肖赤

干部团抢渡金沙江

1935年2月到3月,毛主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我军声东 击西,避敌锋芒,出其不意地经过四渡赤水,二占遵义,把敌军拖得晕头 转向,疲于奔命,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狼狈境地,王家烈、关伟奇部共四 个师均被我军歼灭,其他各省军阀共二十多个团也被我军歼灭。这是毛主 席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事实充分证明,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党中央的 领导地位是完全正确的。

1935年4月,我军将敌军甩远后,又乘敌之虚直入云南。蒋介石这时 已陷入我军摆下的强攻贵州的“迷惑阵”中。云南的滇军主力被蒋介石调 到贵阳去增援,云南省境极为空虚。

我军入滇后连占沾益、马龙、嵩明等 地后,直逼昆明,迫使敌军再次中计。他们急忙又往昆明调兵集中,企图 在昆明与我军决一死战,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是我军又一次布下的迷惑阵。

我军根本就没打算进攻昆明,而是引鱼上钩后,又突然兵分两路,趁虚 北进,直奔金沙江畔。

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要图

金沙江是云南与四川交界的地方,即现在的攀枝花附近。这条江宽约 几百米,上游山高水深,水势急湍。江对岸是高山,敌人居高临下,地势 有利。我方所处沙洲开阔地带,既无村庄又无百姓,很难隐蔽和接近渡口, 兵力活动也受限制,而且没有船和桥,搭浮桥都搭不成。

由于以上原因, 我军开始分几路渡江都没渡成。当时军情紧急,时间第一,如果我们稍一贻 误战机,等敌人的增援部队赶来,将使我们渡江更为困难。面对这种情况, 中央军委当即决定由刘伯承同志直接指挥我们干部团首先抢渡金沙江。

干部 团渡江地点是在皎平渡。我们从四川进入云南后,连续行军一百多里,一路 上没遇上大股敌人,只与地方民团打了几个小的伏击战。赶到皎平渡时,又 累又饿,但为了和敌人抢时间,我们不能休息,必须立即准备渡江。

我们二营的几位领导,在江边作出了具体部署,派出几部分人分头找船 及搭桥的材料。

找船的同志沿江边沙石路而下,一夜赶了几十里路,终于找 到了江边一个小村庄,仅有几户人家。保安队常来骚扰,我们刚进村时,村 民以为又是白狗子来捣乱,便将大门紧关。我们敲了几户均未敲开,后经我 们耐心劝说,才相信我们是红军队伍。

当见到我们时,他们真像见到久别 的亲人一样激动。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告诉我们,前不久白狗子发疯似 地来到村里,用枪逼着大家交船,如违抗当场就开枪打死。他们为了阻击 红军过江,把全村所有的船只全部烧毁了。

金沙江皎平渡

这时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告诉我们,他家还有一条破船。原来他 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他是这村撑船技术最好的“水上王”。他的两个儿 子全被白狗子打死后扔到了江里,所以他对白狗子恨之入骨,白狗子进村 毁船前,他已悄悄地将船沉到了江底,保住了全村仅有的一条破船。

他当 时拉着我们立即赶到江边,把沉船打捞上来,含着热泪对我们说:“这条 船就交给你们了,如需要撑船摆渡,我可以算一个。”

我当时激动地紧握着 他的双手连连说:“好,好,太谢谢您了,我们红军欢迎您!”

这位老大爷 当时带我们打捞船只后,又发动村民拆自家的门板、床板给我们搭浮桥用。 当我们走进他家时,只见床上躺着瘫痪的老伴。

他痛心地告诉我们:“已经 瘫了五年多了,是被白狗子打的。”

床边围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在给奶奶喂水。老大爷流着泪说:“这是我家唯一的根苗苗,他的爹娘和他三岁的妹妹前不久都被白狗子打死后扔进了江里。”

我们见此状,说什么也不忍心 让老大爷为我们去撑船,但不管我们怎样劝说,老大爷还是亲手拆下了自 家的两个门板,修补了破船,告别了病重的老伴和年幼的小孙子,和我们一 起投奔了革命。

当年帮助红军渡金沙江的老船工张朝满

后来这位船夫亲自撑着这条破船,运送了我军成千上万的人马。据说他在我军渡江快结束时,遭敌机袭击后全身几处中弹,他流着满身鲜血硬 挺着把船上的红军送上岸后终于倒下了,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无数红军战士 的生。他把自己的生命无私无畏地献给了革命事业。我清楚地记得老大爷 临走前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又抱着小孙子亲了很久,很久 ……

我们从这个村庄找到了船和搭桥材料后,高兴得满载而归。其他营也 从各处找来了大小不一的几条破船。我团在渡口还缴获了一条敌人送特务过 江的船,这样,全部算起来,共有六七条破船,这就是我们几万红军渡金 沙江的交通工具。

我团是渡江先遣队,是在刘伯承、陈赓的亲自率领下首先过的江。

记 得那是一个夜晚,我们有的乘船渡江,有的从浮桥上跑步渡江。浮拆、是 用船和木头、木板搭的。到了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每条船下都有一个班 负责保护。战士们在水下都是用肩扛着浮桥,由于水下待的时间太久,有个 别水性稍差的战士就被急流冲跑了。

江对岸的守敌是保安队等地方军,用大 石头修筑了许多防守工事。他们见主力部队不在都胆小如鼠,躲在山上不敢 出动,但经常不断地往江里打冷枪、土炮,天上也常有飞机袭击,不停地 往江面上投弹。

我们先遣队夜里偷渡金沙江时,守敌丝毫未发现,当我们 跑到山下攻山时,敌人才慌作一团,急忙集中火力往山下开枪、扔手榴弹, 还不断地投大石头。

当时敌人的火力的确很猛,我们如从正面硬攻甚为 不利,便留下小部继续吸引敌人,大部队轻装分两路从山两侧向上包抄。我 团干部不顾天黑路陡,勇敢地抢时间往上攀登,当我们登上山顶,突然 杀声震天地冲向敌群时,守敌已措手不及,不堪一击,全线溃逃,我们很 快就占领了山顶,占领了整个南北两岸,为我军几万人马顺利渡江打开了 通道。

我们在山上占领阵地后,真想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就地躺下,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个美觉。因连日来一直是急行军,从未很好地休息过。

当我们 刚刚放松,席地而坐时,又接到了紧急命令,让我们全体在山上立即集合, 听候军委下达命令。军委派邓发和张经武给我团带来中央指示,命令干部 团立即前进,全歼敌人在通安这个团,并拿下通安,扫清沿线障碍。

我团 政委宋任穷作了紧急动员,陈赓团长作了具体部署。我二营受命冲锋在前, 我们立即跑步前进,翻越了一座炽热的荒山,秃山上草木不生,没有水源, 大家又渴,许多人还是光着脚,无论踩到哪块滚烫的石头上也不敢久停, 这样使大家跳跃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当我们抢先赶到通安时,许多江边的 溃逃之敌还未逃回通安老窝,驻守通安的敌军还未得到任何消息,我们就 与其前卫营交战了。

前卫营是通安的王牌营,这个营的所有人都是腰别两支 短枪,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耀武扬威的。但我们二营也是有名的干部团“猛 虎营",虽然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但只要战斗一打响,个个如猛虎下山, 再猛的敌人遇到我们也会闻风丧胆。

我们与前卫营交战时,是抄后路从其 背面突袭的。当敌人还蒙在鼓里时,我们已杀到了他们的阵地上,双方基 本没有开枪射击,而是短兵相接,面对面地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有的拼 刺刀,有的抱作一团,还有的挥拳猛击。

我当时面对几个敌人毫不畏惧,把在家练的拿手武功和在部队学的硬 功夫全部用上了。我在敌群中左右开弓,猛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几拳几脚 就将来敌致于死地。

有三个大个子敌人,见我个矮瘦小, 一齐端着刺刀从三 面向我刺来,我急中生智,灵活地左右一闪,就跳出了他们的刺杀圈,结果 一个敌人用力过猛, 一下刺进了对面敌人的肚子里。

我从另一个敌人后面 猛地飞起一脚,只见这个最高的敌人扑通一下摔倒在那两个敌人的身上,他 们三个滚作一团,嗷嗷乱叫,我照准他们的太阳穴猛锤几拳,顿时他们口 吐鲜血全部送了命。

当时的战场上,听不到枪弹声,但“哼、哈、嘿”的搏 斗声和敌人临死前的惨叫声却响成一片。我们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敌人的王 牌营,大部被歼,小部被俘。我营也有少数战友负了伤,还有个别战友壮烈 牺牲。

战斗结束后,我站在山顶上,看到整个阵地的草丛已一片片地被磨 秃了,满山遍野躺满了敌人的死尸,也洒满了战友们的鲜血,这是多么悲壮 的战争场面。这时,一阵阵微风刮来,下起了小雨,在血雨腥风中,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

全歼敌前卫营后,我们继续攻打通安镇。这时我们团其他营也赶到了 通安,我们一起攻打通安镇。镇里的敌军两个团见其前卫营被歼,顿时慌 了手脚,被我团打得溃不成军,我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渡江的战斗全部结束后,我们在通安镇休息了一天。大家躺在山上美 美地睡了一觉,会了一顿餐,足足地吃了一顿饱饭。

军委表扬我们,说我们 干部团英勇善战,为党中央及全军几万人马安全渡江扫除了障碍,打开了 通道,立下了功劳。许多军首长前来看望慰问我们,邓发、张经武代表党 中央和军委给我们讲了话,首先对我们表示慰问,还给我们每人发了几个云 南的银元作为慰问品。

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军仅靠六七 条小船,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渡江,终于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取得了渡江胜利,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

当我全军人马渡完江的第 二天,国民党中央军的两个纵队和滇军的一个纵队才赶到江边,他们只捡 到了我们的破草鞋。

我军指战员齐声称赞:毛主席英明决策赛过诸葛亮, 巧妙渡过两重江,气得老蒋干瞪眼,渝、黔、昆道上跑断肠。

我们在通安镇稍加休整后,又向会理城开进。我团是最后向会理 城开拔的,全军在会理城外围又休息了三四天。党中央在会理城郊召开 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今后的战略。

会后向我们传达了下 步的四项任务: 一是备寒,二是筹粮,三是继续行军赶路,四是民族教 育。

强渡大渡河

会理会议后,红军继续北上,经西昌、泸沽再渡大渡河。渡大渡河有 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大路,另一条是小路,走大路经大树堡直通成都,敌 人最怕我们攻打成都,所以派重兵在这条路上堵击。

我军为了迷惑牵制 敌人,派出一小部走大路,占领了大树堡,并在大树堡渡口佯作强渡大渡 河的准备,而整个野战军的大部却出其不意,赶上了敌人防备松懈的小路。

这条小路是彝族居住区的凉山地带,因文化落后,俗称“倮倮区”。这里不 仅道路崎岖,而且彝民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很深。

为了尽快地通过彝族区,我军一方面攻占了彝族区的一些县城,释放了被国 民党关在监狱里的一些彝族首领和许多彝民。另外刘伯承等中央领导同志 亲自出面,解决了与彝族的民族隔阂和误会。同时我们整个部队都自觉地执 行民族政策,注意尊重彝民的习俗,努力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

这样,逐 渐使彝民消除了对我们的敌视和怀疑,友好地为我们带路,有的还一直护送 我们通过彝族区。我们克服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地形道路不熟等困难, 每天急行军八九十里,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顺利地到达了安顺场。

安顺场是 一个小镇,前面是大渡河,后面是营盘山,两侧是悬崖 陡壁。安顺场渡口是大渡河十里岩岸内唯一的渡口,大渡河宽约百米,深 约三十米,水流急速,浪高旋涡多,河水沿陡壁向下急奔,汹涌澎湃,巨 浪滔滔,这是我们长征途中最难渡的一条江河。

这一险要地带也是太平天 国翼王石达开部全军覆没的地方,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第二个石达开,他 派出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各部前堵后追,企图让红军重演石达开的历史悲剧。

敌军为了阻止我军在安顺场渡口渡大渡河,提前烧毁、破坏了安顺场的所 有船只,并准备了大量的煤油和柴草,企图将安顺场燃为灰烬。

我军针对 军情作出了部署安排,中央军委指派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先遣队提前神速 地袭击了安顺场,全歼守敌三四百人,使敌人烧毁安顺场的阴谋未能得逞。 战斗中还缴获了敌人留作送情报用的唯一的一条小破船。

打下安顺场后,在此渡口强渡大渡河又是刘伯承、聂荣臻亲自指挥的,首先从一军团一师一营二连挑选了十七勇士第一批渡河,为了保证他们的 人身安全,先用船装上牲口和物资进行试渡,试渡几次都失败了。

我军找 来当地船夫,他们祖祖辈辈生长在河边,对撑船摆渡有着纯熟的技术和丰 富的经验,经过船夫的精心计算,需在逆着急流往上拉五六十米的地方 撑船,才能使船靠了岸时不偏不倚,如稍偏一点,就会被礁石撞得粉碎。

有了船夫的帮助,十七位勇士在强烈的火力掩护下,登上了这条破船,只见 船刚一离岸,就像离弦之箭,飞快地顺着急流冲向对岸,靠岸时刚刚恰到 好处。

这十七位勇士登上彼岸后,击溃了守敌的防御,占领了滩头阵地。他 们开始想架浮桥,但试了几次都架不成,因水流太急,铁索总被激流冲断。 他们马上又到附近找来了三条破船,我军仅靠这三条小船, 一船又一船地 渡了整整一个晚上,只渡过了三个团。

1936年,斯诺在宁夏与强渡大渡河的红军战士合影

当天夜里,毛泽东及时赶到了渡口,召集主要中央领导开会研究了十万 火急的军情。当时后面的追敌已过金沙江正向我军扑来,前面的堵敌也开 进大渡河,而我军又面临渡河缓慢的实际困难。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当即 作出了飞夺泸定桥的决定,具体部署是:

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 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全部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沿东岸北上 赶去泸定桥;

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团二师、军团部和红五军团沿大渡 河西岸北上赶去泸定桥;

两支部队相互支援,夹河而上,相机夺取泸定桥。

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这是一个战略性措施,只有飞夺泸定桥,才能保证 全军顺利渡过大渡河,避免石达开悲剧的重演。受领任务后,我干部团尾 追一军团一师在安顺场渡过了大渡河。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有三百四十里路,要求我们两天赶到,我们既要抢 时间赶路,又要扫清沿途的敌军,任务非常艰巨。

两天来我们昼夜连续 赶路,有时在崎岖不平的绝壁上攀登,经常跳跃几米宽,几十米深的深 沟峡谷,有时在白雪皑皑的云雾中挺进,常年积雪的山上,根本就找不到 山路,全靠我们自己摸索着踩出一条羊肠小道。

在山路中急行军时,我们 经常遇到敌人布下的江防部队,我们有时巧取,有时猛攻,有时离敌军很 近了,也搞不清是谁的队伍,我们就试探着用敌军的信号,与他们对话,他 们以为是自己的部队,等他们放松警戒后,我们猛然向他们开火进攻,打 得他们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我们靠勇敢和智慧保证了河对岸的部队尽量 少受敌人的隔河射击。在我们的前面, 一直还有敌军的两个旅,他们是飞 赶到泸定桥的增援部队,我们始终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

后来我们从山路上转向河边行进时,又加快了速度,基本上是跑步 前进。夜晚行军天黑路又难走,我们就打着火把前进。前面的敌军以及我 们河对岸的部队也都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前进。

只见两岸边的火把像两条 长长的火龙一样,夹击着汹涌奔腾的大渡河,急速地向北急进,形成一幅 十分壮观的景象。

突然间,电闪雷鸣,大暴雨倾泻而下。当时大渡河正值洪水期,山洪从山峰上急速飞奔而下,撞击岩石的咆哮声与霹雷巨响的轰 隆声交错在一起,好像要把整个大地吞没一样。

这时大家手中的火把全部 熄灭了,顿时黑夜笼罩着大地,地上也形成了一片烂泥潭,大家在风雨泥泞 中艰难地行进着,走几步就摔倒了一片,爬起来再追,又滑倒了一片。为了 加强前进速度,大家经常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克服一切困难,大步 向 前 。

安顺场

经过两天多的急行军,我们击溃了敌人沿途布下的河防部队,突破了 敌人的重重堵击,按时从东岸赶到了泸定桥。在城南几十里的竹林坪与敌 军增援的两个旅打了一仗,对二师四团胜利夺取泸定桥起到了策应作用。

飞夺泸定桥的艰巨任务是王开湘、杨成武领导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完 成的,他们组成了22人的英雄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在十丈悬空的13 根铁索上勇猛地爬行,后面的部队紧紧跟在22位勇士后面,边铺桥板边冲 锋射击,在全团的紧密配合下,经过与敌人在火海中的拼死激战,终于胜 利地夺取了天险泸定桥,随后我军浩浩荡荡的队伍全部从泸定桥上顺利地 渡过了大渡河,把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全部甩掉了。

泸定县城和泸定桥远眺

0 阅读:7
大肥肥文史说

大肥肥文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