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个人手执牛尾在跳舞。金文的字形写成两只脚相背的样子。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舛部》舞:樂也。用足相背,从舛;無聲。“舞”的本意即是舞蹈。
文 献 选 读
“《詩經·魯頌·閟宮》:万舞洋洋。”
“万舞”,由甲骨文和金文的内容可以得知:“万”是专职跳舞的官名。“舞(雩)”,本是指祈雨之舞,后来也指宗庙祭祀用的舞蹈。“洋洋”,是指场面浩大。
“《尚書·舜典》: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乐官夔说:“好啊!让我们敲起石罄,奏起乐来吧!让那些鸟兽也都一起来跳舞吧!”
“《禮記·樂記》: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人兴奋了就想说话,说话不足以尽兴,就拉长了声调来吟诵,还不足以尽兴,就干脆扯开嗓子唱。再不足以尽兴,就手舞足蹈的跳起来。
“《周禮·地官司徒·舞師》:舞師:掌教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則皆教之。”
西周时的舞师,是宫廷的舞蹈总教练。遇到祭祀山川之神时,要率领舞队前往去跳“兵舞”。遇到祭祀社稷之神时,要率领舞队前往去跳手执五色帛的“帗舞”。遇到祭祀四方的名山大川时,要率领舞队前往去跳手执白色羽毛的“羽舞”。遇到为解除干旱而举行雩祭时,要率领舞队前往去跳手执五彩羽毛的“皇舞”。凡平民只要想学习舞蹈的,都可以教给他们。
“《禮記·樂記》: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翟)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
古时候在宗庙里祭祀先王,要用钟、磬、竽、笙等乐器来伴奏,舞者根据手执的道具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是手执雉羽、旄牛尾,或籥;武舞是手执(盾牌)干,和(斧锛)戚。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
西周时的“凫氏”,是铸造钟鼎的工匠。钟体敲击的部位叫做“鼓”,钟体的顶部叫做“舞”,“舞”上面的柄叫做甬。
成 语 典 故
长袖善舞
甩动长长的衣袖,可以有助于翩翩起舞。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就容易成功。后来则以此比喻有权有钱、手腕高明的人,很善于经营人际关系。
“《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喜跃抃舞
抃(读卞),是击掌。高兴得欢呼雀跃,击掌跳舞,而不能自禁。
“《列子·湯問》:喜躍抃舞,弗能自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和项羽在鸿门约会。在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羽的部下项庄舞剑,想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项庄拔剑而舞,其意是在沛公”。后用来比喻言行的表现与真实的企图不一致,殷勤的表面背后隐藏着杀机。
“《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