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毛主席拒受“大元帅”衔,以身作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随后拒授元帅衔,李先念、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亦拒绝大将军衔。
李先念表示,他从未想过成为大将,也不希望被评选为大将,能在主席领导下担任班长一职,他便感到十分满足。
李先念红军时为军政委,抗战任新四军师长,解放战争领中原军区。各时期均显大将之才,然他主动放弃大将军衔,此举传为佳话。
许多人未知,程世才23岁任军长,与李先念搭档,但授衔时仅为中将,与李先念差两级。程世才能力不俗,其授衔原因复杂,非仅因军衔等级所能衡量。
【徐向前:你小子口气不小】
1933年2月,四川军阀田颂尧集结6万兵力,意图“三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鉴于红军势弱,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定策“紧缩防线,等待时机反攻”,在机动中消灭敌人。
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总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作战计划。众人沉默时,程世才提议:秘密派遣部队至敌侧后,待机歼灭其冒进的13个团。
程世才言罢,众同志目光齐聚。徐向前亦忍俊不禁:“你志气不小,区区团长,欲吞敌13团,战略眼光独到。”
这一年,21岁的程世才英姿勃发,其战略眼光后来得到验证。他在一战中秘密潜入敌后,为红四方面军歼灭敌人13个团创造了关键条件。
程世才乃湖北大悟人,早显才华。18岁参军入红军,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迅速从新兵成长为排长。
李先念曾任程世才所在团政委,多年后回忆道:“程世才19岁时任排长,头脑清晰,性情豪爽,作战英勇无畏。”
李先念的认可促进了程世才职务的快速升迁,而这主要建立在程世才自身出色的能力和表现之上。
程世才表现出色,未负众望,1935年升任军长,与老领导李先念搭档任军政委。红四军与中央红军会师时,毛主席赞其年轻有为,握手笑道:“军长真年轻。”
【为啥授衔仅为中将?】
程世才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在红军时期,同时,西路军西征也成为了他的人生低谷。
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是我军一次重大挫折,对参战将领影响深远,成为他们一生的铭记。
抗战时期,程世才远离战场一线。1945年抗战胜利,党中央决定抢占东北,遂调程世才至此,任冀热辽挺进军参谋长及第12支队司令员。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程世才地位显赫,我军于东北设立北满、南满、东满、西满四大军区,他被任命为南满军区司令员,此任命彰显其军政才能出众。
随时间流逝,程世才在解放战争后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变得鲜为人知。
程世才受徐向前赞赏,具战略眼光,军事才能出众。在东北时,他与林彪有分歧。四平保卫战中,林彪命程世才进攻开原,截断铁路并阻击沈阳增援敌军。
计划虽佳,执行却难保战场无虞。程世才部突遭敌军新六军主力突袭,陷入缠斗。他急电林彪求援,敌部正迂回包围,而林彪回电令其不必理会。
敌人迂回成功后,我军放弃四平,渡松花江。程世才对此不解,并与林彪产生分歧,随后被调离前线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程世才因毛主席钦点成为公安军副司令员。1955年授衔时,作为李先念的前搭档,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程世才获中将军衔,原因诸多。西路军失败或影响其授衔,且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他长期远离前线,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对老一辈革命家而言,革命初心非功名利禄,而是为人民服务。程世才秉承此信念,对名利毫不在意。
1959年,程世才为加强装甲兵建设,被调任为副司令员,任职长达23年。期间,他如战争年代般默默奉献,导致许多人对他并不熟悉。
程世才无论何职,皆勤勉奉献于革命。1990年,他传奇一生落幕。李先念随后发文登报,深切缅怀这位老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