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前美国国防部管东亚事务的副手迈克尔·希弗,在《金融时报》写了篇文章。他直接说了,美国以前对台湾问题搞的那个“模糊战略”,现在已经不管用了。他还喊话美国政府,说该对中国大陆摊牌了。
“模糊战略”,听名字就懂,就是既不站队支持也不站队反对。这么多年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用的就是这招,在台海问题上混得风生水起。这法子看起来挺玄乎,说白了就是两边都不得罪,站中间。美国一边嘴上说着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另一边又偷偷给台湾撑腰,不停地卖武器给台湾,弄得两岸关系紧绷绷的,但又不到真开打的地步。简单来说,美国就像个裁判,嘴上喊着要“公正”,实际上手里的秤砣往一边歪。
不过,因为中国大陆整体实力和军力的大幅提升,美国以前那套“战略模糊”现在可不好使了。以前还能吓唬人的军事威胁,现在看起来就像是过了期的药,没啥用了。迈克尔·希弗还有好多美国官员,他们都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他给特朗普政府支招,说要明确表态,挡住大陆想要统一的步伐,觉得这样才能保住台湾给美国。他还说,得想办法,多弄几种手段来对付现在的新情况。
其实,迈克尔·希弗那套说法,说白了就是“战略模糊”换了个包装,这次美国想直接摊牌,不再藏着掖着了。那么问题紧接着就来了:美国要从靠军事吓唬人的老路上,怎么转到一个更全面、更多手段的玩法上去呢?希弗的法子是这样的:美国得在外交、经济、信息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来填补军事上威慑力不够带来的安全空子。他还特别强调,台湾这块地方,半导体制造超级重要,美国绝对不能在这个“赚钱宝地”上出问题。
不过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虽然他有时嘴上说不愿跟中国硬碰硬,但实际行动上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你看他在乌克兰那事儿上,一会儿一个说法,跟盟友之间也是摩擦不断,这让美国的立场变得模糊不清。这么一来二去,台湾问题上的政策也跟着变得摇摆不定了。
这种里里外外的矛盾让挺多人心里犯嘀咕:美国到底是不是真的打算“为了台湾出头”?还是说,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打算“推卸责任”,像之前在别的地方那样把台湾给丢了?明摆着,要是美国在台海问题上还是这么立场不定,那肯定会给这一带的和平添上更多的乱子。
说到底,台海问题上,美国和咱们中国的较量,已经不只是明面上的军事对峙那么简单了,它关乎战略部署、影响力争夺,还有未来东亚地区的安全大局。一直以来,台海局势就像是国际社会衡量中美关系的“温度计”;而现在,这事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挑战也更大了。
我觉得,现在美国碰到的大麻烦就是,他们在搞国际政策时,缺少那种真正看得远的大局观。光想着靠吓唬人、恐吓人,或者觉得只要代价够大就能挡住历史往前走,这些都是不现实的白日梦。大国较量里,没人会因为被吓唬就轻易低头,特别是对方已经站得很稳的时候。要是美国真想在这场较量里干出点成绩,那就得放下以前的傲慢和偏见,对中国变得更强这件事,得更实在、更开放地去看待。
吕平
亮什么底牌都没有用
用户16xxx16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