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蒋经国病重留遗言:执政党如果不求进步,将导致很大的危机

呱呱聊历史 2023-11-13 01:06:08

1978年,68岁的蒋经国代替“总统”任期届满的严家淦,成为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自1972年蒋介石病重不能视事以来,蒋经国就已经掌握了台湾地区的实际政权,他名义上是“行政院”的一把手,实际上已经在代理“总统”职权。

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为了体现自己的所谓“孝道”以“行政院”院长身份兼任国民党主席,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而严家淦只不过是他放在台上的吉祥物。

蒋经国并非心慈手软之辈,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他根据蒋介石的安排出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并兼“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主任,成为“戒严令”的实际执行者,并一手促成了笼罩台湾38年之久的白色恐怖。

从1949年到1964年,蒋经国一直亲自执掌情报部门,手下的特务最多时达5万多人,各种暗线遍布全岛,在他的亲自部署下,特务组织屠杀了大批有“通匪嫌疑”的“政治犯”。

在“通匪嫌疑”尤其严重的台湾各大学校,隔三差五就会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这些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一部分是干脆利索地被装进麻袋里扔进太平洋。

论心狠手辣,蒋经国干得出来

在台北市郊植物园附近的马场町,则是天天有枪毙“政治犯”的枪声响起,其他因为“窝藏”、“包庇”被抓、被审讯的无辜民众则更是不计其数。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经商”,其实还可以再加一句“仁不执政”,蒋经国所搞的这一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苏联1930年代的“大清洗”,除此之外,他对于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政敌”更是毫不留情。

1955年8月,蒋经国根据蒋介石的授意伙同毛人凤等人策划了“孙立人案件”,诬陷早就和自己面和心不和的时任“总统府参军长”孙立人企图发动兵变篡权夺位,从而一举罢黜孙立人,解除了自己掌握军权路上第一个重大障碍。

1964年1月,蒋经国又伙同“总参谋长”彭孟缉策划“湖口兵变”事件,使得弟弟蒋纬国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再也不能威胁自己的继承权。

当然,如果只知道搞阴谋诡计,蒋经国也就不能成为蒋经国了,他担任“行政院院长”后不久,资本主义世界就爆发“石油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台湾地区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蒋经国从1973年开始宣布斥巨资陆续上马六项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三项重工业建设项目,一项能源建设项目,合称“十大建设”。

核能发电厂是“十大建设”成果之一

“十大建设”计划总投资2000亿元台币,但台湾当时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庞大的项目建设,根据“行政院”的评估需要举债800亿,因此吓坏了不少党内官僚。

但蒋经国却不为所动,力排众议说:“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可以说,如果不是蒋经国,换了第二个人的权力与地位都推不动这样的项目。

结果,“十大建设”带来的内需拉动不仅帮助台湾渡过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还被后来的事实证明很有前瞻性。

到了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使得台湾地区建立起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和现代化的钢铁与石化工业,对外贸易额突飞猛进,成为当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经济体之一。

蒋经国上任之后,鉴于国民党在台湾的声誉已经由于长期的恐怖统治和贪污腐败而狼藉不堪,深知再这样搞下去迟早要完蛋,便想要改变乃父在位时期的“铁腕独裁”,以“开明专制”的形象示人,进而为国民党“续命”。

因此,他很快让手下召集岛内媒体开会,明确要求不得再使用什么“领袖”、“伟大”、“拥护”之类的词语,并且禁止高呼“万岁”,还低调地宣称:“现在是民主时代,我只是个普通党员、普通老百姓。”

蒋经国开始刻意给自己立人设

这样的表面文章还不够,蒋经国在出行方面也刻意低调:他把“总统府”里高级的凯迪拉克汽车拨给回台湾的党内大佬陈立夫使用,而自己却只坐一辆老旧的别克汽车,令普通老百姓大呼想不到。

与此同时,蒋经国自己的七海官邸很多地方也是破破烂烂的,甚至漏水严重,大量家具就算用坏了也不能换,倒不是买不起,而是蒋经国不批准。

还有官员曾经提议在七海官邸里修一个游泳池,不料蒋经国却反问:“现在台湾有几户人家有游泳池?”此事只能作罢。

为了整顿官员队伍的作风,蒋经国从1973年起即重申《贪污治罪条例》,规定凡是夜总会、酒吧、夜店、舞厅的公务人员一经发现一律革职查办,一年内查办近千人,使得岛内政界风气为之一振。

蒋经国本以为自己如此“清廉”和“亲民”的形象能够博取人望,不料他“继位”不久,就发生了一次重大危机: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美国宣布停止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从台湾撤走了大部分外交人员,当天台北股市大跌达10%,岛内一片哀鸿。

成败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大国博弈的残酷使得蒋经国不得不面对现实:如今的台湾,只不过是中美两个棋手所持的一枚棋子而已。

他感慨地对下属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我们的党想要争取民众支持,就必须以可信服的方式,展现出它比对手更能符合人民的各种需求。”

于是,改善两岸关系和实行民主改革一样,成了蒋经国人生最后五年中的两件大事,而尤为艰难的是:他的两只手一只手要放开“党禁”,一只手又要坚决反对“台独”;一只手要推动两岸转暖,另一只手却想要维持台湾的某种“超然地位”。

不出意外,这些本来就互相矛盾的事情成了困扰蒋经国晚年的重大难题,令他头痛不已。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痛斥“台独”,并对人们说:

“今天我们1600万中国人,明明是黄帝的子孙,而自己竟然否定自己是中国人,天下还有比这个更可羞耻的事情吗?”

视察工程

并且在党内会议上公开宣布:“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统一之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独立存在。”

然而面对“解严”后岛内极右翼人士的反扑他又犹豫举棋不定,以至于党内的元老们抱怨说:“经国太软弱了,他应该像他爸爸,把那些‘反对人士’丢到海里去!”

1986年10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冰岛举行会谈,美苏冷战迅速降温,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次年7月,实行军事独裁的韩国总统全斗焕迫于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压力宣布改革宪法,举行总统“直选”移交政权,一股反对独裁,提倡民主的浪潮席卷全球。

就在韩国发生政治变革的当月,蒋经国正式宣布解除在台湾实行了38年的“戒严令”,他心里十分清楚:就算现在不解除,到时候人民也会起来迫使政府解除的。

1988年1月1日,根据蒋经国的指示,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党禁、报禁,数天之内,就有200家左右新出版物向政府办理登记,还有60多个政治团体申请注册成立政党。

晚年蒋经国已经只能坐轮椅

这时距离蒋经国去世只剩下13天时间,党禁与报禁开放之后,岛内政界很快陷入巨大的纷争,当然蒋经国已经看不到这一幕了。

回顾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总统”生涯,蒋经国苦心孤诣,干了十年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糊裱匠,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以至于在1987年12月25日的“行宪纪念日大会”上被人高喊“老贼下台”。

80年代中期,蒋经国的糖尿病严重恶化,因为双腿刺痛如同针扎导致不能自主站立,蒋经国曾经一度想要停止下乡视察。

早已苦于蒋经国频繁下乡的侍从们乘机纷纷劝阻,他却说:“算了,待在办公室还是一样痛,以后不要再讲了!”

由于血糖经常骤然上升,他的左眼晶体新生血管大量破裂,流血使水晶体不能透视光线,左眼视力丧失。

而且,长期打胰岛素使得他的神经受损双腿麻痹,内脏也重度坏死,只能靠不停地输血和打针续命,最后手臂也因为布满针孔而无法再打,只好从腹部注射。

落花流水春去也

1987年,蒋经国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明知将不久于人世,专门找来“党内重臣”国民党秘书长李焕,对后者说:

“我要你来,因为我心里有三个心愿要实现,希望你能担负一部分的工作。这三个心愿是:第一,国民党要改革,目前很多民众和党员对国民党不满。执政党如果不求进步,将产生很大的危机。

第二,政治要民主,台湾戒严已经有40年了,逐渐造成人民的反感,因此‘民主’这条道路一定要走。

第三,国家要统一。两岸分隔40多年,现在台湾已有条件与力量促进国家统一。”

这三个心愿,正好代表了蒋经国生前一直想要推动的三件大事:党内改革、政治民主、两岸统一。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猝然去世,虽然他生前力推的几件大事没有一件是最终完成的,但他凭借着相对长远的眼光和格局,不顾反对推动改革的魄力和极强的危机感,依然不失为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

千秋功过,后人评说

4 阅读:453
评论列表

呱呱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