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国学:古天乐称港片辉煌不再,用道德经观点,预测一下

三自国学 2025-03-26 13:08:04

你好,我是热爱国学、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最近香港的一场电影工作者聚会中,本该欢乐无比的场面,却显得有几分诡异的冷清;

身为会长的古天乐,与新老港星相聚一堂,却表现出对香港影视市场难以掩饰的忧虑;

席间他称,为了提振行业,自己已经自降片酬,曾经的影帝影后们也竞相跟随,只是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曾经风靡东南亚的港片,对投资人已然失去了吸引力。

上半年整个香港,电影开镜仅仅不到10部,要晓得,上世纪90年代,这个数字是一年300多部!

香港电影市场,还会好吗?

读懂《道德经》,不但可以知道,这个现状,早已注定,三自在此,不妨大胆作出预测:

港片最糟糕的时期,或许还没有到来。

要知道,青少年时期,自己也有过和家人彻夜追港剧的经历,有过仰慕的港星,也曾为精彩的剧情如痴如醉。

并不是我不喜欢香港电影,更谈不上眼红明星的高收入。

这,是必然的趋势。

老子早就为我们讲明白了道理。

【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

这里揭示了万物有生必有灭的生长规律。

万事万物,不论看上去有多么热闹繁华,可各自到头来都会归于寂灭,回归本源。

香港电影经历了上世纪前半叶的萌芽、生长期;

七八十年代是少年的探索和高速成长时期;

到90年代迎来青壮年的全盛时期;

之后随着国产影视市场的崛起,港片的确开始有些日暮西山之感。

也不能说是国产片直接导致了其走向衰落,只能说这是事物发展来到了特定的阶段。

或许两个市场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融合,才是未来的趋势。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过度繁盛,必将加速走向衰落。

不道就是不符合规律。

80年代左右,一大批优秀的导演、编剧及演员投身影视行业,催生了市场的繁荣,人才辈出,演技精湛,剧情动人,港片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随着市场过分逐利,行业走向粗制滥造,透支了其生命力,这是一种不道。

观众从市场开放初期的心灵饥渴,不加选择,到品味升级,审美也在提升,可港片剧情老套,拍摄手法老套,表演方式老套,这是另一种不道。

满足不了观众日益刁钻的口味及越发细致的精神需求,又怎么可能长盛不衰呢。

老子有没有提供解决方法?

两个字:知常

【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什么是常?佛家有生命无常的说法,这是说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而不变的,是其规律,这叫常。

如果不懂规律的盲忙瞎干,这是不幸的开始。

港片还有振兴的可能吗?您咋看?

先听听网友们的看法,有兴趣的话下次继续探讨。

更多精彩见个人主页。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贯穿一生。

我们的成长目标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