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母亲说起老家的一邻居,年龄不大,才50多岁,儿子去年刚刚毕业,这位邻居就到处张罗着给儿子找对象,说是只有等孩子结婚了,他才能熬出头来,不然还得拼命干。这位邻居也是操心的命,妻子去世的时候,他们的孩子才刚7岁多,邻居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地把孩子养大,拼命挣钱,供孩子上学。如今儿子都工作了,他还是不放心,仍旧想方设法地多给儿子攒点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一天恨不得打好几份工。
结果,就在上个月,这位邻居突然倒下了,听说当时他还在工地上干活,一个跟头就栽倒了。后来被送去医院,诊断为脑梗,虽然命是救回来了,可医生也说了,后续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谁也不能保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自理。
本来是想让儿子多点保障,结果这下子却成了儿子的累赘!
邻居一出事,村里的人也是议论纷纷,有人替他惋惜,有人可怜他的孩子。当然,我想肯定也会有人感慨,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说脑梗就脑梗了呢?这脑梗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一、我国脑梗发病率全球第一!问题出在哪?当下正是脑梗高发期,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的脑梗发病数占到全世界的40%左右,位居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可以说脑梗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人类健康“头号杀手”。而脑梗这病一旦发生,非死即残,即便患者能侥幸活下来,能自理就算不错了。看到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担心,这脑梗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国脑梗高发,问题出在哪?
1. 我国脑梗高发,都是缺乏叶酸惹的祸?
脑梗高发与缺乏叶酸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到一种叫做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该物质的水平升高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脂质代谢,促进血栓形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元凶。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确实与缺乏叶酸有关,因为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需要叶酸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了叶酸,该物质就容易滞留体内。
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大多都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医学上将该类患者称之为“H型高血压”,而这类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脑梗高发确实与缺乏叶酸有关,但这并非唯一因素。
至于为什么会缺乏叶酸,除了与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外,还有就是我国居民的烹饪方式都习惯于熟吃,而很多食材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维生素的流失。所以,想要补充叶酸,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豆制品、动物肝脏等,平时注意能生吃的尽量生吃,避免高温烹饪;二是必要时可额外补充叶酸片,每天0.4-0.8mg,这样补充效果会更快。2. 我国脑梗高发,都是吃出来的?
其实,叶酸缺乏本身也与错误的饮食有关,而说我国脑梗高发都是吃出来的,虽然过于武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确实与脑梗的发生脱不了关系。
①饮食重口味:就喜欢吃一些高盐、高油、高糖的重口味食物,自己做饭也会放各种各样的调味料、调味酱等,殊不知这些都是升高血脂、血压、血糖,损伤血管,诱发脑梗的元凶。
②偏爱垃圾食品:经常吃外卖,去外面餐馆吃,偏爱油炸食物、烧烤、加工肉食、甜品、腌制食物、烟熏食物等不健康的食物,而这些也都会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③饮食结构失衡:平时吃肉多,吃菜少,就喜欢吃各种各样的加工肉食,如香肠、烤肠、腊肉、熏肉、烤肉等等,换着花样吃肉,就是不吃蔬菜和水果,也不利于血管健康。
总之,我国脑梗高发确实与饮食、叶酸缺乏有关,但需要清楚的是,脑梗的发生绝对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不利因素长时间作用导致的,而除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吸烟、喝酒、缺乏锻炼、熬夜等错误的生活习惯,都是诱发脑梗的危险因素。所以,想要预防脑梗,还需从生活的各方面入手。
二、想要远离脑梗,牢记这几点!1. 关键措施:控制“三高”,保证达标
想要远离脑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因为“三高症”是公认的血管“杀手”,虽然短期内看似无害,但它们对血管的危害却是循序渐进发展的,如果不控制好“三高”,时间长了,血管迟早会遭殃。为此,人上了年纪一定要勤测血压、血脂和血糖,一旦发现超出正常值,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开始治疗,该吃的药一定坚持吃。
2. 基础措施:健康生活,远离风险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是控制“三高”的关键,更是保护血管的基础要求,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要求饮食规律,做到低盐、低脂、低糖,荤素合理搭配,少吃油炸食物、加工肉食等,切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尽量戒酒;适度运动,每天坚持至少半小时,养成好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高压、紧张等不良情绪等。同时要注意规避诱发脑梗的风险,如剧烈运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酗酒、夏天突然的冷刺激等,“三高”患者尤其要远离这些危险行为。
3. 必要措施: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查
对于经评估属于心脑血管高风险的患者而言,一定要重视检查,至少每一年去做个详细的检查,除了基础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外,还要重点查一下脑血管、心脏病变等,做个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脑部CT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及时诊治。另外,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建议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预防脑梗的发生。
狗屁!都是累的,熬夜是第一大因素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