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纵队创始人黎玉,地位和罗帅相当,为何建国后职务断崖式下降

骐骥逸尘远 2025-02-22 14:46:59

说到抗日战争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地盘,大家通常会想到八路军在陕甘宁、晋察冀的地方,或者新四军在南方的基地,甚至有些人还记得东北的抗联部队,不过山东的那个根据地却常被大家忘掉。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那会儿,我们党在山东一直没能成功地建起稳固的根据地。不过,在抗日战争打完,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山东根据地对我党来说变得特别重要,它有着3500万人口,是几个主要根据地里人数最多的一个。

山东根据地的快速成长,多亏了一个叫黎玉的人。黎玉是山东纵队的领头人,还做过山东省的一把手,在山东足足干了十三年。那时候,和他一块儿在山东建立根据地的罗荣桓,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成了十大元帅里的一位。不过,黎玉入党比罗荣桓还早,他的贡献也相当大,但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职务却不断下滑,经历了大幅度的降低。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黎玉是怎么把山东根据地发展起来的?等到新中国成立后,黎玉又担任了什么职位呢?那是在1923年,那时候马克思主义正到处流传,年轻的黎玉当然对它感到非常感兴趣。黎玉不停地在探索能够拯救国家和人民的方法,所以他读了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

有了坚定的想法后,黎玉踏上了他的抗争之路。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了,黎玉非常气愤,他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游行,声援示威活动。游完行后,黎玉在学校里搞了个读书小组,带着大家一起啃马克思主义的书,慢慢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活跃分子。黎玉回忆说:“我看了些革命的书,像中共中央的《向导周报》这些,慢慢地,我的想法就从只讲义气、爱打抱不平转变成了想投身社会革命。这就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开始。”从那以后,黎玉就担起了重要的责任,一心一意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拼搏!黎玉加入党组织那会儿,正好是国共第一次联手的时候,所以他能够堂堂正正地参与革命工作,热心传播党的思想。但到了1927年,情况突然变得糟糕起来。

这一年,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大反水,很多共产党人都被抓起来甚至杀了。俗话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黎玉作为崞县党委的代表,也被特务们给抓进牢里了。黎玉在牢里坚定信念不动摇,他带着狱中的伙伴们一块儿学马克思主义,没多久,整个监狱都在热议马克思,这让监狱的头头们开始担心起来,黎玉团结人的本事也第一次显现了出来。没过多久,黎玉就被关进了山西省的“反省所”去反省自己的过错,在里头熬了整整两年后,黎玉终于走出了牢房。

从监狱出来后,黎玉还是铁了心要革命,他父亲就劝他说:“孩子,咱不闹革命了行不?去做做买卖,当个有钱的商人不好吗?”黎玉没听老爸的劝,一个人跑到北京,考上了北平法政学院。在那儿,他继续传播共产党的理念,还带着学生们一起参加游行。他不停地高声呼喊:“红军万岁!”、“把军阀打倒!”这些口号。那时候,军阀们正打得不可开交,阎锡山的军队刚好进了北京。结果在一次游行活动中,黎玉被阎锡山的手下给抓走了。

阎锡山没在北京待多久,他一走,黎玉也就跟着被释放了。黎玉出狱后,还是一心扑在革命上。不过到了1932年3月,他去河北时,碰巧撞上了警察查缉走私毒品的队伍。他们把黎玉抓了起来,一搜他的包,发现里面全是共产党的书,还有好多红色小册子。敌人发现黎玉是共产党员后,立马就把他抓了起来。这回,黎玉在牢里可真是遭了大罪,被打得浑身是伤,先在河北被关了好久,然后又被送到天津继续囚禁。

幸好黎玉的大学老师伸出了援手,到处帮忙说好话,黎玉这才得以获释,那时候已经是1933年3月份了。黎玉出狱后感到特别迷茫,不清楚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在这时,组织发来了一纸调令,给他指了条新出路。

1934年5月,黎玉成了中共河北省委的巡视员。那时候,党内开始有些“左倾”思想冒了出来,黎玉一看苗头不对,就使劲反对这种风气。可没想到,他因为这个被免了职。幸运的是,刘少奇同志那时是北方局的书记,他了解到黎玉的做法后,对他的举动很是赞同,于是取消了给黎玉的处分。随后,北方局又发了一个新的命令,叫黎玉去山东,当上了山东省委书记。无论是在国共携手共抗外敌的时期,还是在红军独立奋斗的岁月里,我党在山东尝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总是困难重重。每当根据地的建设初露曙光,就会遭遇敌人的残酷打压,有时甚至是内部的不幸变故,使得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1933年,我们党在山东的根据地碰到了天大的灾难!因为内部有人叛变,导致山东根据地的很多同志被抓起来关进了监狱,最严重的时候,我们还跟党中央断了联系。

党中央因为不清楚山东那边的实际状况,所以不敢随便派同志去山东开展工作。1935年的时候,山东的根据地又被敌人给搞砸了,去那儿工作,简直就像是在锋利的刀尖上走路,危险得很。可黎玉并没有胆怯,他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山东。黎玉走的时候,连辆车都没有,是靠九个穷学生,他们自称“九穷”,一起凑钱给他买了辆自行车。黎玉就骑着这辆自行车,从河北一路骑到了山东,去领导革命工作。

一到山东济南,黎玉立马就在郊区的一个墓地旁边,召集大家开了会。在会上,他选了两个年轻人做自己的助手,他们是林浩和赵健民。没想到赵健民才当官俩月,就被叛徒认了出来,被抓进监狱了!紧接着,敌人大肆捣毁了我党在济南的联络地点。可黎玉却偏偏不怕这种挑战!他忙活着在鲁中、鲁东、鲁南到处跑,到处建起了联络站,又跟各地重新搭上了线。

然后,黎玉派指导员去了不少地方,帮他们重新建立党组织。到了1937年,也就是两年后,光济南一个地方就有了150名党员,山东的根据地也开始慢慢成形了。随后,黎玉接到了党中央的邀请,去延安参加会议,这次他还有幸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和朱德等领导人。毛主席问了问山东根据地的近况,他心里清楚,这些年山东的军阀势力很强,国民党的特务也不少,工作开展起来特别不容易。他很体谅黎玉所做的努力,还鼓励他要继续努力,把山东根据地建设好。

回到山东,黎玉马上就召集了所有人开会,他呼吁大家要和老百姓心往一处使,一起对抗日本鬼子!黎玉给山东根据地指了条明路,就在日本快要打来的时候,他赶紧把各地的抗日游击队和老百姓自己的抗日队伍都找了出来,然后把这些队伍合到一块儿,重新整编了一下。另外,黎玉也很懂得拉拢中间力量,他让这些中间人去跟韩复榘商量,希望能把济南监狱里关着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给释放出来。

韩复榘心里其实有点向着日本人,但又怕被人说闲话,骂他背叛国家。所以,他想了想,还是决定退一步,把500多名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给放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顶梁柱。现在啥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机会了,没想到,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1937年12月,日本人打进了济南,韩复榘没抵抗就跑了,这下子,我军得到了一个好时机。

一方面,韩复榘和国民党逃跑后,那些反动势力的压迫就减弱了;另一方面,这也给了我们党一个正当的机会,可以发动武装起义,跟敌人对抗。黎玉发出号令,在徂徕山掀起反抗,呼吁整个山东的百姓手拉手,一起打鬼子!1938年新年那天,徂徕山上打响了起义的枪声!八路军在山东的第四支抗日游击队宣告成立了!黎玉作为山东省委的代表,向全省发出了郑重的邀请,呼吁所有有志向的朋友们,都来加入游击队,一起打日本鬼子!

黎玉的话让大家都很振奋,短短三天,抗日游击队就来了400多名战士,从这以后,队伍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势头非常猛!所有这些成就的背后,都是因为黎玉的精心指挥。黎玉不仅是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的创始人,还是山东省委的第一把手,他的功劳真是太大了!

短短4个月时间里,山东的抗日游击队人数就涨到了4000多人。不久后,山东的抗日第五、第八、第三支队和泰西人民自卫团加起来,人数更是超过了一万,实现了从少数到大规模的全面壮大。毛主席在延安听说了这事儿,就请黎玉来延安开个会。到了1938年4月,黎玉到了延安,跟毛主席讲了讲山东根据地那些让人高兴的新进展。毛主席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说道:“咱们得派队伍去山东!大家都要向黎玉同志看齐啊!”

后来,延安派了120名干部跟着黎玉去了山东。到了山东,黎玉又重新整理了部队。12月份,他给毛主席发了电报,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后,山东抗日纵队就正式建立起来了,黎玉也就成了这个纵队的创始人。随后,罗荣桓接到命令前往山东,与黎玉携手,一起努力建设山东的根据地。黎玉不仅对军队有着巨大的贡献,他还是个擅长统一战线的行家。他常常深入贫困地区,亲自到基层去拉拢团结各种力量,使得山东的抗日形势变得非常有利,真正达到了全民一起抗日的效果。

1940年的时候,山东省战工委正式建起来了,黎玉当上了这个委员会的头儿。没多久,这个组织就管到了山东三分之二的地方,手下管着1900多万的老百姓。黎玉推行了一系列新办法,比如减少老百姓的农业税,严查违法行为等,这些做法让我党在山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1945年抗日战争打完后,黎玉当上了山东省政府的一把手,还做了华东局的副书记和华东军区的副政委。他领着山东的军队,跟着陈毅老总一起打了津浦线战役,真是功劳大大的!

就在所有事情都进行得很顺畅的那一刻,一件冤枉事让黎玉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糟糕起来。1946年,我们党在山东搞土地改革,那时候的规定是“富农的土地通常不动”。这个政策是由刘少奇拟定的,并且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黎玉也负责实施了它。但是,和黎玉一同工作的饶漱石却主张要动富农的土地,因为这事,黎玉和饶漱石之间产生了矛盾。饶漱石就对黎玉说:“你家里以前挺富裕的,现在老帮着富农说话,到底是为了啥?你这是搞小圈子,在山东待了这么久,你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大家都觉得这是黎玉的问题,结果黎玉被降了职,同时,那些他提拔起来的干部也受了影响,跟着一起被降了职。有人问黎玉,你咋不和饶漱石吵起来呢?黎玉后来回应说:“其实不是没有争斗,斗得还挺厉害,但也就只是在华东局领导开会那会儿,没往大了闹。你想啊,解放战争那会儿,要是真闹分裂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古人有句话叫‘为了国家大事得互相忍让’,为了咱能打赢这场仗,咱们只能先放下自己的小利益,顾全党的大局。”

黎玉的行为没啥大错,他为了整体情况牺牲了自己的好处,但这也为他以后碰到的事情悄悄埋下了根儿。他到了会场,却听说进不去会议室开会,当时他心里头别提有多郁闷了。

那年3月份,黎玉告别了待了13年的山东,没过多久,他就跑到上海当上了市委秘书长,后来又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建委主任等一些职位。黎玉抵达上海后,立马说现在最要紧的事儿就是靠老百姓把生产和经济搞起来。他讲:“咱得死死地靠着工人阶级,把工会工作做扎实,让大伙儿的生产热情和创造力都迸发出来。只要咱们这块儿工作做到位了,那生产的恢复、改进和提高就稳了。”黎玉一带头,工人们很快就来了劲头,纷纷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

1951年,国家搞起了“三反”运动,因为那年的某件事情,黎玉再次被扯进风波里,他的秘书长职位也被拿掉了。对于组织的调配,黎玉没有尝试去解释什么,他只是说:“哪怕是让我去做马夫,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心也绝不会变!”真金不怕火炼!黎玉在丢掉官职一年后,又被重新委以重任。他被调往北京,先是担任财经委员会的劳动工资教育组组长,后来又成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

1959年,黎玉听从党的调遣,当上了农业机械部的党委副书记。他就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每到一个岗位都尽心尽力。同事们和他共事这么久,从来都没听到过他发牢骚。还有啊,黎玉这个人做事实在,喜欢亲自去现场看看。1959年,他跑到河南、湖北两地瞧了瞧那里的生产咋样,结果发现好多工厂都碰到了难题,产量上不去了,老百姓日子也过得紧巴,整个情况就越来越糟了。黎玉便说:“现在国家经济全面吃紧,计划搞得太庞大了,想法太主观,超出了实际能力!”

然后他果断实行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改进办法,比如“量力而行”、缩减基层项目等,使得生产情况有了好转。有些同事平时会抱怨农机部的工作乏味,或者对农业方面的工作不太感兴趣,这时黎玉就会亲自上门拜访,跟大家聊心里话,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面对粮食生产遇到的难题,黎玉提出要多建些制造农用设备的工厂。在他的推动下,全国范围里建起了800多家修配厂,这样一来,农机具的产量就大大增加了。

1978年,七十多岁的黎玉再次出山,开始搞经济方面的工作。到了1982年,国家让大家着手编写党史和回忆录,那时候黎玉心脏不太好,心肌供血不足,但他还是硬撑着完成了16篇、总共24万字的回忆录,给党史的编写贡献了不少宝贵资料。党和国家始终记得黎玉,黎玉心里有个大愿望,那就是希望能找回自己的清白,毕竟因为饶漱石那档子事,他当年可真是受了不少委屈。1986年3月,党中央经过一番调查后,觉得黎玉当年做的决定完全是顾全大局,不是为了自己,就这样,被冤枉了半个世纪的黎玉,终于恢复了名誉!

黎玉那时候心里别提多美了,他最大的愿望终于达成了。可没想到,75天之后,黎玉就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80岁。黎玉走后,国家称他为“人民功臣”。他真的是位让人敬重的老前辈,心里装着坚定的革命梦想和信念。就算碰到了困难、受了冤枉,他也总是想着大局。这种对待人生的乐观和宽广胸怀,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但是没能拿到一个军职头衔,可能是黎玉心里最大的不快!

0 阅读:1
骐骥逸尘远

骐骥逸尘远

骐骥逸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