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这几天呢,胖胖在刷短视频时频繁刷到一条内容,文案相同但城市不同。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很多大公司都在降薪裁员,小公司则是亏损严重甚至资不抵债,店铺租不出去,房子也卖不动。
上班族每个月都在拆东墙补西墙,为了不逾期,只能把信用卡刷到爆。
好不容易发了工资,稍微用点儿就可能还不上贷款了。
现在大家不是不想消费,而是真没钱去消费了。
别说存款了,年轻人不负债就已经不错了。
其实这类内容,怎么看都不新鲜,但胖胖身边确实有不少朋友经历着类似的境遇。
最近网络上还冒出个新词,这群体一多,便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新型穷人”。
尤其是在某些城市房价暴跌的背景下,这“新型穷人”已经在北上广深甚至一些二线城市悄然扩散。
什么叫“新型穷人”?
说白了,就是那些外表看着风光,开好车、住好房,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可你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发现他们实际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负债累累、拮据度日,甚至时不时还接到催债电话。
这些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呢?
你说穷吧,人家确实开好车住大房;
说富吧,净资产却是负的。
所以,现在互联网上就管这类人称为“新型穷人”。
胖胖觉得这些新型穷人可能一部分靠着过去的“好日子”一时风光,但因为扩张太猛、步子迈太大,导致现在返贫。
和胖胖这种传统的穷人不同,胖胖这种虽然说一直平平淡淡,起码没经历过“大起大落”。
可这些新型穷人,却是“富过一阵,回到解放前”的那波人。
典型特征是什么呢?
有房有车,却没存款,甚至连应急的钱也拿不出来,除了表面能看见的这些资产,几乎没其他隐形资产。
这种新型穷人有个“门槛”:
他们的负债动辄上百万、上千万。
像胖胖这种普通的传统穷人别说负债这么多,就是去银行想贷出这么多钱都没机会。
这部分群体可能因为行业风向变动、收入骤减,靠月复一月地还债度日,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
这种情况放在当下确实不罕见,尤其是大厂裁员、降薪甚至优化不断,原本高收入的生活可能就被突然削弱了。
一些人可能按降薪前的购买力买了房,现在入不敷出,也并不意外。
有些人疑惑,买得起房、车的,身价百万,怎会成“穷人”?
怎么说呢?
现在很多人房子,多数是靠贷款支撑的。
过去的收入支撑起巨额杠杆,这背后是几十年还不清的债务链条。
或为安全感,或为社会认可,或为了孩子上学和婚姻保障,不少有这样的朋友甘愿套牢在无尽的债务中。
这种债务可是和生意贷款不同,它是消耗性的:
生意贷款为赚钱,而房贷则是年年高额的支出。
如果行业不景气,有人被优化,房贷车贷的压力就愈加沉重。
可能有一部分是为了面子和“体面”,他们减少生活品质、缩减开支,但外表依旧光鲜,胖胖就会觉得,这不就是一辈子活在别人眼里的生活吗?
其实自己已经过得很难了,却还是咬牙撑着,为的是让别人看到一个“体面”的自己。
为了维护这种“体面”,在人前强装潇洒,但最后煎熬的却只有自己。
你像现在网络上的定调,“新型穷人”被生动地形容为,住着几百万的房子,却可能连每月一万的房贷都感到吃力;
开着几十万的车,却犹豫要不要加满一箱500块的油。
他们的日常被高额的房贷、车贷捆绑得紧紧的,几乎每一分收入都流向了这些还款账单。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活需要有容错率
你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有容错率,要留有余地的,毕竟谁也无法保证一辈子不犯错,也无法确保所处行业永远景气、薪资一直走高。
35岁是不是可能被优化?
这是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
所以得问自己:万一呢?收入骤降,你能顶住吗?你有应对风险的缓冲吗?
如果你把生活这根弦拉得太紧,拿着贷款不停消费,一旦降薪、失业,或者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突发急需,怎么办?
这些都是“不可抗风险”,都需要一笔随时能顶上的应急资金。
你比如现在很多人每天工作如履薄冰,但为何心里总有种不安全感?
因为一切都系在工作这根弦上,不敢失去、也无法承受哪怕一点薪水波动。
万一失业,甚至还不起月供,这后果呢?
不少人在这两年高位接盘的,一跌直接被套牢,百分之二三十的缩水谁来负责?
没人能负责,因为没人负责,那就只能自己承受。
其实,生活里“穷”一点并不丢人,反倒是看起来“富”一点可能更危险。
胖胖早前在广州租房,见过不少“包租公”,人字拖一穿,低调务实,日子照样稳稳当当。
而所谓的新型穷人,看似过得光鲜,但抗风险能力一旦被摧垮,生活的这根弦就随时可能断掉。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心里过不去,甚至有时候想不开呢?
其实往往就是因为有时候富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富的,穷的时候也搞不清怎么就穷了。
富的时候沾沾自喜,把未来的风险抛之脑后,等到风向一变,跌到谷底,就只剩下自怨自艾了。
胖胖觉得啊,生活里咱不能给自己设太高的预期。
就算风光时也要想到困难时的样子,提前给自己准备好过苦日子的心态;
而在低谷时,也别失了信心,好歹还有命在嘛,只要人在,东山再起就有希望。
胖胖这几年身边也有朋友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贷款买车买房、全身名牌傍身,可是一旦家里人突然生了比较大病,连个救急的钱都拿不出,还得四处借钱,这才后悔当初没留退路。
其实啊,没人真在意你是富是穷,也没人整天盯着你的日子。
那些你以为会因为你变穷而瞧不起你的人,可能压根没把你放在心上。
别为了面子牺牲了里子,生活嘛,过得舒服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富也好,穷也罢,咱们就本色出演也挺好,活得真实才最舒坦。
全民算账论调
这几天,胖胖看到网上流行起了一种“全民算账”的风潮。
大家纷纷开始算,一杯奶茶20块,年轻人觉得不贵,但其实20块钱也够你一个月的洗澡水费了。
吃一顿火锅200块,没觉得有多贵,可到了菜市场,这200块钱能买到多少斤猪肉、鸡翅,多少个鸡蛋、几斤大米甚至几桶油!
50块钱有可能让叔叔阿姨在小区里打扫一上午,3000块就能让一个怀揣梦想刚毕业的大学生埋头忙活一个月。
这么一算,消费前有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这个吗?
现在手机全面普及,外卖、网购的算法推送层出不穷,消费似乎变成了数字游戏。
看到账户里的数字似乎不觉得心疼,不知不觉钱就“哗哗”花出去了。
于是,有时候买回来也会发现不过是“一时心动”,既然不实用,扔了吧还觉得浪费,这种“冲动消费”的情况是不是也有过?
胖胖不是鼓吹“省省省”的消费观,毕竟钱是自己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只是想提醒一句,有时候,当我们手头拮据时才会追问:到底花哪去了?
适当省点钱,懂得给未来留个余地,在“及时享乐”与“理性消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什么时候该省省,什么时候该犒劳自己?
不开心的时候,其实点杯奶茶、快乐水也是一份享受!
关键是,把握住那个度,开心消费、理性享乐,不是挺好嘛?
胖胖几年前也是月光族,对消费并没什么规划,直到经历了一次被优化,才彻底醒悟:
你说一件大牌潮牌的T恤,其实和一件普通T恤质量其实是一样的。
无论贵还是便宜,物品的价值从不在于它的价格,而在于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换句话说,是我们赋予了物品价值,而不是物品本身替我们“增值”。
胖胖会觉得,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一种相对成熟一点的消费观。
你再看买房买车,其实道理相通。
贫穷富有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关键是心态和韧性——能坚持下去,就有机会翻身。
结尾,胖胖也想给大家掰扯掰扯几句闲话,要么真富,要么真穷,千万别做假富人。
假富人不仅没真富人的快乐,可能还要面对更多真富人没有的压力和窘境。
很多人一味争做人上人这并没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但有些时候把生活预期拉满,不留退路,一旦意外打击来临,受到牵连的往往可能不仅仅是自己,可能还有家人和朋友。
今时今日,扮成“假富人”其实也很难带来机会与希望,更多的是惧怕连门面都维持不了的心慌。
既然如此,可能装不起,那倒不如索性放下伪装,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