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几年,广东省又将新增一个超级机场,那就是被称为广州第二机场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也就是佛山高明国际机场!

佛山高明国际机场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和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交界处,东北距佛山市中心约56公里,为4E级国际机场,将建设37万平方米航站楼,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等交通设施,以及货运、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等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佛山市高明区与肇庆市高要区交界处,是粤港澳大湾区 “西进” 战略的关键布局,其科学性和前瞻性经过各个维度验证!

珠三角核心区(广州、深圳、香港)机场资源密集,2023 年白云机场吞吐量达 6317 万人次,深圳宝安机场达 6147 万人次,空域资源趋近饱和。
而珠江西岸及粤西地区长期缺乏大型航空枢纽,2023 年粤西 GDP 仅占全省不足 10%。新机场选址高明 - 高要,距白云机场 100 公里、深圳机场 150 公里,可避免空域重叠,为大湾区西部腾出 12% 的空域资源。
这一布局与上海浦东 - 虹桥、北京首都 - 大兴的 “双枢纽” 模式异曲同工,通过功能互补提升整体效率。例如,虹桥机场侧重国内及短途国际航线,浦东机场聚焦远程国际航线,2023 年两场合计旅客吞吐量达 1.2 亿人次,货运量占全国 35%。
二、交通网络重构:空铁联运的超级枢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引入 “两高铁一城际一快线”:广湛高铁、深南高铁、肇顺南城际及机场快线,构建 “轨道上的机场”。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以深南高铁为例,其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预计 2028 年通车,届时从机场到南宁仅需 2.5 小时。高速公路方面,“五横五纵” 路网将实现 1 小时通达广佛核心区、2 小时覆盖粤西。
这种立体交通网络可参考北京大兴机场经验:大兴机场通过京雄城际、地铁大兴机场线等,实现 20 分钟直达雄安新区、30 分钟到北京南站,带动临空经济区注册企业超 9900 家。
三、产业虹吸效应:临空经济的万亿级增长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将形成 “机场 - 临空经济区 - 城市群” 的三级辐射体系。
高明区规划 192 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参考郑州航空港区,依托新郑机场建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年产能超 2 亿部,带动区域 GDP 突破 1000 亿元。
佛山已与南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 20 亿元建设航空材料产业园,预计到 2035 年机场可创造 540 亿元经济效益、5 万个就业岗位。
肇庆高要区则通过电镀产业园升级推动五金产业绿色转型,达产后预计年创税 3.1 亿元,与机场形成 “高端制造 + 航空物流” 的产业闭环。
四、区域协同发展:广佛肇与粤西的深度融合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将强化广佛 “双核” 对粤西的辐射。例如,广州到湛江的交通时间将从 3 小时压缩至 1.5 小时,大幅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这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兴机场的作用类似:大兴机场带动廊坊临空经济区注册企业超 9900 家,推动京津冀 GDP 占比提升至全国 8.5%。
对肇庆而言,机场将加速其从 “大湾区边缘” 向 “西部枢纽” 转型,预计 2030 年高要区临空经济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300 亿元。
五、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平衡在环保方面,机场建设采用 “削山平谷” 技术减少生态扰动,同步推进污水分类处理、声屏障设置等措施。
高铁线路穿越云浮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时,采用隧道形式减少地表破坏。
这种 “绿色基建” 模式可参考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通过填海造地和软基处理技术,在保障生态的同时提升运力至 8000 万人次 / 年。

广湛高铁在珠三角枢纽机场设有重要站点
珠三角枢纽机场的选址是大湾区 “多中心、网络化” 发展的缩影,其价值体现在:效率红利:缓解核心区空域压力,提升航空网络整体效能;均衡红利:缩小珠江西岸与东岸发展差距,推动粤西融入大湾区;创新红利:培育临空经济新增长极,带动半导体、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聚。
随着 2027 年首期工程投运,佛山高明和肇庆高要将成为大湾区西部的 “双引擎”,书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范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用户17xxx92
肇庆将会把重心南移,高要近机场的那片区将有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