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倒台了,倒台的方式非常戏剧,也很有“喜感”,为什么呢?
因为有这么几个特点:

1、前面混乱坚持了十一年,没到;这一次只用了十一天,倒了。
2、前面十一年里,美国希望阿萨德政权倒台,俄罗斯希望保住阿萨德政权;按道理来说,出现一个确定的结果,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对头,一定是:一个欢喜一个忧愁。
但是,现在阿萨德政权倒台了,美国一点也不高兴,俄罗斯一点也不沮丧。这有点不科学啊。
3、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被扣上“独裁”的大帽子,实际上,这顶帽子绝对不应该阿萨德戴的。在中东,叙利亚是最世俗、最贴近西方的。
4、仅仅几天功夫,叙利亚老百姓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早上在大街上游行示威,要阿萨德下台;晚上被极端势力暴打,哭着想念阿萨德。
······还有许多,让人难以理解。

叙利亚和我们关系不大,谁当权是他们的事。许多人事前预测:叛军打不到大马士革,阿萨德不可能倒台。结果,事实让这些预测的专家很没面子。
真不能怪这些专家,事实上只要有正常思维能力,都会做出这样的预测:谁会想到,一个国家被自己内部的叛乱分子,只用十一天就搞下台?
而这个政府的首领,还是西方嘴里的“独裁者”,独裁者被赶下台的的确很多,但都是经过很长时间很多回合较量才下台的。
这个阿萨德可怜之处在于:他但凡“独裁”那么一点点,也不会这么快下台。叙利亚政府倒台,是阿萨德跑到俄罗斯之后的事。这更像阿萨德不愿意干了,或者是阿萨德被劝告下台的。
好吧,我们就用一个正常“人”的眼光,从普通人如何生存的角度,来谈谈叙利亚阿萨德倒台的问题:缘起、纠葛、将来。

叙利亚的历史很长,但作为现代国家来说却非常年轻。在历史上,这里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政权,而是被各大强权轮番统治。
比如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等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1946年4月17日,随着殖民地独立浪潮,叙利亚从法国统治下获得了独立。
我们都知道英国是个“搅屎棍”,因为英国在退出殖民地时,总是埋下许多的纠纷与争议,把世界各地搞得混乱不堪。
实际上,法国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他们离开的时候也一样乱搞。法国没有英国有名气,主要是法国殖民地没有英国殖民地多。
叙利亚就是从法国统治下独立的,留下的一滩烂摊子,很多是法国故意设置的。比如种族问题、宗教问题、阿拉伯世界融入问题,法国人都没有捋顺就走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生活在叙利亚的阿拉伯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在这些穆斯林人口中,逊尼派占80%,什叶派占20%。
按道理来说,在宗教影响巨大的阿拉伯世界,权力分配起码要符合一下宗教人口的分布,这样会减少许多麻烦和危险。
但是,叙利亚政权偏偏是少数的什叶派处于主导地位。在这方面,法国统治者的不作为是难辞其咎的。
扶植少数自己的代言人,其实是殖民国家在殖民结束后最喜欢用的招数,他们叫这个是“离岸制衡”。说句大白话,这叫:掺沙子。
叙利亚在1946年独立,但这是名义上的,国内的政治势力软弱不堪,再加上紧接着到来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搞得这里就是一个无政府丛林。

在丛林里活下去,必须是狠人才行;一样的,在丛林一样的地方获得统治地位,这个集团必须也是狠人领头。
为了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叙利亚在1958年2月与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样一搞,所谓的独立性就有问题了。
1970年11月,当时的叙利亚政治狠人哈菲兹·阿萨德发动“纠正运动”,第二年,他获得各种势力的支持,当选为总统,这时候,叙利亚才以一个“现代国家”的样子出现在世界。
哈菲兹·阿萨德就是现在叙利亚巴萨尔·阿萨德的父亲,人称“小阿萨德”;小阿萨德是在2000年7月,老阿萨德去世后接任叙利亚总统的。
老阿萨德在叙利亚统治30年,地位不是一般的高,这都得益于他能摆平各方面的力量。他死后,叙利亚没有一个势力能接管政权,因为大家都没到老阿萨德的地步。

没办法,各方面势力折冲平衡,把本没有政治企图,一心想当个眼科医生的小阿萨德推上位,毕竟这是老阿萨德的儿子,就像巨星自带流量一样,小阿萨德自身就带有老阿萨德的政治光环。
总而言之,小阿萨德是他父亲的盟友们互相协调的结果,这些盟友,谁上台别人都不服,不如让故去的老大的儿子上台,这样他们还能和以前一样,保住自己的势力。
而小阿萨德,明显是个受西方教育的人,价值观和西方是一致的;小阿萨德的妻子,就是那个“沙漠玫瑰”,也是一样的,她是英国人,在华尔街工作。
不是说受西方教育就不好,小阿萨德夫妻就是这样,温文尔雅、关心民生;同时,叙利亚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主、自由这些价值越来越深入。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要和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一致才行。可以想象,小阿萨德推行的政策是多拧巴:既要西方满意,又要俄罗斯满意,还要国内各方势力满意。

俄罗斯不满意,安全上就失去一个支撑;当俄罗斯这个支撑缺少后,国内各派也不安定;叙利亚还有库尔德人问题,这都是让中东各国头皮发麻的事情。
美国和欧洲不满意,他们就在叙利亚国内捣乱、宣传上也进行各种攻击。叙利亚实际上在中东算是最民主自由的国家,世俗化程度也是最高的,就这样,小阿萨德还被他们称为“独裁者”。
谁见过这么温柔的独裁者?温柔的近乎懦弱。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这个效果:给今后颠覆这个政权打下舆论基础。这就是“扣帽子”,“打棍子”。
美国、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角力叙利亚的动荡,从2000年就开始了。老阿萨德在2000年去世,一个刚刚独立的国家,失去了强力统治30年的领袖,何去何从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
叙利亚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周边是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这些国家,国内大量的油气资源,也有大量的水系,更是控制中东北部石油通道的要点。

这么一个地方,无论是地缘战略利益,还是经济资源利益,都是巨大的;而这样的地方,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那不乱一乱就没有天理了。
西方在老阿萨德时没法子,老阿萨德死后,他们终于看到一线希望;但小阿萨德上台,一下子把他们噎得两眼发直。
借助冷战时苏联在叙利亚打下的基础,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也坚持在叙利亚,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俄罗斯的普京刚上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存在也及时巩固了。
看到这种情况,西方心里难受得要死。“叙利亚可以存在,但小阿萨德必须下台”,这是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说的话,也是西方国家普遍的意识。
2010年,中东各种乱局就不断上演,叙利亚政府军和国内反对派武装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冲突不断,渐渐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

实际上,冲突一开始,小阿萨德就不想干了,他考虑辞职算了,因为政府军的不坚定以及极端武装分子导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在俄罗斯的各种支持下,小阿萨德政权到底还是延续了下来。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叙利亚政府军不断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地方,到2016年12月,叙利亚政府军完全解放叙第二大城市阿勒颇。
2019年8月26日,埃及、阿联酋、伊拉克、黎巴嫩、突尼斯、苏丹、阿尔及利亚以及巴林同意叙利亚重回阿拉伯联盟。
2019年10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对叙利亚成立宪法委员会表示欢迎,支持联合国于10月30日前在日内瓦召集叙利亚宪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一切都朝着好的地方发展,叙利亚仿佛又平静了下来,但这种平静也只是表面上的,所有的利益格局并没有变化。只要周边变化出现,叙利亚局面还会进一步恶化。

关乎各方利益的,就是叙利亚无比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巨大的资源储量。“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普遍道理”。
美国需要的就是这个关键的位置:第一,这里是保护以色列的要点;第二,这里是控制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第三,这里是侵消俄罗斯的局部要点。
对美国来说,叙利亚谁统治不是重要的事,听不听美国的话很重要。美国是全球战略,控制全球的要点是海洋,所以,断绝大陆的重要通道,让大陆国家倚重海上交通是战略选择。
很不幸,叙利亚在欧亚大陆的要冲上,这里必须有美国存在的基础,也要受美国控制。同时,这里也是保护美国钉在中东钉子以色列的要冲,所以,这里不能让放任不管。
至于这里的石油,美国还真的看不上。当然,美国驻军在这里偷点石油卖,捞点外快,美国政府是懒得管的。我们有才的网友还编了“我为祖国偷石油”这首歌讽刺美国,美国人连看都不看。


至于俄罗斯,叙利亚是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是通往中东的咽喉,是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还是未来经济增长的绩优股,因为有一个黑海油气田。
所以,从那个方面来说,叙利亚都是俄罗斯要保的。并且,因为地缘接近,俄罗斯保住叙利亚,是一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君不见,当年为了打击叙利亚叛军,俄罗斯基地里的装甲车在公路上向南狂奔;而美国基地的装甲车在公路上向北狂奔,去抢占叛军丢下的油井,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在俄罗斯的默认下,伊朗比较强硬的革命卫队也在叙利亚找到自己支持的武装,他们的目的是对以色列形成威慑;土耳其实际上对叙利亚也耿耿于怀,主要是里海能源通道。
不管怎么说,局势乱七八糟,但好歹也达成了“不稳定平衡”,各方都在角力,谁也不会过多打击对方;这种平衡形成了,阿萨德政权也就可以勉力维持下去。

虽然自从小阿萨德上台以来,叙利亚局势就没好过,但在各方的角力下,局面还是平衡的,只是政府军和叛军常常互相干一下,也打不大。
“俄乌战争”后,情况变得坏了起来,俄罗斯的力量在叙利亚变弱了。不是驻军的实力变弱,而是背后这个强大的国家被俄乌战争羁绊,整体实力弱了。
由于俄罗斯维持的力量有点下降,东方大国还适当给叙利亚一点道义上的支持,用专机接阿萨德夫妇来开个会。
其实,这是一种姿态,也是希望叙利亚不至于失衡。真正讲起来,东方大国在叙利亚没有太多的利益,东方大国关注自己的周边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很紧迫、棘手。

紧接着,巴以冲突加剧,伊朗政权也出现更迭,叙利亚各方力量明显出现问题。而问题出来之后,西方也不是直接加入进去,只是用了一点手段罢了。
比如,西方给自己的代言人一些武器、金钱上的支持,一下子让这些势力强壮起来;西方舆论也操控着各种流言蜚语。
这就导致非常多的叙利亚人,特别是小孩、年轻人,他们生活穷得一逼,在连大国在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用歧视性语言刺激大国舆论。
在那一轮舆论战之下,我们的网络上许多怪声音。其实,非常多的人,稀里糊涂就成为西方搅弄舆论的耗材与棋子。

所有现象明确显示,2023年10月爆发的新一轮以巴冲突,打掉的是支撑阿萨德政权的最后希望。当以色列、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乱斗的时候,叙利亚也乱了。
小阿萨德如果有政治头脑,他这个时候就应该强硬起来,多少学学他父亲的样子,哪怕有他父亲一成的铁血手段。
很可惜,他从小就在西式教育下,能把西方那一套“民主自由价值”叙利亚搞得风生水起,却没法把叙利亚各派团结起来,更不愿用政府军维持局面。
他也有自己的难处。首先,各派实际上早就没有以前那样团结,也谈不上多拥护小阿萨德;其次,小阿萨德优柔寡断,看到国内各派乱打,有点手足无措了。
叙利亚是俄罗斯传统经营的地方,小阿萨德不能背弃,否则就是万劫不复;得罪西方,叙利亚还能活,得罪俄罗斯,小阿萨德马上要倒霉。

叙利亚在政治上全部学西方,也不管和自己实际情况到底符合不符合;在安全上要依赖俄罗斯。这些已经让俄罗斯难受,但也让西方不满。
“骑墙”是个技术活,俄罗斯和西方关系缓和时,墙很宽,小阿萨德骑一骑还是不错的;当俄罗斯和西方矛盾激烈尖锐时,墙也变窄很多,骑在上面难受万分。
实际上,世界各地都是这个状态。就拿亚洲来说,当大国和美国关系不错时,许多国家骑墙很舒服;当大国和美国有点针锋相对时,这些骑墙的国家马上难受。
总之,小阿萨德政权很快就倒台了,倒得让人瞠目结舌。网络专家在说叙利亚不会有问题时,它倒台了,让这些专家颜面扫地。
其实真不能怪这些专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阿萨德都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谁能想到,一个存在很多年的政权,居然在叛军十一天的进攻下就倒了?

十一天啊!这么短的时间,开着车跑也不止这点时间啊。
阿萨德倒台显得非常的诡异!让人不得不怀疑有以下可能:
1、小阿萨德真不想干了。他本来就想当个好的“眼科大夫”,和“沙漠玫瑰”过幸福的生活。
2、俄罗斯其实有点收了。俄罗斯在叙利亚收一点,让一点,其实可以在乌克兰紧一点、进一点。
3、现在叙利亚掌权的反对派武装,已经和各方面沟通好了。于是,阿萨德体面跑到俄罗斯,叙利亚在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出现新的局面。
4、叙利亚就这么实现了政权更迭,现在掌权的还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曾经上过名单的组织。美国不担心是不可能的:这些极端组织再出一个“基地”,对美国可不是什么好事。
5、俄罗斯也要担心:叙利亚下一步靠向西方,这不是好事。虽然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暂时没有影响,但谁能保证呢?
6、在叙利亚局势没有完全明朗前,以色列没法保持淡定的。所以,这些天以色列跟疯了一样打叙利亚的军事基地,炸叙利亚的军用机场、占领边境一些重要关口。

至于叙利亚下一步如何,可以明确的说:不出现强人,叙利亚好不了。
重要的地区,国家利益必定要靠强权政治维护,比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等。
空谈民主、自由,不顾自身实际,一定会成为大国的鱼肉。
小清新们都醒醒吧,别被那些骗子骗了,它们天天喊着“不要大国尊严,只要小民幸福”,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梦呓。
其实,叙利亚人已经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大国笑眯眯的政客,能让王爷们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