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价格战降温,权益补贴代替降价成潮流了吗?

江瀚盘古 2024-12-19 05:50:38

最近一段时间,又到了岁末年初,各家车企都在开始大规模促销,不过与往年直接价格战开打是不同的,这次的车市促销大战的玩法明显有所不同,各种权益补贴逐渐替代降价成为了潮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车市价格战降温?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随着2024年临近尾声,汽车公司的价格突然下调等直降操作频次却有所降低。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分析,从全年维度看,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战比往年更为激烈。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其促销峰值已从上年的7%提高到了今年的14%。在2024年的前11个月,降价车型数量达到了224款,远超2023年全年的150款及2022年的95款。

但需注意的是,时长横跨两年以上的价格下调策略已逐步从临时促销转变为持久的市场策略。而随着今年年中新车销量新能源车占比过半,该动力属性的车型竞争态势严峻程度也开始超越燃油车型。具体来看,插电、纯电和增程车型降价幅度分别达到了1.5万元(8.5%)、2万元(10%)和1.58万元(6.1%),降价力度均高过燃油车型(平均1.34万元)。

持续的价格战使得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多方也在持续探索如何使竞争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形态。近半年来,传统的直接降价在市场上已趋于少数,优惠政策逐渐转变为以金融优惠为主导,穿插上市价格相较预售价小幅降低等手段。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12月汽车公司相关促销信息后发现,当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至少20家以上,涵盖新势力、自主和合资品牌等多个品牌属性)优惠政策集中在多年零利率贷款以及增加车辆功能权益如内饰选装和永久性智能驾驶等功能性权益为主。

二、权益补贴代替降价成潮流了吗?

经过几轮激烈的价格竞争,汽车市场进入了一种相对疲惫的状态,车企的价格策略也逐渐从短期的临时促销转变为更为持久的市场策略。在这一背景下,权益补贴开始逐渐取代直接的降价措施,成为车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几轮激烈的价格战。这些价格战最初是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临时促销策略出现的,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价格下调逐渐成为了一种持久性的市场策略。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厂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所采取的激进措施。然而,随着几轮价格战的进行,市场已经进入了一种疲惫状态。频繁的价格调整不仅削弱了品牌的价值感知,也使得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真实价值产生了混淆。长期来看,这种策略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车市价格战的降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其次,当价格战的空间被压缩时,汽车制造商开始寻找其他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权益补贴作为一种更加灵活且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出现了。与直接降低售价不同的是,权益补贴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服务或产品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不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基础定价。

例如,一些车企推出了多年零利率贷款优惠,这不仅减轻了消费者的初期付款压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更长周期的资金安排便利。此外,通过赠送或者免费升级车辆的功能性权益,如内饰选装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也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使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由于这种方式既能让消费者获得实际的好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品牌的定位,因此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第三,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车企的营销策略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从过去单一的降价促销,到现在的多元化营销手段,车企开始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体验。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更体现在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上。在优惠政策方面,车企纷纷推出了多年零利率贷款、置换补贴、金融补贴等多种形式的补贴政策。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还提升了购车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同时,车企还通过增加车辆功能权益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四,从长期来看,权益补贴代替降价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车企需要寻找更加长远和可持续的竞争手段。直接的降价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却会损害车企的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而权益补贴则能够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升车企的品牌形象和附加值,从而实现双赢。

0 阅读:157

江瀚盘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