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去世之后,尸首为什么被折磨数十年才下葬?

汉奎爱文 2024-10-26 04:09:25

一、前言

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无数战功,但在他死后的数十年里,他的尸首却被折磨数十年未下葬。这是为什么?又是谁在阻拦他入土为安?他又是什么样的人?

二、浪荡不羁的仗义大侠

原来,这个人的名字叫范绍增,他这一生做了什么事才导致他去世数十年之后还不能寿终正寝?范绍增,出生于四川达州市大竹县清河镇,他的祖上一直在经商所以家底殷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的父亲对于这个儿子的出生抱了很大的期望,因为祖祖辈辈都在跟金银铜钱打交道,所以他的父亲想让这个儿子改一改家风,转行去读书。可是他并没有如父亲所愿成为一名爱读书的人。

年幼时他便被带到学堂里读书,但是他对先生教的四书五经,论语纲常并无兴趣甚至感觉到枯燥乏味,在先生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惹得先生暴怒,不仅上课不听讲乱打岔,下了课也不老老实实在家温习功课,每天都在村子里惹猫逗狗,爬树掏鸟窝,正是因为他这样调皮,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叫他“范哈儿”。

每天上课先生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父亲检查他的功课他也是对书中的内容一知半解,为此,他不仅在学堂中被先生拿戒尺打手心,在家中也经常被父亲责骂训斥。

久而久之,他对读书产生了很严重的逆反心理,但碍于父亲的威严,他又不得不顺从。直到有一次,他跟随父亲去往镇上赶集,路过一家茶馆,茶馆里有一名说书先生在讲水浒传中的好汉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但最后不得不被朝廷逼上梁山的故事。

他听到之后,立马被故事情节和说书先生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说讲深深的吸引,腿也开始走不动路了,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直到父亲喊他回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

跟随父亲回家之后,他一直魂不守舍,心里想的全是说书先生讲的绿林好汉的故事。他想:如果不用读书就好了,也可以跟英雄一样去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读书一点用都没有。

此后,他每天上学更加心不在焉了,一直对茶馆里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念念不忘。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厌倦了学堂的索然无味,便假借肚子疼瞒过先生偷偷逃走,去到了镇上的茶馆听书。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恨铁不成钢,范父知道了之后暴怒,把他绑在树上吊了起来要拿鞭子抽打他,任凭范母在一旁求情,也无济于事。不管范父怎么打他,他都倔强不肯认错,嘴里一直在说:“我就是不想上学,打死我我也不想上学!”范父听到之后更加生气了,直到把他打得伤痕累累才停手。

范父冷静之后想了想,或许让他走读书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不如还是让他在家学习经商。就这样,他不再去学堂读书了,跟随父亲在家看管自己的生意。

虽说是在家给父亲帮忙,但是他还是每天都去茶馆听书,他又出手阔绰,每次都让说书先生讲他爱听的行侠仗义的故事,常常一整天都泡在茶馆中听故事,范父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听到这些故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劫富济贫的江湖大侠,有一天,他在说书先生的口中听到,在四川地区有这样一个江湖组织,名叫“袍哥会”,组织里不仅有知识分子还有军队人士,甚至还有政府官员......之所以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愿意参加这个组织,是因为加入之后就可以避免地痞流氓的骚扰,从而得到组织的保护。

他听到之后,毅然决然的决定要加入同袍会,经过多方打听,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同袍会。进入了组织之后,每天都跟组织里的伙伴去帮助一些被地痞无赖压迫剥削的底层人民,他长得又高又壮,打架更是一把好手从不落下风,因此他的名字很快在组织里和江湖上都传开了,他的手下也跟随了很多“小弟”,一些地痞流氓在听到他的名号之后也被吓得屁滚尿流。

不管是不是组织里的事,只要让他看到有不平等和剥削,他都会出出手相助,因此,他帮助了很多底层人民。

这段时间,他行侠仗义,实现了自己的“大侠梦”,过的好不快活!

在他十七岁那年,袍哥首领兼同同盟会员的张作霖聚集群众起义,具有侠肝义胆的他随之揭竿而起。

他从小聪明伶俐,虽然在读书中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在带兵打仗为人处世方面却出类拔萃,不仅对眼前的局势看得清楚,还能张弛有度地同别人周旋,因此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并跟他结拜成了兄弟,把他介绍进了同盟会。

加入了同盟会同盟会之后,他逐渐发现,革命所要面对的并不是像他之前在哥老会面对的地痞无赖一样小打小闹,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决定虚心学习,跟随组织学习了很多专业的军事知识。

在“癸丑反袁”计划失败之后,他跟随张作霖逃往了山上做起了土匪,在那边用抢夺富商的财物来购买枪支,扩充自己队伍的实力。他作为队伍的总管,每天都刻苦的训练军队,在护国之役中,张作霖被杀之后,因为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和战斗能力,被大家拥护为袍哥首领,率领部队继续投入到反袁战争中,后被队伍收编升任为团长。

因为在团中受到排挤,他不甘受辱,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于是再一次揭竿而起,带领两千人的队伍在夺得上千件武器之后自立山头。

他带领的队伍被杨森收编,任命为旅长,后来,他跟随杨森脱离吴佩孚之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师长。武汉革命爆发之后,因为受伤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四川。

范绍增这个人处事圆滑,做什么事都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以待来日,就在四.一二政变爆发之后,作为国民党的他曾经暗中收留了曾经相识的共产党王维舟,并帮助大竹县的师长白驹驱逐杨森,在暗地里支援他武器和对队伍,在杨森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因为他的背叛,杨森想杀掉他一了百了,他在得知消息后自知理亏,立马逃之夭夭投靠了刘湘,被任命为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看到山河破碎,祖国被践踏,义愤填膺,立马主动请缨去抗战前线,在抗战时期,不仅在队伍驻扎地招募自愿加入抗日战争的勇士,他还因为武器落后自掏腰包去改良武器,只为打倒侵略者还祖国一片安宁。

因为他卓越的带兵能力和不畏生死的勇气,手下的战士无一不敬佩他,他带领队伍打了很多胜仗,获得各种勋章奖章数十枚,并升级为甲种兵。

“老百姓对咱这么信任,我们如果不打胜仗的话,有什么脸面面对父老乡亲?”他说道。

他不顾自身安危多次冲锋陷阵,在当地颇受百姓的爱戴,他也深知,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帮助,仗是打不赢的。

虽然他在战场上打得敌人节节败退,让敌人闻风丧胆,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权利他心生怨怼,一气之下回到了重庆。到达重庆之后,因为他年轻时行侠仗义,所以结交了不少有情有义的好朋友,经过他跟朋友的多方联系,反蒋的心理越来越严重,他已经决定不再跟随老蒋,而是要加入共产党。

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也明确表示不会再打内战,后来他再一次带领队伍进行了起义,自愿归顺解放军。解放战争之后他积极学习新思想,改掉了很多旧社会的陋习,虚心接受共产党的教育,最终被安排为全国政协委员。

这样充满跌宕起伏,精彩一生的人,在去世后为什么会落得那样的下场呢?

三、风流往事

原来,范绍增生前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流人物,他的一生中辗转各地,因为他气宇轩昂侠肝义胆,所以在各个地方都有不少艳遇,据说他一生中有四十多个妻子。所以他的孩子也是不计其数,散落在各地,尽管彼此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感情说到底还是很淡薄。

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孩子从各地赶来,都想让他跟自己的母亲合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兄弟之间互相不让步,毕竟是私家的事,也没有人敢站出来主持公道,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直到他去世后的44年,他才被安置在重庆福果山,这才得以善终。

四、总结

虽然范绍增这一生中风流往事不少,是封建社会的做派,但是不得不说他自身的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时不容我们小觑的,而且还为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后人尊敬!

0 阅读:18

汉奎爱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