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发表于1958年,1962年中译本出版。
1963年3月,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上演。导演是周恩来的养女孙维世。
在《唯有赤子心:孙维世诞辰九十一周年纪念》(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中,介绍了这部话剧,其中提到了小说原著在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称:“它是前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名著,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影响很大,中央所有部委领导以及各省委书记、省领导等几乎都读过这部现代长篇小说。这部剧反映了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各阶层、各族人民,尤其是莫斯科人民的思想状况,此剧以极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首现中国话剧舞台。”
小说介绍到中国时的时间点,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苏联文学引入的速度远不如五十年代那么一路长虹,基本上苏联文学的译介已经相当稀少了,而《叶尔绍夫兄弟》能够被引进中国,与小说的主题是“反修”的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作者错估了苏共二十大召开后的形势,明明赫氏继续向右,而作者却在小说里,一厢情愿地说上级领导,改正了缺点,修正了误判,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个正确的轨道,就是小说里描写上级领导,认识到反个人迷信过了,又回到了人民的立场上来。
事实上,我们知道,并不是如此。
所以,《叶尔绍夫兄弟》发表后,并不讨当时的上级领导的喜欢。
《叶尔绍夫兄弟》显然是站位斯大林的,小说里认为斯大林的工业政策,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且在小说里,二、三十年代也是苏联建设的一个大起飞时代,老工人都对那个时代相当怀念。
整个小说还保留着斯大林时期的文学特点,人物心理与说话,都相当的慷慨激昂,带有政治符码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叶尔绍夫兄弟》可以说是苏联文学此类品类的最后的孑遗。
《叶尔绍夫兄弟》里穿插一条文艺战线的人物链条,这里的一组人物,认为五十年代的文学艺术,相比之前的苏联文学的英雄主题,已经沉入到庸俗的生活再现中,令人倒胃、丧气。
这不能不说是日后苏联文学日益跌入消极、灰色、虚无的漩涡中的一种整体趋势,这种趋势,伴随着被拖累了的苏联,沉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终至消失。
小说里说明的是,工人阶级能够自动修补那些蚕食社会主体的负面因素,战胜那些对社会肌体进行私欲为动机的诬蔑与诋毁行径,从饱受战争伤害的痛苦中,再次站立起来。
这也是小说里表述的激昂的主题,能够适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主流文学意识潮流的原因。
这部小说走进中国也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小说里有着这样的现在看来明显偏左的主题,但是,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叙事能力与刻画人物能力相当强悍,作者柯切托夫之前的一部小说《茹尔宾一家》及本部小说,在进入中国后,都被中国的话剧工作者改编成舞台剧,演出后反响强烈,这均是因为作者的小说里充满着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化的主题。
柯切托夫的作品特点,是采取全方位的立体结构,直接承接了《战争与和平》的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史诗性架构,而柯切托夫的人物刻画更加精炼而简约,在有限的篇章中,浓缩了广博的社会层次与各色人等罗列的社会层面,所以小说节奏明快,视角变换精挑细选,人物性格相互冲激而呈螺旋式递进,可以说小说提供了一个非常灵动的文学描摹社会的范本。
《世界文学》1959年第1期的报道
这种将传统的全景式的文学描写模板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典范之作,在很长时间,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中国作家是喂了俄苏文学的奶而成长起来的,这也就很容易理解《叶尔绍夫兄弟》为什么在梁晓声的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人世间》里曾经三次提到这本小说,而在梁晓声的《知青》里,当年的知青们也把这部小说作为私下阅读的爱不释手的读本。
在作家韩少功的题为《文体开放的远望与近观》的访谈中,谈及当年下放的时候,所读的书籍时提到:“除了浩然、赵树理、周立波以外,高尔基、普希金、法捷耶夫、契诃夫、艾特玛托夫,还有一个柯切托夫,写过《茹尔宾一家》和《叶尔绍夫兄弟》的,是我最早接触的外国作家。”
可见,《叶尔绍夫兄弟》在当年的那一代作家中留下了深刻的犁痕。
《叶尔绍夫兄弟》在今天看来会不会过时?
显然,在功利主义的眼光看来,《叶尔绍夫兄弟》这样的苏联作品,早已被冠上了没有艺术性的标签,扔到了阴水沟里,而另一部分当初被苏联文学压制着的作品,却逆转上位,成了所谓艺术作品。
比如,我们在苏俄文学专家、曾经讥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有艺术性的余一中教授的一篇《外国文学爱好者的一本案头书》文章中,就看到了这种代表样的看法:“这种理论上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现象的奇怪评价。诸如潘菲洛夫、柯切托夫、柯热夫尼科夫、恰科夫斯基之流惯于追风和趋炎附势的平庸作家,据说,创作了一批有分量的作品。驰名世界文坛的札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左琴科、帕斯捷尔纳克分别被曲解为固执、内向,主张个人绝对自由;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生活;天生多疑、心胸本来就不开阔;……”
柯切托夫在这位教授的思想观念里,是一个平庸的作家。其实,在这位中国学者的世界观中,有这样的认识并不奇怪。余一中曾经多次撰文抨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有艺术品位,而且还与论者打起了官司,但奇怪的是,他在另一个场合,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因为他断定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份与履历写不出这样的小说,这便使这位教授陷入到一种矛盾的悖论中,一方面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幼稚可笑,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奥斯特洛夫斯基不足以匹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展现出来的精彩表现。
余一中业已逝世,他的这一段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抨击的公案也就不了了之,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依然在中国享有着足够的研究者与探讨者关注与追踪的待遇。
我们撇开这类苏联小说的主题,毕竟苏联已经崩塌,所有的苏联文学作品都在失去了应有的基座支撑的情况下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尤其是《叶尔绍夫兄弟》这样的作品,是明显地站位苏联的体制的,必然会被通行的论者认为是苏联体制的歌功颂德作品而弃若弊履,但是小说中记述时代的心理留痕,却能够让我们对照最后的苏联的末路结局而看到由作者敏感地捕捉到的如同《红楼梦》里的遍被华林的哀音一样的先兆与预告。
这些苏联文学的认识意义,显然要比那些沉湎在个人欲望之海中的“札米亚京、布尔加科夫、左琴科、帕斯捷尔纳克”等作家的作品更能看到曾经有过的时代风云与人心映射,甚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更好地看清今天的俄罗斯的现实情境与民众心态。
这也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阅读苏联时代的文学作品而觉得并没有偏离意义的原因。
下面,笔者整理了一份《叶尔绍夫兄弟》的故事梗概,并加以适当的点评,供备忘,也供感兴趣的读者速览这部小说:
故事中的人物,是“叶尔绍夫家族”的成员,表现了这一家的五个兄弟的人生命运与生活日常。
兄弟五人的构成如下:
普拉东,老大,高炉车间的总工长。
依格纳特,老二,卫国战争中牺牲。
老二之子:安德烈,高炉车间的工段长。
雅柯夫,老三,剧院经理。
斯捷潘,老四。变节者,被俘后,参加伏拉索夫的军队。
季米特里,老五。1941年德军至,留厂,坚持斗争。
第一部1、 五十多岁的话剧演员古良也夫,接待了38岁的画家维塔里·卡扎柯夫,古良也夫是画家的上一代人,当年曾经爱过维塔里的母亲,后来其母亲去世,他身心受到重创,只身离开,不久维塔里的父亲也离世。一个演员,一个画家,可以说是忘年之交,见面后,借酒浇愁。两个人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都不顺心。
(小说是工业题材,却从无关主要场景的两个艺术界的人士入手,这可以看成是《战争与和平》模式的一次学舌。《战争与和平》从宫廷里的家长里短开始小说的起笔,然后展开雄劲的历史画幅,从小处入手,波及宏阔的时代空间,这样的开篇,也算是一种通行的文学手段吧。包括后来的《新星》、《沉重的翅膀》,包括梁晓声的《人世间》里,都有一条文艺圈人士的线索,一方面是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有艺术领域的体验,对圈子里的事,信手拈来,另一方面,文艺圈也可以视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对应的领域,可以从这里更好地感受时代的敏感话题)。
2、 女工程师伊斯克拉是画家维塔里·卡扎柯夫的妻子,在工厂里,叶氏家族的老五季米特里陪同她回家。伊斯克拉看到丈夫还没有回家,便到古良也夫家去寻找,看到丈夫醉酒躺在地上,昏睡不醒,只好留在这里,照应丈夫。
(从序章里的画家,转入到对她的妻子的描写,她的妻子在钢铁厂工作,正式将小说的描写视线,移入到小说的主体领域,在这里顺带描写到叶尔绍夫家族的老五,算是正式介入到对叶尔绍夫家族的描写之中,小说笔法,如同《水浒》中从一个边缘人物史进的切入,逐步进入到核心的梁山人物的纵览。这种笔法可以说是丝丝入扣,由边缘到核心,从而让读者慢慢地进入到一个叙事圈,抽丝剥茧,打开一个如同洋葱一样的层叠的社会结构剖面。)
3、 叶氏家族的老五季米特里告别了女工程师,回到家里,与他同居的廖丽亚过来,帮他料理家务。在闪回的记忆中,他想到初见伊斯克拉的情况,侄子安德烈回来,告知伊斯克拉指挥工场,一切正常。
(从上一章的女工程师,正式转入到叶尔绍夫家族里的老五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的描写。)
4、 叶氏家族老大普拉东收到四弟斯捷潘的来信,斯捷潘在战争中投敌被判刑,现释放,想回到家乡。普拉东召集几个兄弟雅柯夫、季米特里商量,是否同意他回来。大家议后同意写信,让他回来。
5、 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上班,接待上访者,第一个叫阿尔连采夫,是从部里下来的,想担任车间领导,不同意普拉东让他从头学起,第二个是克鲁季里契,提出车间机器应该交由维修车间检修。戈尔巴乔夫因身体不适,回家,思念母亲烧的汤,展现人物的人情味。
6、 叶氏家族的下一代安德烈在一次看电影中,结识了信奉爱情至上、结婚无所谓的医学院的姑娘卡芭,与她一起划船,交谈甚投机,分手后,他回到家里,与季米特里谈及结婚事,问季米特里何时结婚。天明后,上班,心中想着那个女孩。
7、 普拉东来到工厂,厂长契比索夫找他,说克鲁季里契提出集中检修的方案,又谈到厂里的一个工程师沃罗别内,曾经在沦陷期间为德国人干事,而与此人没有气节相对应的是,叶尔绍夫家的老父亲却响应号召,破坏锅炉,拒绝为德国人效力,为此父亲牺牲。这时记者布绥林告知,说是克鲁季里契写的告状信也寄到了报纸,要求刊登。
8、阿尔连采夫从莫斯科回来,邀请同事去郊游、野炊,融洽与同事的关系。他主动邀请厂长秘书卓娅去看戏,看毕,进后台,找古良也夫,邀请一起去吃晚饭,吃过之后,送卓娅回家。(这个线索,把工厂与艺术家的线索也联系在一起了,实现了两条线的并轨)。
9、处理了一个工人的旷工问题,伊斯克拉回家,又遇到了季米特里,伊斯克拉因为丈夫酗酒,深怀不满,交谈中谈到喝酒问题,而季米特里讲述了当年在战争期间,如何反抗德国侵略者的事情。到家门口,伊斯克拉的丈夫出来,季米特里对她的丈夫有一点顾忌,借口回去了。
10、伊斯克拉的丈夫维塔里本来在莫斯科从事绘画创作,闭门造车,生活面相当的狭窄,画出的作品,发现早已有先例,后来随着伊斯克拉来到了钢铁厂后,有了生活的源泉。他发现季米特里的表情富有个性,产生了兴趣,便到季米特里所在的工厂采访写生,为了进一步了解他,还来到季米特里的家里,观察人物原型。妻子伊斯克拉陪同前往,在这里见到了季米特里的女友廖丽亚,安德烈带着女友卡芭也回到家里。
11、安德烈在车间里的事故中受伤,但想到与卡芭的约会时间在急,仍然抱伤赴会,体力不支,卡芭送他回家,为他买药。卡芭吩咐季米特里照料好安德烈,回到家里,小说的叙事语言,才交代她是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女儿,卡芭告知父母,她与安德烈在约会,但强调,她并不在乎是否结婚,纯粹是为了爱情的缘故。
老大普拉东看望安德烈后,即留宿于自己家的老宅里。
12、阿尔连采夫约见克鲁季里契,了解他有很多发明,出于拉帮结派的动机,他用名利色诱惑他,一起铲除前边挡道的人。克鲁季里契为此决定配合行动,让抛弃他的前妻后悔。
13、叶尔绍夫家几兄弟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安置回来的斯捷潘,演员古良也夫和画家维塔里来访,廖丽亚为季米特里和女工程师伊斯克拉接近而苦恼。
14、市委书记一家去看演出,女儿卡芭不满于戏中五十多岁的男主角与二十多岁的女孩相恋,到后台发表意见,表达不满,见到女工程师伊斯克拉也在那里,两个人相谈甚欢。
15、厂长的女秘书卓娅被阿尔连采夫的一番说词俘获,家里人也被他的外表迷惑。阿尔连采夫到卓娅家,举办晚宴,邀请来的有伪发明家克鲁季里契、释放出来的投敌分子沃罗别内、导演托马舒克,演员古良也夫和画家维塔里也应邀出席,两个艺术家不满那些负能量的人说风凉话,中途离去,之后卓娅留阿尔连采夫于家中。
16、斯捷潘回来,众兄弟相聚,问他有否杀自己人,斯称他当时按指令在德军到来之前破坏工厂,任务完成后,加入了红军,后在战争中被俘,但并未打自己人。
17、阿尔连采夫在厂办会上,再次提出集中检修的建议,回顾他本来在部里官运亨通,只是搭上了小三,原妻上诉,不得不发配到厂里来,本想能进入到领导职位,但反而被安排到基层,故此产生不满。
18、古良也夫排新戏,找到编剧,想以叶氏家族为原型,但编剧认为没有把握,去找画家维塔里,其妻伊斯克拉在家,看她写作诗歌,想叫她写剧本。
19、普拉东很欣赏、也保护着伊斯克拉,季米特里经常约伊斯克拉散步,她渐渐地觉得季米特里的脸上伤疤并不可怕,对丈夫画中的季米特里的形象渐感未切中人物的精神内质。伊斯克拉与卡芭路遇,颇投机。
20、季米特里、安德烈在斯捷潘回家后,有意离开了小屋,让斯捷潘独自住在这里,有回避他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又重新住到了小屋里。斯捷潘有了工作,有一天廖丽亚来找季米特里,认出斯捷潘正是她当年的恋人,大受刺激,折身而去。季米特里和安德烈追上了她,才弄清原委。
(这是小说里的情感冲突的一个重要的刺激点。弟弟的女友,突然发现,自己的男友,竟然是前男友的弟弟,作为一个女人来说,那是何等的尴尬?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伤害。日后,中国一批伤痕文学也仿制或者说是无师自通地炮制了这样类似情节。)
21、卡芭对母亲提出要与安德烈结婚,戈尔巴乔夫知道后,为女儿离开感到失落。斯捷潘知道廖丽亚是原女友之后,搬到一个工厂去住,季米特里到哥哥家去住,卡芭结婚后就住在小屋里。
22、报纸上登出了记者文,支持克鲁季里契的诉求,普拉东自然被认为是保守者,部里下达了免除普拉东的职务的决定。
23、古良也夫看到剧作家写出的叶氏一家为原型的剧本,大为喜欢,但是导演却不愿意排练。
24、卡芭和安德烈结婚,季米特里因为廖丽亚的不辞而别而思考着人生。
25、斯捷潘在安德烈的婚礼当晚,路过廖丽亚的渔村,前去找她,才知她在战争中被敌俘虏,坚贞不屈,被敌人折磨,毁容,且失去了生育能力。
26、厂长收到上级批评,一个作家写了一篇长文,指责他是官僚主义者,他为此而苦恼。
27、画家维塔里画的工人画像获得成功,季米特里闻讯也去看了一下,离开廖丽亚之后,经常约伊斯克拉,但伊斯克拉怕惹火烧身,婉拒了他的求爱。原来说好分配给她的新屋被取消了,给了克鲁季里契,她去找卡芭,看到卡芭与安德烈幸福地在一起,便中止了通过卡芭向她的父亲反映情况的打算。
28、普拉东去向厂长责问为何不给伊斯克拉新房子,厂长拿出部里指示,包括普拉东离职的指令,普拉东很是伤感,告诉伊斯克拉,房子给了克鲁季里契了,阿尔连采夫成功上位,接替了普拉东的职位。
29、普拉东家聚会,兄弟们憧憬着未来,普拉东道出自己退休之事,为欢乐气氛浇了一盆水。
第二部1、廖丽亚思念季米特里,到季米特里处,找他未遇。季米特里去找廖,廖看出他喜欢伊斯克拉。季米特里见到伊斯克拉,问是否爱自己,伊斯克拉称自己已经结婚了,季米特里与卡芭谈及党代会上,有同事认为错误是社会的主要面,他建议卡芭告知其父。
2、阿尔连采夫升职,克鲁季里契分了房,两人邀请客人聚会,阿尔连采夫发现伊斯克拉提出的工作计划很好,萌生窃取的打算。
3、卡芭和安德烈讨论戏剧中的观念,回家后,告知他自己怀孕了。
4、普拉东退休后,工友告知他沃罗别内接替他当了总工长一职,他向戈尔巴乔夫反映情况,知是部里的意见,他见到演员古良也夫,正与剧作家写剧本,普拉东提议加入叛徒告密情节。
5、卓娅为自己被阿尔连采夫利用而精神苦闷,回去时见到古良也夫,古良也夫谈到要相信好人,追求理想,使她感到温暖。
6、雅柯夫到首都反映艺术问题,而同时导演托马舒克也去了,见了与他的观点相同的那一类人。
(社会上的思潮,通过文艺这条线,反映到上面去。叶氏家族里有一位兄弟担任剧院经理,正是为了这一个目的而设置出来的。)
7、阿尔连采夫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责任推向普拉东,伊斯克拉提出反对意见,去找卡芭说出心中的不快。
8、克鲁季里契当了新工长,沃罗别内来,建议他压制女工程师的降温方案,克鲁季里契不愿与他合流,斥之走,不久,阿尔连采夫又至,逼迫他承认方案仍是他首提,反诬伊斯克拉剽窃了方案,克鲁季里契答应了合作。
9、斯捷潘与班上的一个女工托雅接触频密,但他过去投敌的事,被揭露,那女工远离了他。季米特里找那个提旧事的工人,但那人已经因为犯经济罪被捕。
10、导演听说新戏在排演,想予以阻止,找雅柯夫,以辞职要挟,阿尔连采夫暗中支持他,要求与叶氏家族斗争。
11、廖丽亚找季米特里,听说他在山上,见到普拉东,未打听到季米特里的去向。
12、安德烈、卡芭聚会,席间,一个青年散布推翻政权的言论,被驳斥。
13、阿尔连采夫向市委书记汇报伊斯克拉剽窃了克鲁季里契的发明,伊斯克拉来到阿尔连采夫家,斥他搞阴谋。回家之后,意犹未平,演员古良也夫把画家维塔里送了回来,大醉,口袋里掉出一张报纸。
14、报纸上是导演攻击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文章,画家丈夫因为参加了新戏的美工,也被涉及,精神崩溃,这时,倍感失落的伊斯克拉渴望季米特里的支持。
15、卓娅被阿尔连采夫指使承认收到克鲁季里契的合理化建议文件,但未上报,这意味着伊斯克拉的剽窃指责是被陷害的。厂长因卓娅办事不力,造成被动,一怒之下,把她给辞了。
16、季米特里向戈尔巴乔夫书记反映了工厂的情况,回家后,卡芭也提到克鲁季里契克的假文件,说明克鲁季里契克动机不纯,伊斯克拉是无辜的。
17、新戏演出大获成功,古良也夫想到卓娅,知她生病,且被开除,生出帮助她的念头。
18、克鲁季里契厌恶受到阿尔连采夫的操纵,阿尔连采夫上门,威胁克鲁季里契,逼他承认是他递交给卓娅创新方案,并出示了卓娅的收条。
19、古良也夫从卓娅那里,问谁是逼迫她承认收到创新文件的人,从而查明这后边的阴谋诡计,并向普拉东作了反映。
20、报上又批评画家维塔里的舞台美术,他想回到莫斯科,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伊斯克拉则想留下来,继续投身到火热的工作中。
21、戈尔巴乔夫收到克鲁季里契的投诉信,一气之下,生病住院。
22、第二书记在戈尔巴乔夫生病后主持了讨论工厂纠纷的会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厂长是被诬告的,揭开了阿尔连采夫从事阴谋的真相。
23、阿尔连采夫到部里,了解到上面的风向转了,回来准备抛弃克鲁季里契,但发现自己已成孤家寡人。
24、报社的负责人布绥林批评了那个偏听偏信的记者,邀请一老作家来纠正错误的创作思想。
25、戈尔巴乔夫在医院里,想到克鲁季里契的告状信,病发而亡,当夜,卡芭生下小孩。
26、工会组织重审克鲁季里契的发明剽窃事件,卓娅在古良也夫的劝说下,道出是阿尔连采夫让她作假,克鲁季里契也反戈一击,阴谋败露,斯捷潘揭出是沃罗别内投敌,拔掉了汽车的零件,导致撤退的汽车不能开动。
27、普拉东重回工厂,伊斯克拉的丈夫决计离开,伊斯克拉无望地寻找季米特里,寻找慰藉,两个人相拥。
28、廖丽亚见到季米特里与女工程师依偎在一起,心灰意冷,无意识地走到高炉边,安德烈阻止了她的寻死企图,季米特里在廖丽亚走后,理智地推开了伊斯克拉,伊斯克拉回家,见丈夫放弃了离开她的打算。
29、卡芭生下孩子,看望者众,回忆父亲离去给心灵的冲击。
30、季米特里意识到自己的真爱是廖丽亚,前去找她,但到渔村去找她时,知她已辞职,不知去向。他决定去找她,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