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个提问说是如果时光倒流,你愿意回到小时候吗?
大家纷纷留言诉说着当年的遗憾和快乐,我的内心却很坚定,不愿意。
小时候,打碎一个碗是要被打的,糖果和瓜子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周末是要用来跑山的(跟着我妈妈捡一些果子或者挖草药卖钱),凉皮是考了一百分才能吃上,还要跟弟弟分的...
十一岁,我考了镇上的初中,只要5毛钱的车费都舍不得,8公里的距离每次每周都是走着走,北方的冬天,冷得我两条腿发木,妈妈招呼我往火盆边坐坐,刚五分钟,痒得我蚂蚁爬一样难受。
吃饭呢,学校规定可以送小麦去兑换粮票,但炒菜只能使用现金,我经常买一张一毛钱的大辣片夹在馒头里兑付,有韭菜的季节妈妈也会腌成咸菜装在罐头里给我带去。
对了,还能用芝麻盐来搭配着主食吃。(就是把芝麻放在锅里炒熟了,擀碎,拌一些盐)
所以,我自卑,敏感,孤僻,每次吃饭时,就躲在一个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不愿意与人交谈。
可能大家都想象不到,九几年的农村最火爆的生意是二手衣服。
我要到镇上上学,还能有几件新买的,我的爸妈全部都是穿旧的,类似袜子这种东西,都是露着脚趾头,脚后跟又打着补丁的。
也因为穷,亲戚、邻居之间充满争吵和计较。
最近这几年,年代剧非常流行,可是,我一直都觉得真正的那种贫穷并没有被拍出来。
在农村,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见到过穿得破破烂烂举个碗只是讨要一个馒头的人;见到过得了病看不起,回家等死的人;见到过拿不出学费,让孩子辍学回家的人;也见到过为了给儿子订亲,被逼把胳膊伸出机器要赔偿的人;见到过为了几万块把儿媳孙子告上法庭的人...
要我说,真正的苦难就是没钱。
它会吞噬掉人类所有的自尊和傲骨,也会让人变得面目狰狞,毫无美感。
每一个体会过它的人,都十分了解它的可怕。
十七年的努力,只是开始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小怪兽不理解我的节俭和焦虑。
在他看来,失业了大不了再找,没钱了再去赚,欠了钱慢慢还就好了,但现在我手里有钱,我就应该及时行乐,享受生活。
因为,他是被“富养”着长大的。
每一年开学都有新书包,每一次换季都会买几套新衣服,每一天都能吃上肉虾牛奶和零食,每一周都能看上一部电影,甚至于,上培训班都在厂里的少年宫,学得好就接着好,不喜欢随便换个项目。
能买得起最新款的随身听和第一代的电脑,也能在暑假时跟随父母全国各地旅行。
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十七年的努力,不过刚开始过上他小时候的日子。
所以,我的梦想只能是也必须是超级务实又落地的。
难道我不爱浪漫吗?我没有梦想吗?我不喜欢躺平吗?
不不不,不是的。
是那种对生存的恐惧已经深深地刻进我的血肉里。
如果写公众这条路走不通,我想我会去摆地摊,我会去做销售,我会去做直播...
反正总之,一个人能折腾的事情我都会去拼了命地尝试研究一番。
与其鸡老公拿着家庭责任感说事,后半生,我宁愿自己辛苦点,撑起自己的野心和尊严。
当然,也包括我的两个孩子。
婚姻的第一要务,赚钱
罗素说:
“缺钱是阻碍年轻人结婚的原因,而婚姻中之所以需要钱,一方面因为孩子,另一方面是婚姻不再是妻子的谋生方式。”比起情情爱爱,经营婚姻,赚钱才是第一要务。
所以,中年夫妻,都现实点吧。
人家思春的少女,可以觉得有情饮水饱,只要两个人相爱,互相关心理解和包容,就够了。
我现在想起来,有段时间在大公司摸鱼摸得很爽,经常拿平平淡淡就是真安慰自己,都恨不得扇自己。
生活里处处都需要钱,只要缺钱,日子就很容易越来越糟糕。
有一天发文,评论区有姐妹说我的成功是因为自我价值的提升,我承认。
写作的忙碌使我的生活更充实,纠结的点位也更具体,与此同时,收入的提高让我的状态更开阔更松弛...
人们常说婚姻的本质,就是搭伙过日子,而搭伙的含义,就在于在经济上互相支撑啊。
我赚了,他就不用慌了,他能不开心吗?
我活得越来越聚焦,不盯着他了,两个人的矛盾自然也少了啊。
咱们普通人的婚姻,利益才是决定存续和幸福度的关键。
除了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的那一批,对大多数夫妻而言,谁是经济支撑的主心骨,谁就有足够的话语权。
很现实,也很扎心。
并且事实上,赚钱这个事,它带来的改变就是全方位的,心智、毅力、沟通能力、对事情的判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心态心气等,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