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早就跑了,为何还在中国被反垄断调查?

邹谈 2025-02-06 09:34:37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宣布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看到这个信息是有些懵逼的。

我本来以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搞出增加关税的动作以后,我国会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可能,宣布继续制裁“鲁比奥”,别以为你改了名字就能取消制裁;

可能,对肯德基实施消防大检查,让肯德基无限期停业整顿;

可能,宣布继续禁止特斯拉进入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政府机关等区域;

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次搞了个“虽远必诛”,把谷歌列为第一批制裁对象,理由还是反垄断调查。

这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谷歌早在2010年就已全面退出中国,我们在网络上早就已经无法使用任何谷歌提供的服务。

所谓的垄断,真不知从何谈起。

直到今天,人民网发表了一位法学专家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

以下是该文的摘要:

依法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监管有利于维护国际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晨颖

2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消息,美国谷歌公司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调查。

一直以来,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统被业内诟病为“假开源、真垄断”。谷歌公司利用安卓移动操作系统的市场支配地位,在技术上和商业上,对中国手机厂商施加诸多限制和约束,特别是通过与软硬件厂商、海外通信运营商等签订一系列协议,设置反分裂义务,严格限制开发安卓分支操作系统,要求预装全套谷歌应用程序,等等。

这些限制措施与谷歌公司开发的应用商店、搜索引擎等产品服务相配合,构建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商业生态,不仅强化了谷歌公司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而且排除、限制了移动操作系统等相关市场的竞争,阻碍了行业创新发展。近年来,移动智能手机市场结构逐渐固化,塞班、黑莓、Windows Phone、阿里YunOS等移动操作系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海尔、天语、朵唯这些曾经畅销一时的国产手机品牌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行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手机产业头部化明显,产品代际差异越来越小,创新动力明显减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因此,如果谷歌公司的相关行为和做法对中国境内市场产生了影响,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具有管辖权。对谷歌公司开展反垄断执法,与目前其他主要司法辖区的反垄断执法之间不存在冲突,符合国际礼让的基本原则,符合国际通行的反垄断规则,是于法有据的专业执法行为。

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基石,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生态正在加速演变、重构,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政务服务、教育医疗、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生活保障等领域应用场景广泛,发展新的移动操作系统并构建更加具有活力的商业生态,具有充分条件和较好基础。积极借鉴欧盟等域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经验,加强对跨国垄断行为监管执法,推动谷歌公司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做法,有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我国企业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合作,为产业创新发展和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原来是这样。

看来,“俺和非洲人比脸黑“----是我肤浅了。

谷歌公司投入巨量资金开发安卓系统,然后开源给全世界,并不是什么高风亮节,而是有其险恶用心,”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其目的就是用假开源的方式迅速占领全球手机市场,然后称王称霸,阻挠我国科技进步。

但是,虽然我们可以对境外的谷歌公司实施反垄断调查,但是不能远洋捕捞谷歌公司,不能跨国传唤桑达尔·皮查伊并对其指定场所监视居住,再带他到中央电视台拍摄认罪视频,总归是一件憾事。

“假开源,真垄断“的谷歌公司被制裁,那”不开源,全垄断“的苹果公司是不是也快了?

0 阅读:1
邹谈

邹谈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