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爆料,一些基层社区、村居通过给居民赠送小礼物的方式,希望在上级进行的电话满意度调查中给予好评,于是引发了大家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其实,如果大家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基层工作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所以各级政府将之作为对下级考核的重要内容是没有错误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与形式主义毫无关联。
之前的满意度调查是到基层打票,这样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于是现在改为组织专门的调查队伍,通过随机电话访问的模式来进行摸底,本意是让调查更加客观公正又便捷,其实这正是上级力求减少形式主义的做法。
现在有人要求取消这种调查,杜绝形式主义。那么再仔细分析,如果真的取消了,基层一些干部在工作中是不是就会更加的不关心群众的意见。其实我们再回想一下,自从满意度调查之后,社区村委干部的服务态度比之前好多了,工作干的也更扎实了,这其实就是满意度调查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
所以,满意度调查本身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基层一些干部曲解了满意度调查的本意,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方式来提高调查的满意度。换句话说,“经是好经,被一些和尚念歪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将满意度调查“一消了之”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是改变调查的模式。比如,取消阶段性集中调查,改为日常化、随机化调查,这样就不能让基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来干这件事情,而是心中时时想着要把工作真正让群众满意。再比如,可以有排名,但不一定列入考核,这样基层的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还有,关键是要管好负责调查的人员,一定要确保客观公正,不能让人钻了空子,不能让几个接线员决定一个地方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更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透露信息。
总之,我认为群众满意度调查,是督促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好措施、好办法,不是形式主义,但需要不断改进调查的方式,让调查更加科学,让结果更加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