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批评后老师跳楼,老师批评后学生跳楼,谁是罪魁祸首?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11-03 23:01: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永远是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教育承受了太多社会关注,自然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尤其是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和竞争意识的增强,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集中爆发点。

10月31日,年仅23岁的郑州管城区建兴路小学教师吕某,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因为她自杀的原因居然是工作压力太大,特别是被学校领导安排了许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比如要求她写宣传稿而且要改三遍,需要应付各种上级领导的检查,还有被校长当着学生的面批评。感觉“像是入了牢笼”“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就在大家为这位花季女孩感到惋惜、不值的时候,网络再次爆出另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11月1日,有网友发帖称,福建龙岩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后跳楼身亡,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还被打了手心并罚站。

看着这两个连续发生的悲剧,感到生命真的很脆弱,更感到社会太无情。

仔细分析,原因就是“压力太大,压力太大”。

社会要求学校有高质量的教育(本质上是高分数的教育),教育部门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二者叠加给学校管理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既要让学生有好成绩,又要完成各种规范化、素质化的培养任务。

校长的压力最后必然是要传导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学任务要求高水平,规范化管理也要高水平,怎么体现高水平?就是要应付好各种检查。活谁来干?首当其冲就是班主任,就是年轻老师。必须要加班加点去干,干不好还要被批评。

老师的压力往哪释放?当然是学生,学习考试要求学生有个好成绩,学校纪律要求好好遵守,学生行为必须规范整齐。总之,如果学生是机器人就再好不过了。而且,许多孩子在学校承担压力,回家还要承担家长的压力,成绩不好要挨训,调皮捣蛋要挨训。许多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被活生生的扼杀了。

这就是教育的死循环。家长—学校—老师—学生,一环扣一环。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谁都不想掉链子,最终的结局就是,某个环节的运行早晚会出现问题。而非常不幸的是,上面提到的郑州女教师和龙岩小学生,成为了被压垮的“小骆驼”。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对教育形式主义的攻击,也充满了对唯成绩教育理念的不满。但是,扪心自问,在这个循环中,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

我没有找到答案,您的心中有答案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0 阅读:1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