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30万大军将覆灭,毛泽东急电粟裕:再围俩星期!真伟人远略

陶陶读历史 2024-09-17 15:09:10

战略决战与战役决战不一样。战役决战,指挥官只需注意眼前的战役态势即可。但从战略决战来说,却对军事统帅的战略眼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为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将给全局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就如古语所云:“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

淮海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大决战。当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杜聿明的30万大军陷入重围之时。毛泽东却面临了一个生死抉择:到底是围,还是打。

一、兵围陈官庄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主要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包围了黄百韬兵团,并将之全歼。为了援助被围的黄百韬,黄维兵团以及杜聿明指挥的李弥兵团、邱清泉兵团以及孙元良兵团皆来救援。

然而没成想,杜聿明等人非但没有救出黄百韬,反而引火烧身,分别为中野和华野所包围。正应了网上那句戏言:“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

当时的形势就如刘伯承所说:

“眼前的状况就像一个胃口很好的人上了宴席,于是嘴里吃着一块,筷子里夹着一块。我们现在的打法就是吃一个(黄维),挟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那么拥有30万之众的杜聿明又为何会被围呢?

实际早在11月30日,杜聿明就知道大事不好。当时黄维兵团已经被围,如果杜聿明听从蒋介石所言,倾巢去救,可能同样陷入解放军的包围,到时候都跑不了。

因此,杜聿明于当日带领30万大军开始从徐州撤退,向淮河流域前进,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在前,李弥兵团殿后,同时还有国民党徐州党政人员和裹挟隋军的部分学生。

就当杜聿明仓皇而逃之时,粟裕当机立断,当即命令华野九个纵队不顾敌机的扫射和轰炸,不分昼夜地沿着公路急进,追赶敌人。

很多军迷都知道,杜聿明是个善于使用机械化力量的部队,其部队装备精良,军车众多。按说以解放军的两条腿,在平原上无论如何也难以追上国军的四个轮子。如果放任杜聿明一直逃,至少其主力部队是一定能突破粟裕的口袋阵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当杜聿明即将逃出生天之时,喜欢“微操”的蒋介石却来坏事了。3日上午,杜聿明在孟集正准备出发,谁知天空中突然飞来一架飞机,丢了一个包裹。在包裹中,有一封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说:

“根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扔向永城前进。如此前进,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拿到这封信后,杜聿明感到十分绝望。在如此困难的战局之中,蒋介石依然舍不得出身嫡系的黄维兵团,不肯丢车保帅,表现出十足的赌徒心态。杜聿明认为,老头子的决心糊涂透顶,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原本,杜聿明准备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这关键时刻,杜聿明又突然关心起自己的个人安危了。如果按照原计划撤退到淮河附近,再向解放军展开攻击,解开黄维之围,尚且能将功补过。而一旦在向永城撤退途中遭遇共军截击,遭受重大损失,又不能解黄维之围,恐怕要受蒋介石的怪罪。若如此,徐蚌会战战败的责任肯定由自己担当,最后也一定会上军事法庭。

最终,杜聿明决定不管那三七二十一,直接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就得了。反正民国的江山又不是他杜某人的,而是老蒋的。

其后,杜聿明又将信件传递给邱清泉、李弥等人阅览。众将在面面相觑之后皆认为:“老头子口气严厉,不可抗命啊!”无奈之下,杜聿明集团只好放弃向淮河方向逃跑,而是改为向共军攻击,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不让共军把部队冲乱,能攻即攻,不能攻即守。

然而就是这样的决定,最终让杜聿明30万大军的覆灭成为了定局。

在向黄维方向的进击中,杜聿明集团的攻击犹如海浪拍上了礁石,毫无作用。见此情景,邱清泉气急败坏地向杜聿明报告:

“坏了!坏了!今天攻击全无进展,西面、南面敌人阵地重重,无法全军突围”。

杜聿明集团非但没有救出黄维兵团,反而把自己搭在了里面,杜聿明麾下3个兵团皆为解放军所围困。

首先在12月6日,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作战中大败,数万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血战中全军覆没,只剩7000多人回到了杜聿明的军部,孙元良仅以身免。

当天夜里,杜聿明集团剩余的两个兵团,被解放军合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 5 公里、东西 10 公里的狭小地区内。为了突出重围,杜聿明使尽了办法,却都因粮弹缺乏、士气低落,下级官兵厌战而告失败。

虽然杜聿明已经被围,但是华野大军想吃掉他也并不容易。从12月6日到14日,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打响,我军虽然不断压缩敌军的防线,却始终无法达成分割围歼的目的。

这是因为杜聿明作战经验丰富,采取东西北面固守,以主力一部配合第二等部队与我军纠缠的战术,同时又集中主力,以战车为先导,反复攻击我军的某一个村落。在杜聿明的攻击手段之下,华野兵力损耗颇大,很难守住。

而我军集中兵力攻击其北部防线时,却遇到了敌军蛛网式的防御阵地,始终无法取得大的突破,每天顶多只能歼灭一个团的敌人。

为了歼灭敌人,粟裕建议施展欲擒故纵之计,在南部设置一个口袋阵,引诱敌人突击并在运动战中歼灭之。

然而就在此时,毛泽东却当即发来急电:

“你们围歼杜邱李各纵,提议整个就现阵地态势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击。待黄维兵团歼灭后,集中较多兵力,再举行攻击。”

至于休整期限,最终毛泽东认定为是两个星期。如今杜聿明已成瓮中之鳖,趋近于灭亡,为何毛泽东要使用如此保守的战术?

二、打草惊蛇

古典兵法三十六计中,有一个名为打草惊蛇的奇谋。打草惊蛇,就是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在作战中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因此,为将者必须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防止打草惊蛇。

作为全军统帅,毛泽东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淮海战役本身,同时也在于全局。从此时的战局来看,辽沈战役已经结束,47万国民党精锐已全军覆没。如今,国民党嫡系重兵集团只剩2个,分别是杜聿明集团以及华北的傅作义集团。

与刘峙、杜聿明所不同的是,傅作义出身晋军,并非国民党嫡系,他手下4个兵团中有三个属于蒋介石的“中央军”,只有孙兰峰兵团是傅作义从绥远带出来的嫡系。傅作义在抗战时期已经是名将,全面内战爆发后,他屡挫华北解放军,在张家口、大同屡次重创我军。出于对傅作义的赏识,蒋介石将华北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

一开始,傅作义在华北还能与我军维持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是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力量对比瞬间逆转。只要百万东北解放军倾巢南下,傅作义的军队必死无疑。

与此同时,当淮海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蒋介石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毕竟徐州“剿总”主力一旦被全歼,解放军便可长驱直入杀到长江边,进而直接威胁南京。

因此蒋介石一直有意将傅作义集团南撤至江南,充实江防。但是撤出傅作义集团,必然导致平、津以及华北的失守,政治上非常不好看。况且如何安全地将数十万大军撤回江南,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因此,蒋介石对于华北之弃守,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

对于傅作义本身来说,他也不希望将部队退往江南。一方面,傅作义出身杂牌,到了江南,如果其部队被吞并,他岂有容身之所?另一方面,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出身绥远,西北人恋家,如果强行撤至江南,难免不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此时的傅作义,可谓是骑虎难下了。

对于如此局势,毛泽东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傅作义可能做出三种决议:其一,固守平津;其二,放弃平津,傅作义嫡系撤回绥远,蒋介石嫡系撤回江南;其三,傅作义全线南撤。

毛泽东考虑,如果傅作义固守平津,是对我军有利的。只要东北解放军一南下,傅作义集团必然覆灭,到时不仅能解放平津,同时还能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如果采取撤退的方式,对我军利害各半,我虽不战而得平津,但是敌人却保存了下来,以后还是得打。如果傅作义主力去了江南,甚至趁虚直捣济南,都将造成不利的后果。

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将指挥中心放在如何防止敌人撤退上。

当杜聿明集团被围,蒋介石手中已不存在机动力量。他曾向桂系的白崇禧求援,谁知桂系不仅不救援,反而乐见其败,一兵一卒都不肯调。因此,蒋介石唯一能调动的部队,只有傅作义集团。

由此毛泽东认为,一旦全面进攻杜聿明,必致蒋介石狗急跳墙,加紧将傅作义部队调往江南。如此一来,蒋介石建立了长江防线,再想迅速解放全国就难了。因此,毛泽东于12月11日做出一个决定:

“于歼灭黄维兵团后,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个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

毛泽东对于自己的老对手蒋介石非常了解。老蒋虽然是个军人,但从一生来看,长于政治权术,军事指挥却未必高明。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曾评价蒋介石好以意气作战,这是为统帅者之大忌。在具体指挥上,蒋介石的脑中经常充斥着赌徒心态,存在侥幸心理。

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后,国军的失败已经是时间问题。但是蒋介石依然心存侥幸,希望能够通过固守,等来他心心念念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对于蒋介石这一心理,毛泽东早就洞若观火。因此,他决定先放置杜聿明集团,给蒋介石留个念想,让他不至于做出狗急跳墙的举动。因此毛泽东才会建议粟裕围而不打,休整2个星期,为切断傅作义集团的退路争取时间。

毛泽东暂缓进攻杜聿明集团的决定,果然让蒋介石做出了错误判断。他将傅作义留在华北,让他固守待援、以待时局之变,同时牵制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南下;同时,又让杜聿明固守于陈官庄。

很显然,无论是华北还是杜聿明集团,蒋介石都想保住。而毛泽东的抉择也让蒋介石以为自己两者都能保得住。但是最终结果却证明,蒋介石将输得一无所有。

三、以逸待劳

在淮海战场出现暂时的沉寂之时,80万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而这出乎了蒋介石和傅作义的意料。在他们看来,东北野战军必然要休整几个月才能入关,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解放军的士气和战意居然有那么旺盛。

在东野大军的攻击以及华野大军的配合下,傅作义集团迅速被分隔或包围在张家口 、新保安、北平、天津 、塘沽 5个据点。蒋介石 、傅作义这时才发觉华北局势的严重 ,受到极大的震动 。

其后,华北傅作义集团屡遭重创,南下之路已被阻断,整个傅作义集团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在淮海战场,黄维兵团已经被全歼。中野和华野大军兵合一处,杜聿明集团的末日就要到了。

此时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早已陷入了绝境。古语云:“兵无粮而自散。”杜聿明的30万大军,就面临着这个情况。

杜聿明集团被围,粮弹通道早已断绝,粮食弹药补给,只能依靠空投。军队的饥饿陷入了极点,而寒冷恶劣的天气更是将陈官镇变成了人间地狱。

国军战士为了争抢空投的食物,打得不可开交,为抢粮而打死人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天气的恶劣,国民党空投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时任南京政府国防部长的徐永昌在 1949年 1月 5日的日记中写道 :

“据报向杜兵团空投粮食 ,每日额定四十万斤, 但因气候关系最多仅三十余万斤 ,而部队实得者仅一万余斤, 余尽抛歪 ,为匪所获。”

在此期间,解放军的阵营却是另一番景象。华野部队得到了极好的休整,人员和武器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更令人震惊的,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支持,其规模之大,任务之繁重,动员人力物力财力之多,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

数百万老百姓推着手推车,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蔬菜和猪肉推向了前线。华野战士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每天都能吃上猪肉炖粉条和香喷喷的肉包子。

在此基础上,华野适时展开了宣传攻势。有的人趁夜将食物、香烟送到敌军阵地前沿,让敌军去拿;有人送来大肥猪,里面装满了给国民党官兵的劝降信和宣传品。

我军还做好了肉包子,并对国军喊话:“国军的兄弟们,只要向我军投诚,就能吃上肉包子啦!”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我军的政治攻势下,饥饿的国民党官兵开始不断越过阵地向我军投诚,开始是零星的,以后就越来越多。一开始,国民党的将官还开枪组织部下投诚。到了后来,索性就不阻止了。李弥曾说:

“要秘密向师、团、营长说明,士兵愿意到共军那里,就随他去吧,吃饱了回来也好,不回来也好,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带武器去。”

从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向我军投诚人员已达14000多人,这些人员大部分被编入我军。

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野、华野司令部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毛主席义正辞严地指出:

“你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体恤你们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为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畏的牺牲了。”

这封劝降书,被我军宣传部门放在阵前一遍又一遍地广播,国民党军的士气已经降到了极点。然而杜聿明却困兽犹斗,依然不肯投降。

1月6日,华野已经休整完毕,决战的日子到了。华野大军并不只是休息了2个星期,而是休息了20天,战士们体力充沛,士气高昂,炮兵和后方补充的弹药已经就位。

当天15点30分,华野的总攻打响了。我军以优势的火力覆盖了敌军的阵地,敌人的碉堡一个个被端上了天。蒋军经过20多天的政治攻势,早就没有了斗志,一击就垮。很快,东西两面阵地被我军轻而易举地突破。

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不择手段,灭绝人性投下毒气弹,试图掩护突围。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这些“甲种弹”大多都没有爆炸。杜聿明通过毒气弹突围的计划由此落空。

愤怒的解放军趁热打铁,在各个战场实行了总攻击和总追击,敌军盘踞的陈官庄和陈庄相继插上了我军的红旗。端掉敌军指挥中枢后,杜聿明集团更加群龙无首。看着从四面八方杀来的解放军,国军官兵纷纷向我军交出了武器。

此时的杜聿明、李弥和邱清泉,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杜聿明躲进了第五军的司令部,然而迎接他的却是解放军猛烈的炮火。杜聿明苦笑道:

“整个战场都在共军的火炮射程内,躲也没有用了。”

到了晚上,杜聿明和邱清泉决定分头逃跑。在茫茫黑夜中,有“邱疯子”之称的邱清泉似乎真疯了,他到处乱跑,高声大叫:“共军来了!共军来了!”最终,他被子弹击中,倒地毙命。而李弥则幸运很多,他化了妆、伪装成普通伤兵,逃出了解放军的包围圈。至于杜聿明,则在出逃后不久为我军所擒。

到了1月10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胜利结束,经过4昼夜激战,杜聿明30万大军全军覆没,我军仅伤亡17870人,与惨烈的黄百韬围歼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指战员说:“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收获较多、损失却少。”

以逸待劳,焉能不胜?

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穷途末路的傅作义集团最终决定起义,东北、华北、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解放军饮马长江,解放全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在笔者看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其妙笔就在于毛泽东暂缓对杜聿明发动总攻。

从战略上看,如果攻得太早,只会打草惊蛇,导致傅作义集团的南下,到时候全国的解放又要推迟许久。但毛泽东活用辩证法,分清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最终将杜聿明集团和傅作义集团逐次歼灭。

从战术上看,毛泽东的决定也是相当绝妙的。华野在经历了碾庄、双堆积两场血战后,已经受到严重损失,兵员和武器都需补充。而杜聿明集团呢?则实力尚存,不好对付。而毛泽东暂不进攻杜聿明的决定,给了华野休整的时期,而杜聿明集团则在饥饿和寒冷中不断削弱。在最终的决战中,华野毫不费力地全歼了杜聿明集团。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体现了粟裕过人的军事才能,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无人能及的伟人远略。

0 阅读:5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