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见到一个发小,他一脸愁苦,言语间埋怨这个,怪罪那个,说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亲友帮他,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
我问别人应该怎么帮你呢?
他嘟嘟囔囔说了半天,简单说就是给他一笔钱让他在村里盖个两层小楼,再给他买辆好点的小车,让他也风光一把。
按照他的所求,差不多需要一百万左右,我说了这个数后他点头认可,“有了一百万我就不用发愁了,日子就好过许多……”
但是,凭什么呢?
“你对我好的话,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有些人从来都是把自己的感情看得太重,说到底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狭隘,只想占人便宜,唯恐自己吃亏。
但别人要是有钱没处花,何必找你来“摇杆子”呢,有的是人围过来,毕竟人性趋炎附势,有好处大家都要想分润一些。所以还是有竞争,唯有最会逢迎和最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胜出。
要是这两点都做不来,只是想着“我感恩、我记着你的好”,那对别人而言是无所谓的,甚至跟笑话一样。
所谓自助者天助之,人与其生气和发牢骚,不如自己努力自强,为自己争一口气。要知道你肯用功,别人才会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不然的话,谁有多少时间和资本在你这里消耗呢?
给你一百万就万事大吉了吗?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如一个人真的拿出一百万去帮别人,那可能是害了对方,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很多人是没有努力改变困境的意愿的,努力、勤奋毕竟是跟好逸恶劳的人性对抗,如果有人可以不劳而获,那他就更加不愿意去奋斗了。
天上掉馅饼。如果一个懒汉手里突然有了一百万,他会怎么花?无非是吃喝玩乐,盖房或做生意都还算是“有出息”,要是再沾染上一个“赌”字,那更是无药可救了。
一百万看着是多,其实坐吃山空,钱终有花完的那天,到时候怎么办?继续等人给他钱?
所以,有时候给钱不是帮忙而是助长了恶习,不是行善而是行恶。唯有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拿得住,也才能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从前有种“福杀”的害人之术,就是无条件的满足人的欲望,这种欲望的放纵就加速了人的死亡。由此来说,巴菲特“慢慢变富”的哲学还有智慧。
人这一辈子,真的是苦啊!人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人活着就是要经历各种困难和不如意。当然现实中有些人做点小买卖,自认手里比周围人有钱,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种人也是蛮多的。
我见过一个饭店老板就是这样,她原来开店的时候对客人和和气气,不笑不说话,后来生意红火,就自认是“有钱人”了,那种趾高气扬的张狂模样让人印象深刻。
钱对人的改变也是深刻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住金钱的考验。有时候缺钱是好事,有时候有钱反而是坏事——前者会让人小心谨慎,避免一些灾难;后者会让人得意忘形,主动跳进坑里去。
关于这点,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
要知道,自欺欺人的人等于是在苦海挣扎,他以为的只是他以为,每当现实撞破其妄想的时候,他就要承受莫大的痛苦。
谁的脸上还有笑模样?从三十来岁到六七十岁,我看到了好几个长辈的一生的结果。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或者春风得意,或者胡天胡地,他们各有酸甜苦辣,也各有悲欢离合。
我在回想他们人生历程的时候,会忆起他们的意气之争,以及那种攀比心、势利、背叛和互相伤害,到最后,朋友零落,亲情淡薄,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所图为何呢?
为了衣食,为了名利,为了权情,为了儿女,为了面子,为了……
从整体来看,他们都没有得偿所愿,在平常他们脸上都是愁容,哪怕是笑也不尽兴,等到生命快到终点的时候,脸上更是增添了麻木、无奈和悲哀,他们整个人就如同在苦水里泡过一样,让人看着就觉得沉重。
可是,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的话,他们会有不一样的局面和结果吗?我怀疑还是一样,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受限的人生,这跟智力、能力和机会等因素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各人的心志和性格的缘故。希望诸位明白,精彩的人生需要由自己去创造,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不能战胜自我的人,就只能走向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