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一个穴位,脾胃好了,气血足了,人越来越精神!

海雪看健康 2025-03-15 06:22:39

今天咱们介绍这个穴位厉害了,它叫足三里,这里的“三里”指的是理上、理中、理下。足三里上可以治疗神志疾患,中可以调理脾胃,下可以缓解膝关节和下肢病症。

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取穴方法简单易学:

快速定位法:弯腰站立,同侧手掌虎口卡住膝盖骨上外缘,四指并拢下垂,中指指尖所指位置即为足三里。

经典定位法:膝盖外侧下方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胫骨外侧髁),向下量四横指(约3寸),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宽度)的凹陷处。

特征辨识法:该穴区域皮下脂肪较薄,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胫骨前肌在此处呈条索状隆起。

足三里的作用

历代医家将足三里列为“保健强身第一穴”,民间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调理脾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胃经属土,阳经的合穴也属土。所以,足三里是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土经土穴,补土的作用非常强。而脾胃属土,所以足三里能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便秘、泄泻等脾胃疾病。

补气养血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日常按揉可健运脾胃促进气血化生,缓解气血虚弱引起的失眠、心悸气短、头晕、贫血。如果脾胃虚弱,可配合脾俞穴、胃俞穴。脾主肌肉,脾胃好了,气血足了,法令纹、泪沟、眼袋、色斑、面部松弛等也会有改善。

治下肢疾患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五腧穴之一。中医有“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说法,即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临近部位的病症。因而,足三里可缓解风、寒、湿邪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对其他疾病引起的下肢痿软无力、疼痛、水肿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治神志疾患

中医理论中,若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蒙蔽心神,人体阴气过旺,就会发生“重阴则癫”;若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人体阳气暴亢,则会出现“重阳则狂”。

足三里可健运脾胃、通腑化痰、升降气机,对痰气、痰火上扰清窍引起的高血压、失眠、癫狂、精神分裂症等神志疾患皆能调理,同时也可以预防中风。

足三里穴位理疗

●基础按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酸胀感为宜,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这个方法适合自行按摩保健,有助于补气养血,调理脾胃。按压时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推按法

沿足三里上下推按1-3分钟,可缓解胃胀、下肢酸痛。

●增效外敷法(可选)

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30克研粉,温水调糊敷于穴位,睡前贴敷,晨起取下,可增强补益效果。适合阳虚气弱或脾胃阳虚的人。

●艾灸与刮痧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10分钟,一天一次,适合体寒、腹痛者。

刮痧:从膝盖向脚踝方向轻刮穴位,改善胃肠积热、水肿。

早晨7-9点时胃经当令,此时进行足三里穴位理疗,效果更好。孕妇、皮肤破损者避免强刺激。

0 阅读:0
海雪看健康

海雪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