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小米汽车这磨刀霍霍的架势,问界M7真能稳坐钓鱼台,继续躺赢吗?
前期销量拉胯,现在订单破12万,问界M7这波操作,简直就是车圈里的“咸鱼翻身”,逆袭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但你细品,这爆火背后,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风口上的猪”?
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问界M7的“升职记”。
话说回来,这问界M7也不是一开始就自带光环。
2023年上半年,那销量,用“惨淡”形容都算客气。
一个月卖个几千辆,这成绩单放哪个车企脸上,都得挂不住。
为啥?
设计上,有人觉得它不够潮,前脸设计那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智能化方面,虽然有鸿蒙系统加持,但跟理想那种深度定制、生态完善的比起来,还是差了口气。
再加上新能源SUV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新车一茬接一茬,问界M7想冒头,难啊!
但转折点来了!
华为开始“放大招”了!
以前只是技术支持,现在直接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销售。
这智选车模式,简直就是“开了挂”!
华为的技术、渠道、营销,全方位赋能,问界M7想不火都难!
你再看这产品升级,1.5T增程器,动力够用;“床车”级空间,简直是为家庭用户量身定制!
这波操作,精准拿捏了消费者的痛点。
你再看看这12万+的订单,数据摆在那,冲击力十足!
但这数据真有那么“香”吗?
水分有多少?
咱先不说这些。
就说这市场反应,问界M7能抓住消费者,关键在于它找到了“平衡点”。
跟理想L8比,它没那么贵;跟比亚迪唐DM-i比,它更有豪华感。
这“不高不低,刚刚好”的定位,让它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但爆款的烦恼也来了!
订单是多了,赛力斯工厂的产能却跟不上。
消费者等车,那叫一个“望眼欲穿”。
有些车主反映,订了车几个月都提不到,这产能瓶颈,直接影响了销量增长。
更要命的是,用户口碑也开始出现分化。
有人夸它空间大、智能化高,也有人吐槽车机系统bug多、续航里程虚标。
这OTA升级和售后服务,能不能挽回人心,还得看赛力斯的诚意。
眼看着问界M7火了,竞争对手自然坐不住。
2023年11月,理想直接降价促销,摆明了要抢市场份额。
这市场争夺战,那是“刀刀见血”!
更别提还有小米汽车这“搅局者”!
品牌、用户、生态,小米汽车的优势太明显了。
问界M7想继续保持领先,压力山大啊!
这爆款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问界M7想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还得靠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力、优化用户体验。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能不能成为行业新范式,也值得我们关注。
记住,汽车江湖,风云变幻,今天你还是“当红炸子鸡”,明天可能就被拍在沙滩上。
问界M7,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