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周总理视察东北,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祥华史谈 2023-12-21 10:00:06

前言

周总理倡导勤俭节约,且躬身必行,为全党干部做一个榜样,他多次强调:“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让人民为自己服务的,坚决杜绝一切物质和精神奢靡!”

早在革命时期,1922年的第二届中共中央会议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曾强调过这件事:“共产党建立是为了穷苦大众,无论是现在还是革命胜利以后,只能比群众过的差,不能比群众过得好!”

革命一路走来一直如此,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开国总理,中华人民大家庭的“大管家”之后,更是时刻慎言慎行,不敢有丝毫虚荣浪费之心。

无论是在公事还是个人的私事上,周总理都秉持着“能用继续用,钱要花在刀刃上”的想法,那么,建国之后,周总理都做了哪些事呢?

一、坚持不盖政务大楼

建国之初,党中央相继入驻北京,但因为战争还没完全结束,且国家内外一片狼藉,百废待兴,国务院干部都只能住在老平房里住宿办公,周总理也和他们一起。

刚开始还好,随着解放战争的余韵渐渐平息,国内也步入发展的基调,国务院的大家觉得老在这里办公有损失一个国家的威严,于是提出了建造一些国务院专属的办公馆或是办公楼之类的。

这个提议并非多么刻薄,也算是人之常情,身为国家领导,在小破平房工作,确实有损国家形象,还有人提议要把公馆搞的气派一些。

周总理知道后,否决了这个提议:“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是靠看党干部的生活环境表现的,靠的是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要是所有人都能够吃饱穿暖,生活不愁,谁敢说这个国家不强大?”

不过周总理还是同意对临时办公平房的修缮,刷了点白漆,弄了两张新椅子,换个明亮的吊灯,再把龟裂的玻璃换上新的,仅此而已。

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外交也步入正轨,很多国家开始频繁与新中国接触,不少人作为中国代表到国外访问,尤其是苏联,几乎每年都会派一批代表团交流,他们也会亲切的称呼我们“达瓦里氏”。

交流肯定是要参观对方国家的办公地点,见识越多,国务院干部们就越感到心酸,看看这些国家,哪一个不是摩天大楼、行政大厦或是富丽堂皇宫殿公馆,再一想自己所处的办公室,简直就是两极分化。

终于,一些干部再次联名提出了修建行政大厦的意见:“我们自己办公倒没什么,总不能一直在这里接待国外代表吧,总理,你是不知道他们那眼神,好像在问‘这就是你们办公的地方?’”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的,跟我们一同独立的印度也有专属的公馆大楼了!”还有人拿印度、巴基斯坦等贫穷国家举例,可周总理态度依然坚决。

“建设一座大楼的钱用来搞科研,帮助民生发展不好吗?光看气派的国务院大楼有什么用,谁不知道我们是新建立的国家,政府有钱就代表国民也活得好,吃得好了吗?”

“钱必须花在刀刃上,国民过好了,再考虑修大楼的事,中南海的平房旧房一样能住人,只要我还在任总理,就别想盖政务大厦!”

周总理态度坚决,期间陆续有人认为国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步,又提了几次,可周总理却认为还不够,结果导致1959年人民大会堂都已经拔地而起,政务大楼还不见踪影。

二、拒绝修缮西花厅

除了国务院的“公事”之外,周总理个人的私事也是如此,能省则省,绝不浪费。

建国之后,周总理就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这里始建于清朝后期,是当朝官员的屋子,刚刚入驻西花厅的时候,屋子陈旧,承重用的梁柱都有裂纹了,四边的墙壁也都严重掉漆。

毕竟年代极其久远了,周总理入住后,工作人员本意是好好修缮一番,把屋顶的破砖烂瓦翻个新,屋里的顶梁柱也换上几根好木料,可最后总理只是让工人重新粉刷了一遍白漆,把龟裂的那根柱子换掉,其他的一概不换。

屋里的地面是建造之时就用的石砖,一些地方已经断裂,周总理找了一块大地毯铺上,然而,地面依旧潮湿的厉害,冬天的时候,地底的寒气上涌,地毯就很容易被浸湿了。

常年生活于此的周总理,很快就染上了一些寒腿之类的疾病,生活部知道后,立刻和周总理商量修缮西花厅的事情,可周总理总会再三推辞:“再等等吧,不急!”

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生活部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咱们何不以‘保护文物’的理由修缮西花厅,这样周总理也不会拒绝了。”

比起是清朝遗留下来的老房子,当成文物也不是没理由,这下周总理也不得不同意了,再三叮嘱道;“不要花心思,修一修快坏掉的地方就好。”

结果工作人员直接给屋子翻了个新,屋外刷了一层红漆,屋里墙壁刷白漆,还换上了新木料,添置了一些新家具,还贴心的弄了两个单人沙发,地面铺了一层结实的木板,换上新地毯。

周总理听说已经竣工,回来一看愣在门口,说什么也不进去:“这不是我家,把新添的东西都撤掉,不然我不进去,你们这是想干什么,这不是逼着我犯错误吗?”

最终新家具和地毯被撤掉了,但是地板还是在生活部长的坚持下留了下来,西花厅焕然一新,周总理每次走到家门前,总会说一声:“看着真气派,不是我能住得上的!”

三、不能用的礼堂

1962年,国外派代表参观中国,总理带他来到东北招待,送走外宾后,本打算回北京,秘书忽然说到:“既然来了,不如去鞍山视察一下?”

鞍山市是当时的重工业发展地,毛主席多次强调要扶持鞍山的工业厂区,带动全东北的经济发展,周总理接受了秘书的建议。

来到鞍山已经是下午四点了,秘书先带总理前往准备好的旅馆入住,鞍山市委书记亲自陪同,到了一家很高档的酒店,周总理一路上直皱眉,但终究是没有多说什么。

收拾好行李,周总理问起市委书记:“鞍山现在有什么代表性的建筑啊!咱们去参观一下!”书记想了想,提议道:“最近市里刚修建了一座大礼堂,我带您去看看吧!”

结果一到地方,周总理发现礼堂门口的陈列竟然和人民大会堂十分相似,仔细看看柱子上的浮雕,几乎一模一样,他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礼堂,里面除了空间比人民大会堂小了一些外,并无二致。

“这是什么,你们按照人民大会堂的标准修大礼堂?这个礼堂不准用!”周总理立刻就生气了,党中央干部们一个个平时舍不得吃穿,下面的人修个礼堂却这么“大兴土木”。

结语

最终这个礼堂还没开始使用就被迫“关掉”了,周总理一生中勤勉克己,做过很多为国为民的事,这些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他用实际行动给全国做了表率,是人民的好总理!

1 阅读:86

祥华史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