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的十大农民起义

云飞四海 2024-09-21 18:50:32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武装起义,只是因为误了行期,怕遭惩罚,迫不得已才起兵的。历史上有许多官逼民反的例子,大多带些冲动、鲁莽的性质,但像陈胜这样仅仅为了活命而突然反抗的并不多。他不过是因一个偶然的机缘才成为一支农民军的领袖,既没有谋士,也没有什么智囊集团,更没有什么杰出的领导能力。面对强大的秦军,其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张楚政权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十二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还是被打得狼狈逃窜,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最终,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陈胜刚愎而自私,人缘很差,诛杀异己不说,连当年一起“躬耕垄亩”的穷弟兄都不放过。这是陈胜个人命运的不幸,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的悲剧。历史并不因一个英雄的死去就结束了他的事业,而是唤醒和推动了更多的人去推翻秦王朝。

2.打着“正统”旗号的反抗——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3年2月,绿林军建立政权,拥立汉室后裔刘玄为帝,这就是更始皇帝。刘玄到了长安之后,和天下所有的亡国之君一样,不理朝政,沉湎女色,终日喝得烂醉如泥,让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帐内与众朝臣议事,朝臣们听出帷帐之内非刘玄声音,心中更加不满。可以想象,这种人不用说虚心纳谏了,就是能容忍忠臣就不错了,王匡、王凤企图说服刘玄治理国事,刘玄竟动了杀机,差点将王匡、王凤诳进宫中杀掉,二王迫不得已只好率众投降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公元23年10月,樊崇曾率领义军投奔刘玄,但刘玄心胸狭窄,排斥异己,逼迫几十万赤眉军愤而出走。次年冬,樊崇与刘玄终于反目,樊崇率领的赤眉军进军长安,准备与刘玄的绿林军决一雌雄,最终,在王匡配合下,赤眉军一举攻陷长安,刘玄缴械投降,更始政权走向灭亡。再说赤眉军,樊崇等人本因饥寒所迫起事,并无称帝的大志向,很快堕落为绿林军,由于缺乏军粮,在京城三辅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几乎把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不久,竟跑到甘肃、宁夏一带捞钱,无果,又折回长安找钱,干起盗墓勾当,挖了西汉皇帝的陵寝,还将吕后挖出来奸尸,最终弹尽粮绝,在刘秀和更始帝残部李宝合力攻打下,被迫投降,绿林赤眉政权至此全部瓦解。

3.苍黄之战-—东汉末黄巾大起义

起义初期,黄巾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被称之为“蚁贼”。其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如起义军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配合,造成战区上的孤立、分割态势。因此,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以致各地豪强地主利用宗族关系,组织地主武装迅速反击,各个击破。在战略方面,没有远大的眼光,提不出正确的战略方针;没有后方基地和有组织的战斗部队,部队保障受到限制,军事行动受到掣肘。在战术方面,不懂得在敌强我弱形势下采取运动战、游击战等机动作战形式的重要性,热衷于城池的攻守,将起义军主力胶着于一地,同敌人打硬仗、拼消耗,直至耗尽自己的战斗力而被击败。所有这些,都是起义军在战略上和作战指导方面的严重失策,也是直接导致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战争不幸失败的原因。

4.乱世与治世间的大潮——隋末农民大起义

正当瓦岗军节节胜利之时,起义军内部出现分裂,李密的周围是以原隋朝官吏、降将组成的李系人马,翟让的主要班底是原瓦岗旧人,两派分歧渐深。翟让的亲信王儒信力劝翟让夺回实权,翟让有大局意识,不以为然,但他哥哥翟弘不同意,还怒气冲天:“天子只可自做,安得与人,汝若不能做,我当为之。”此话传到李密那里,一心想当开国皇帝的李密,准备除掉翟让等人。公元617年11月11日,李密摆下鸿门宴,请翟让、翟弘、单雄信等人吃饭,翟让等人不知有诈,坦然前往。席间,李密以自己人吃饭用不着卫士为由,让双方的卫士都下去休息,席间只剩下几位首领和李密的力士蔡建德。翟让素来喜爱弓矢,酒酣耳热之际,李密取出一张良弓请翟让鉴赏,翟让尽力拉了个满弓,众人还未来得及喝彩,蔡建德从身后一刀将翟让砍倒,跟着李密伏兵四起,将翟弘、王儒信等人乱刀砍死。徐懋功逃出帐门,被卫兵砍伤颈脖。单雄信当即求饶,保得性命。瓦岗军内部裂痕已无法弥补,实力大减,导致其全面溃败。

5.一次未完成的远征——唐末农民大起义

公元874年,贩私盐的黄巢起兵造反。仅用5年时间,就攻入长安,但这个英雄黄巢没有乘胜追击唐僖宗的残余势力,而是把身边的男人全部赶走,只留下宦官与宫女与自己朝夕相处,迫不及待地过起了春风得意、歌舞升平的生活。那些曾经浴血疆场的文臣武将,也仿效自己的领导,左拥右抱,寻欢作乐。普通士兵则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争抢美女、任意殴打过往市民。此外,由于疯狂的滥杀掠夺,富庶的关中平原成了真正的荒凉之地,黄巢粮食供应出了问题,可怕的饥馑蔓延开来,农民军也陷入饥饿之中。黄巢集团的高级将领在饥饿的逼迫下纷纷叛变,此时,一场危机正向他步步逼近……后来因缺乏经济保障和群众基础,以及将领叛变,黄巢于山东莱芜西南的狼虎谷不屈自刎。唐末农民起义彻底失败。

6.东南的颤动——北宋末方腊起义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县)人。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但是,统治者对辽夏入侵却是甘心屈辱求和,岁奉财物;又在东京(开封)建造“寿山艮岳”。苏杭一带为“花石纲”所苦,百姓不得温饱,于是方腊利用明教组织号召饥民“仗义而起”。方腊提出鲜明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张,付之于革命实践。他领导的义军烧孔庙,毁神像,杀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义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虚伪性,指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决心彻底推翻宋朝,解脱天下所有劳苦大众。

7.爝火熊熊呼日月——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末的黑暗统治时常激起民变,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异常尖锐。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又促使这一矛盾进一步激化。元统元年(1333年),京城一带大雨,灾民达四十余万.次年,江浙遭灾,饥民多达五十九万。至元三年(1337年),江浙又遭灾,难民四十余万.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连续三次决口,饿殍累累,哀鸿遍野。当时有个民谣说道:“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预示着大规模的事变即将来临。常遇春二十一岁那年(1351年),终于爆发了元末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红(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当时被称作“红军”)。与红军起义的同时,还有至正八年(1348年)的浙东方国珍起义和至正十三年(1353 年)的张士诚起义。他们主要在江浙一带打击元军。但这两支起义军的领导人,主要是私盐贩子、盐丁和破产的中小地主,尽管他们也受剥削压迫,但较之贫苦农民毕竟要轻些。因此,起义后领导集团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占有一片土地,便想偏安一隅,安享富贵。所以,他们一受到元军的强大压力就妥协投降,反过来攻打其它起义军。朝廷的军事压力一减轻,他们便重又与朝廷抗衡。后来,朱元璋为了扩展地盘,也频频发动吞并张士诚、方国珍的攻势。常遇春曾与张士诚多次交战。

8.辉煌的殒落——明末农民大起义

他自小没进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年轻时曾在驿站当过驿卒,马上功夫了得。长大后,干过酒佣,打过铁,当过雇工,给当地富户放过羊。但干得都不大好:当酒佣,日沉醉;学打铁,又不成...历史书上记载了许多关于他年轻时代的事儿,似乎都是不成器的二流子所为。我们用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来评价这样的人好像有些不恰当,但历史的大任真的降临到这“二流子”身上,李自成真的干成了大事,建立了大家知道的大顺朝,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一切究竟为什么呢?李自成热衷于“横行天下以为快”,不重视建立根据地,巩固地方政权;习惯于采用“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方式扩大队伍,不注意提高军队的素质。其失败,让我们想起一个著名的成语“兵败如山倒”。由于一次重大决策的失误,导致整个事业的溃败,是让人心痛的事情;也暴露了李自成等农民领袖只会闯天下不懂坐天下的农民意识。

9.向康乾盛世挑战-——清中叶白莲教大起义

号称“康乾盛世”历经康、雍、乾三朝,持续百年,可谓得之甚艰!然而,乾隆末年的吏治腐败、好大喜功,很快掏空了这座统治大厦的内囊,“太平盛世”的虚假繁荣景象下,掩盖着不可克服的痼疾。白莲教首领刘之协最为敏感,以“世界必一大变”的大声疾呼,戳穿了“一统江山万万年”的神话。直到嘉庆十年(1805)夏,轰轰烈烈的白莲教农民大起义终于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纵观这次农民起义,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组织上的分散性。集中表现在起义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指挥各路义军的领导核心,因而也没有能够建立一个农民自己的政权。联合只是暂时的,而各自为战、互不统属则是普遍的经常的现象。究其原因,固然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密切相关,但细细分析,恐怕与组织起义的工具一民间秘密宗教的客观现状更有直接关系。由于清政府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相当严密,民间宗教活动只能在秘密状态中进行,所以,他们之间的联络阻力必然很多,这就次定了他们可以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但不可能同时拥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方式。于是,因地而异,各类名目杂然并出。据记载,清中叶白莲教内部有闻香教、天理教、清水教、八卦教等上百种。宗教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各种禁忌十分繁复,显然,要将此数十百种小组织合为一个统一的大组织,实属难事。

10.理想与毁灭——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

太平天国在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却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到后来,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失败。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滋生了自由散漫、腐化堕落、狭隘自私的心理行为,无论是职官制度、等级制度、还是在礼议方面,大抵都沿袭封建专制政权模式,他把革命中夺取来的权力很快演变成自己的封建特权。此外,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3 阅读:2649
评论列表
  • 2024-10-02 09:40

    起义前陈胜对吴广说:苟富贵,勿相忘!起义后陈胜称帝就派人去刺杀吴广[笑着哭]

  • 2024-09-24 21:12

    隋末不算农民起义吧,更像是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因为起义军大部分首领各路反王都是门阀贵族。

  • 2024-09-21 22:08

    太平天国是邪教不是农民起义,他欺骗了农民

    怪力乱神 回复:
    不!早期还好!后面才不行
    晚安吾爱 回复:
    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 2024-09-24 18:51

    陈胜吴广起义,要说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背后没有六国贵族在背后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