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军内部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授衔仪式。
在评定的军衔等级中,除了元帅和大将,最备受瞩目的就是上将军衔。
最开始,评衔小组准备授予的上将人数是58人。
但毛主席觉得这个人数太多了,就示意主持这项工作的贺龙和彭德怀将人数压缩一下。
贺龙面对的是一个难题,此时入选上将的解放军将领,无论是军功还是个人履历,都完全可以胜任上将的位置。
为了完成毛主席下达的减员任务,贺龙只能从上将名单中划掉一名爱将。
并且告诉参与评衔工作的其他人员,说他只评中将就可以了。
从上将变为中将,看似是一步之差。
但是是要被写进共和国历史的,因此对这名将领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然而,贺龙之所以将自己的爱将降衔,并不是因为他在过去犯过什么错误。
或者是和自己关系不亲近,恰恰相反,这名将领还是贺龙的亲属呢!
那么,这位降衔的解放军将领是谁?他与贺龙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和贺龙的关系这名被贺龙元帅降衔的将军名为廖汉生。
1911年出生于湖南桑植,他的父亲廖兰湘是辛亥革命期间的进步人士,和我党著名人物林伯渠共同在长沙组织过反袁斗争。
彼时,贺龙于湘西掀起“讨袁护国”的武装斗争狂潮,还顺利组建起一支军队。
廖兰湘投身于贺龙的军队之中,进而化作贺龙的战友,与其并肩作战,共赴征程。
1921年的时候,廖汉生的父亲在贺龙军中病逝。
廖汉生跟随母亲,日子过得颇为艰苦。平日间,贺龙会对其予以一些关照。
十八岁之际,廖汉生投身革命,成为了我党游击队中的一员战士。
当时贺龙的大姐贺英,以及妹妹贺戊妹都在游击队里面,贺戊妹将自己的女儿肖艮艮嫁给了廖汉生。
因此上,廖汉生是贺龙的外甥女婿。
当时游击队的生活十分艰苦,不仅居无定所,随时还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在这般艰难困窘之境,廖汉生和肖艮艮不辞劳苦,悉心抚养着一子一女,以爱与责任为子女撑起一片天。
其后,当游击队专注于农事之时,敌人猝然袭击根据地,贺英与贺戊妹因而牺牲,肖艮艮和小儿子被敌擒获。
廖汉生携其女成功突破重围,而后寻得贺龙,并投身于红军队伍当中。
后来肖艮艮和小儿子都死在敌人手里,廖汉生跟着贺龙走上了长征的道路,只能将女儿托付给老家的亲属照顾。
当抵达陕北时,曾经身处美满四口之家的廖汉生,如今却形单影只,往昔的温馨不再,徒留他独自面对。
廖汉生舅妈薛明为他介绍了新的对象,是杨尚昆的妹妹,名为杨白琳。
西安事变爆发以后,国共之间展开第二次合作。
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
廖汉生担任120师716团政委,与贺炳炎共同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
1937年10月,716团在贺炳炎和廖汉生的带领下,在雁门关伏击日军,毙敌两百多人,是抗战初期120师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战斗。
次年 11 月,廖汉生与 716 团新任团长黄新廷于滑石片一战中,凭借一个团之力击溃日军一个大队,缔造了彼时的歼敌佳绩。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贡献1941年的时候,廖汉生被上级调到延安学习.
先后在八路军军政学院和中央党校毕业,等到重返战场的时候,已经是三年后。
廖汉生重回部队不久,抗日战争便落下帷幕。此后,他调任晋北野战军,出任副政委一职。
随后,廖汉生再度携手贺炳炎将军,于西北野战军一纵出任政治委员之职。
先后指挥了保卫延安,以及青化砭、蟠龙、西府陇东等著名战役。
青海解放以后,此地急需政工人员来接管地方的各项工作,帮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因为当地在马步芳家族手中经历了40年的残酷统治,导致此时的青海没有一个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就连民主党派和出名的民主人士也没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廖汉生担负起了治理青海的重任。
他迅速从部队抽调干部组建军管会,该会下设公安、民政、交通等部门,全面接管关乎人民生活的各类行业。
在廖汉生的主导下,青海地区逐渐安定下来。
贺炳炎(左二)、廖汉生(右二)
但此时各处流寇土匪经常进行反动破坏,廖汉生调动军队进行了一场剿匪活动,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中央将廖汉生的这些付出看在眼里,将他升任为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和副政委。
随后青海地区的人民生活恢复正轨。
1954 年,廖汉生赴京履职,出任国防部副部长,那时的他,是最年轻的副部长,风采卓然,尽显非凡。
而在次年,解放军内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评衔和授衔。
1955 年评定军衔工作启动前,中央在 1952 年率先开展了一次行政级别的评定,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筑牢了基础。
其中包含了军队干部级别评定的相关事务,而这一评定在数年之后,竟成为了大授衔至关重要的依据。
在 52 年评职之际,上将这一军衔等级的规定如下:52 年评级前要达兵团级正职,红军时需为师级以上,抗战时八路军团级、新四军旅级以上职务方可。
三、降衔的原因在1953年选定的上将名单中,人数总共为58人。
这58人和后来正式选定的55人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一致的。
而在1953年往后,到1955年正式授衔期间,有关上将的人选是经过多次评定和调整的。
例如,原先位列 58 名上将之中的许光达将军,在 1955 年 1 月的军委座谈会上,得以跻身大将之列。
许光达被提衔以后,名单中就出现空缺的情况,就将贺炳炎提衔到了上级的名单里面。
在最初的上将58人中凑够了入选名单,交由毛主席决定。
毛主席看完名单以后,觉得58人太多了,就让彭德怀和贺龙等主持的评衔小组进行缩编。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不只是上将的名单没被毛主席应允。
同时调整的还有元帅和大将军衔的名单,在随后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重新评衔工作。
因为当时毛主席列有一条规定,那就是军转政工的人员不接受授衔。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因为工作调整,也远离了原来要被授予的军衔,这其中就包括李聚奎和王建安将军。
经过几轮的会议讨论和重新调整,上将军衔的入选人员最终被核定为56人。
此时廖汉生还在名单里面,贺炳炎则被拿出了名单,调整为其他将领。
可等到这56人名单交由毛主席之后,主席还是认为太多,让贺龙等人再压缩一些,原本降衔的人一共有两个。
时任总干部副部长的徐立清,因参与评衔工作,主动请缨降低自身军衔至中将。其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而第二个人就是廖汉生,当时贺龙在知道还要缩编之后,就主动提出将廖汉生从上将降衔为中将。
并且多次表示,廖汉生评中将就可以了,要什么上将。
恰好当时廖汉生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没有参加部队工作,就主动提出要降衔。
这一要求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廖汉生最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到这里,上将的名单里是54人。
最后在贺龙元帅的提议下,贺炳炎被重新提衔到了上将名单。
1955年9月,最终确认的上将名单人数为55人。
有关贺龙将廖汉生降衔,却将贺炳炎提衔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廖汉生是自己的亲戚。
为了这层关系不被人质疑从中作梗,才将廖汉生衔降了下去,发扬风格。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贺炳炎在战争年代受到的战争创伤较大,没了一只胳膊。
贺炳炎 左
将他提衔为上将,也是希望能有更好的待遇进行疗养。
参考资料:
1、中国军网 《开国上将与开国中将的四次搭档》
2、澎湃新闻 《廖汉生:在逆境中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