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位腺癌到底怎么治疗才合适?

雨珍医 2024-04-03 17:55:11

上周在门诊接诊了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1年前在其他医院做了肺部手术,手术方式是右肺中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该患者术后的病理报告是,右肺中叶原位腺癌,采样的淋巴结是右侧第7组、第10组、第2组及第4组淋巴结,以上淋巴结均未发现转移。

下面我来点评一下以上手术方式是否合适:

1、该38岁的女性患者术后诊断为右肺中叶原位腺癌,手术时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到底合不合适?

(1)、前面我们讲过,肺原位腺癌的生长方式是纯贴壁生长,不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也就是说,肺内淋巴结也很难出现转移,所以根据日本JCOG系列研究,对于肺原位腺癌来说行肺楔形切除或者肺段切除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行整个右肺中叶叶切除。当然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一部分患者的右肺中叶发育不好,体积比较小,肺功能占比小,切除以后,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2、该38岁的女性患者在手术的时候采样“右侧第7组、第10组、第2组及第4组淋巴结”到底合不合适?

(1)我们知道,肺原位腺癌是非常早期的肺癌,分期为:0期,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还没有发现肺原位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也就是说,肺原位腺癌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该38岁女患者在手术时采样了右侧第7组、第10组、第2组及第4组淋巴结,在治疗方式上面有点多余。

(2)我们现在的观念是,在保证肿瘤学原则的情况下,要以最微创的手术方式去解决患者的肺部结节,而最微创的手术方式不仅仅是指手术伤口的微创,在胸腔里面的操作也要尽量做到微创化,也要尽量的减少创伤,这样会进一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下一步的非手术治疗奠定了良好的身体条件。

3、总结:如果术前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考虑肺原位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分以下三种情况来处理:

(1)、如果结节长在肺的外周带,建议在单孔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就可以了,不需要采样淋巴结,这种方式完全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对肺功能的影响最小。

(2)、如果结节靠近段门,可以考虑行肺段切除术,不需要采样淋巴结,对肺功能的影响也比较小。

(3)、如果肺部结节靠近肺门,建议暂时观察,动态复查胸部CT,一旦发现肺结节变化的蛛丝马迹,再来切除肺叶也不迟,而且从肺原位腺癌变成肺浸润性腺癌,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几年或者是数十年都有可能,患者没有必要提前很长时间让肺功能有较大的损失,毕竟损失掉的肺功能只能代偿,不能再生。

0 阅读:0

雨珍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