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飞行器】新闻资讯

朝鲜成功试射火星-16B<em>高超音速飞行器</em>

朝鲜成功试射火星-16B高超音速飞行器

据朝中社1月7日报道,当地时间1月6日上午,朝鲜人民军导弹总局在平壤北部的导弹试验场,成功实施了火星-16B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试射试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观看了导弹试射活动,并表示此次试射充分证明该导弹...

中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6.56马赫<em>高超音速飞行器</em>?

中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6.56马赫高超音速飞行器?

美国一直在玩一个老套路:武力震慑!二战后,美国就一直在玩岛链封锁。1950年代,美国就开始在太平洋部署一系列军事基地。像关岛、冲绳、韩国这些地方。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对苏联和中国的军事遏制圈。12月10日的弹道导弹拦截测试,地点选在关岛,这可不是随意为之。关岛,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最关键的军事前沿基地。位于第二岛链,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就像太平洋上的一个钉子户,离中国约3000公里。这次测试背后的核心目的很明确:构建一个军事屏障,试图在第二岛链形成一个防御墙。在自家院子的边缘,立了一个放大镜,随时可以把你盯得一清二楚。弹道导弹拦截系统的部署,什么意思?简单点讲,就是美国想在战略通道上设一个“红绿灯”。传统军事理论中,谁控制了这个区域的制空权和导弹拦截能力,谁就能在潜在冲突中占主动。紧接着的12月12日,“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成功,飞行速度达到5马赫。形象点说,就是比打雷还快!高超音速导弹,最大的威力在于出其不意。传统的防空系统,是按亚音速或者超音速武器设计的。而5马赫的速度,导弹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穿透防御网,根本反应不过来。这就像是原本用网兜捕鱼。结果,来了个导弹级别的“鱼王”,网还没张开就已经溜走了。美国这些动作,背后逻辑很简单: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理。从二战到冷战,再到现在的地缘竞争,美国一直用“军事实力”说话。但,底气不是吼出来的,是发展出来的。你能造,我们也能造就在美国沾沾自喜于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之时,中国来了一个惊艳的亮相!崔凯团队,公布了一款高超音速飞行器。6.56马赫的飞行速度,相当于每小时8106.6公里。这个速度究竟有多快?北京到纽约的直线距离约11000公里,不到一个半小时!更牛的是,这还是能够载人和运货的飞行器!不再是以往那种一次性的导弹,而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高速飞行器。特种部队一个小时内,可以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神兵天降”这句话。从此不再是战争片里的台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作战能力!早在冷战时,美苏就在高超音速技术上你追我赶。196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X-15高超音速飞机,曾创造过每小时7298公里的惊人纪录。但真正实现实用化,一直是世界各国科技的制高点。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突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研究13年,从0到1,从理论到实践。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为过。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

中科院公开研究成果,<em>高超音速飞行器</em>速度达6.56马赫,三个黑科技

中科院公开研究成果,高超音速飞行器速度达6.56马赫,三个黑科技

以前经常有人说,美国负责画PPT,中国负责把它造出来,意思是说美国提出来一个好的想法,但它一直搞不出来,结果中国先把它搞出来了。而有一个高端装备,美国连PPT都还没有,中国却已经验证机都出来了。12月11号,中科院主动公开了6.56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情况。就在最近的公开论坛上,中科院力学所他的科研团队宣布,早在三年前,这款高超音速飞行器就成功的进行了20分钟的试飞,稳定性、安全性已经得到了验证,这款高超音速飞行器不仅飞得快,而且能够载人、载物,未来甚至可以进入民用航空市场,这将彻底改变全球交通和运输的格局。6.56马赫是什么概念?大约是每个小时8000公里,如果从北京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美国了,当天还可以从美国返回。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这款高超音速飞行器起码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一是用宽机体也能减少风阻。一般来讲速度越快的飞行器,它的外形设计就越要呈细长的流线体以减少空气阻力,但是这款飞行器却采用了宽体机身,这里的奥妙可能就在于当飞行器进入高超音速飞行状态的时候,空气压缩的力量极其可怕,普通尖锐机身反而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而采用宽体机身却能把高速飞行时向下的压力转化为向上的升力,这样就既能够提升飞行的稳定性,又能扩大内部空间,这在民用领域无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耐高温材料的使用。当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的时候,飞行器的表面温度会飙升到2000摄氏度以上,普通机体材料根本承受不住,虽然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导弹毕竟是一次性使用的,而客机等飞行器是反复使用,对耐高温材料的要求那要高出很多,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高温合金和陶瓷复合材料的难题,研发出了能稳定承受极高温的超级材料,解决了高超音速飞行器表面面临的“烧烤”问题。三是在黑障条件下的电磁信号传输问题,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过程当中,由于与大气剧烈的摩擦飞行器表面会形成一层等离子体的包裹层,导致电磁信号进不去也出不来,这样会使飞行器与外界失联。如果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都无法进行,这样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就没有什么商用价值了,但中国科学家们采用特殊的通信技术和材料设计,成功突破了黑障带来的电磁信号屏蔽问题,使飞行器高超音速飞行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通信信号传输,这就一下子就使这款飞行器打开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毋庸置疑,这型飞行器肯定在军事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美国曾经制定过一个小时可以打遍全球的计划,

中国<em>高超音速飞行</em>技术突破 客机试飞成功

中国高超音速飞行技术突破 客机试飞成功

中国科研人员近期成功完成了超大型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试飞任务,其速度之快,有望使从北京到纽约的旅程缩短至2小时以内。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该机型在2021年的首次飞行测试中达到了惊人的6.56马赫—即音速的6.56倍。最近,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