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前,白崇禧为何拒绝统率80万国军?卫立煌的下场让他害怕
1948年下半年,蒋介石难得大方一次,决定把南线国军交由白崇禧统一指挥。为应对接下来的淮海决战,蒋介石下了血本,集结能动
今人说古的文章
1948年下半年,蒋介石难得大方一次,决定把南线国军交由白崇禧统一指挥。为应对接下来的淮海决战,蒋介石下了血本,集结能动
淮海战役前夕,粟裕主动请陈毅和邓政委统一指挥,为什么不提野战军司令刘伯承?陈毅是被毛主席调到中野工作的,本就是起协调中野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场血战,一场血流成河的突围战。其实从转移开始,由博古、李德领导的中央红军,就注定会有这么一
1970年和1971年,毛主席两次说“李德生好蠢”。虽说不是公开场合,而是私下几个人谈话的时候,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52年秋末,军委指示聂凤智,代替刘震出任志愿军空军司令。无论在当时,还是从后来,这道命令都显得相当突兀。因为该有始有
源于70年庐山会议的余韵,毛主席通过70年12月22日召开的华北会议,着手对北京军区的改组。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是军内领
“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句口号在济南战役前后,被华野指战员们整天挂在嘴边。战前这是句鼓舞人心的目标,战后这是达成目
要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哪位骨头最硬、最敢犯言直谏,不少人会说彭德怀元帅。但是彭德怀元帅却感慨:“都说我的骨头硬,我看黄克诚
蒋介石麾下“五虎上将”的说法,最早源于国民党军北伐和中原大战时期。位列其中的五名将领,均是蒋介石的嫡系,他们分别是:刘峙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我们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策划反革命“围剿”。10月23日,蒋介石亲至汉口,坐镇湘鄂赣三省“剿匪”
吴克华在红军大学刚毕业,就收到升官调令:中央任命他为21师某团团长。在此之前他只是个营长,官升两级做团长,真是个喜讯啊。
1937年长江局驻地楼内,陶铸跟李克农互相“饱以老拳”,大打出手。被闻讯赶来的周总理劝住后,两人才握手言欢。陶铸回家后,
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粉碎刘湘的六路围攻后,实力大增,根据地扩大至22个县,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在两位女干部的据理力争
华野十余个纵,宋时轮指挥的10纵,最擅长防御。国民党军中传:“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这个名声是一场场血流成河、驻足不退的
二战四平后,由于不乐观的形势,东北局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游击,放弃哈尔滨。”对此中央复电同意,并表示“作长期打算,目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当局妄图在东南亚称王称霸,推行了一个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越南先是派出5万军队,控制老挝,随
在许世友去世前,南京军区关于高级干部的逝世追悼会,有条约定成俗的规定:大军区副职以上的首长去世后,遗体告别仪式安排在华山
陈赓大将性格开朗,讲话幽默诙谐,很少人知道他还有严肃认真的一面。特科出身的他,有个贯彻终身的原则:对党绝对忠诚,对敌斗争
解放战争能在短短4年时间里结束,可能就连毛主席也没想到。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场战役,后世称为“三大战役”,它们是对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局被视为全国战局的重中之重,各大根据地纷纷送出压箱底的精兵强将。随着东北战局的稳中前进,中原战局成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