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提醒:我哥哥毛岸成被落下了

历史的小书生 2024-08-02 02:23:34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于凌晨0点10分逝世,消息传来,举国悲痛。与此同时,中央也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公布了守灵名单。

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拿到守灵名单后,却突然发现还少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哥哥。

工作人员很奇怪,李敏就两个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此外怎么还有个哥哥?李敏缓缓说道:这是我的三叔的孩子!

原来,毛泽覃还有一个孩子,一直在北京工作,只不过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贺子珍的照顾下默默成长,无人知晓。

贺子珍身边没有孩子陪伴

贺子珍生有6个孩子,但建国后身边没有一个孩子陪伴,她曾和妹妹贺怡一起寻找过长征时遗失的孩子毛岸红,但因贺怡不幸遇难,这件事搁置了很久。

1927年,毛泽东来到井冈山,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他被安排住在茅坪洋桥湖谢兆瑞家,而贺子珍也恰好住在同一处。那时的贺子珍,正值青春年华,眼神中透着灵动与坚毅。

毛泽东每次出发前,都会去找贺子珍,轻轻敲她的门。贺子珍总是略带几分俏皮地说:“有话到窗口说”,然后将窗户拉开一条小缝。那时的她,尚未完全理解毛泽东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所蕴含的爱意。

后来孔东梅回忆说:那是外婆慢慢懂得,那是外公的爱意的表达。

1928年春天,贺子珍率队前往永新塘边村发动土地革命。在那里,她与后期到达的毛泽东等人会合。在共同的工作和战斗中,贺子珍逐渐被毛泽东的智慧和魅力所吸引。

她积极协助毛泽东完成了《永新调查》和《宁冈调查》,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哥哥贺敏学主动将自己的住处——茅坪八角楼让给了妹妹和毛泽东,从此,他们的爱情在井冈山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在井冈山的岁月里,尽管物质生活贫困,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无比丰富。毛泽东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每到夜深人静,他写累了,便会给贺子珍讲述他读过的故事和他的诗文。贺子珍静静地聆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毛泽东的崇拜。他们的爱情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愈发深厚,彼此的心灵也在这交流中更加贴近。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从1928年到1937年,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十年。贺子珍的出走苏联,为这段爱情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但他们曾经的生死与共、患难与共的爱情,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贺子珍回到中国后,没有前往北京,而是无奈地去了南方生活。她忍痛将女儿李敏送到了毛主席身边,自己则独自承受着孤独。

而在寻找长征时寄养在江西的儿子毛岸红的过程中,贺怡不幸遇车祸身亡,这无疑是对贺子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但她并没有被命运击倒,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资助着毛泽覃的孩子毛岸成读书,或许这是她对妹妹和妹夫的一种深情补偿。

毛岸成成绩优异

1935年1月,贺麓成呱呱坠地。那时的井冈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为这个新生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贺怡,这位坚强的母亲,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将年幼的贺麓成寄养在群众家里,而后又送至江西永新山区的亲戚家中。从此,贺麓成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特殊的童年。

贺麓成的父亲毛泽覃,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1935年4月,他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而贺怡,在痛失爱人后,跟随陈毅投身于抗日游击战争。然而,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贺怡对儿子的思念从未停止。她常常通过地下党,急切地打听着儿子的情况,那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牵挂。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贺怡终于来到了延安。她迫不及待地多次写信,询问儿子的近况,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尽的母爱。伯伯毛泽东也始终关心着这个侄子,他写信给贺怡,言辞恳切地希望她能好好抚养孩子,并随信送上了一只珍贵的鹿茸。贺怡秘密地托人将鹿茸送到了永新,送到了抚养贺麓成的亲戚家中。

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贺怡不幸遇难,这个噩耗让贺子珍悲痛万分。她毅然决定将小麓成接到上海抚养。

初到上海的贺麓成,带着井冈山的质朴与纯真,却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些来自城市的孩子,对这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娃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但贺麓成并未因此而气馁,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暗暗下定决心要通过努力改变这一切。

在上海中学,贺麓成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每当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时,他总会默默地找一间小储藏室,将自己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专心致志地读书。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一个学期末,他的成绩便名列前茅,让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器化专业。进入大学后,他更加刻苦攻读,吃住在学校,生活简朴。

他从不讲究吃穿,也不向亲人伸手要钱,靠着国家每月发的22元助学金维持生活。即便如此,他还不忘感恩,每月从中拿出5元寄给井冈山老家抚养过他的亲戚。

他的勤奋和努力,让他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56年大学毕业后,他又成功考取了留苏研究生,只可惜中苏关系破裂,他的留学梦想未能实现。但贺麓成并未因此而沮丧,他迅速调整心态,全力投入到导弹的研制工作中。

由于工作的保密性,贺麓成的身份鲜为人知。他默默地为国家的洲际导弹、人造卫星研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牢记姨妈贺子珍的教导,从不依靠父辈的光环,始终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

但他的名字和身份一直没人知道,一直到毛主席逝世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还活着。

贺麓成的晚年

1959年,李敏与她在“八一”学校的同学孔令华喜结连理。毛泽东慈爱地告诉李敏:“你还有一个哥哥在北京某单位工作,应该找他来参加婚礼呀。”

李敏这才惊觉,原来贺麓成哥哥也在北京。然而,当时贺麓成的工作保密性极强,大家对他知之甚少,李敏四处寻找,也未能找到他的踪迹。

1976年,毛主席逝世。治丧委员会在拟定守灵亲属名单时,并未将贺麓成列入其中,他们误以为毛泽覃的儿子早在1949年就和母亲贺怡一同在车祸中遇难了。直到李敏悲痛地提出:“三叔有两个儿子,长子毛楚雄早早牺牲,可还有一个次子毛岸成还在北京,他被落下了!”这时,人们才匆忙去寻找贺麓成。

当贺麓成得知这一噩耗时,泪水如决堤的江水般汹涌而出。他的双眼红肿,悲痛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这是他失去的第三位挚爱长辈,尤其是想到因为种种缘由,自己竟未能与大伯见上一面,他的心中更是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痛楚。

贺麓成始终牢记姨妈贺子珍的谆谆教导,从不依赖父辈的声名,在生活上对自己一贯严格要求。他曾担任军队某研究单位的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晋升为副师职干部,可他依旧居住在一栋陈旧的杂居楼房里,住房面积仅仅相当于当时部队营级干部的标准。

但他却心满意足地说:“这就可以了。”曾经,他一家人长期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一住就是20年之久,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煤气都没有。

他也一直将舅舅贺敏学的教诲铭记于心,“我们贺家是革命军人家庭,都是革命干部,但现在国家需要建设,需要知识分子,你可要专心学习才行!”

贺麓成走入公众视野后,作为烈士家属,每月都能领到22元的助学金。然而,他还是会每月拿出5元,寄给曾经养育过他的贺调元。

贺子珍偶然得知此事后,紧紧地将他拥入怀中,满是欣慰地夸赞道:“我们的岸成没有忘本啊!”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驾鹤西去,享年75岁。送别的人群中,贺麓成哭得最为悲恸。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悼念姨妈贺子珍》一文,文中提到,贺子珍给他讲述革命故事时,从来不曾提及自己,只因害怕他会以老一辈的功绩作为骄傲的资本。

1985年,贺麓成受家乡的诚挚邀请,回到湖南韶山探望乡亲们。乡亲们热情无比地接待了他,韶山的领导同志请他题词时,他毅然提笔,写下了“父母忠贞留胜迹,儿为四化奔旭日”,这短短十四个字,深切地表达了他的高远志向与深厚情怀。

贺麓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他虽然有着特殊的身份,但却选择了低调与平实。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追逐名利,不依赖先辈的荣光,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令人钦佩。

0 阅读:136
历史的小书生

历史的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