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晕,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得了颈椎病?我是不是脑供血不足?是不是患了高血压?
但据临床统计显示,耳石症才是眩晕症状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比高达30%。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某医师就表示:在春季,大多数人的头晕是因为耳石症引起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判断耳石症?又该怎样治疗呢?
什么是耳石症?
我们的耳朵里面有一个像小石头的东西,医学上叫耳石,它本来被固定在耳朵深处负责维持人体平衡的,但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松动脱落,卡在耳朵的其他区域。这时候只要稍微动一下头,脱落的耳石就会刺激到神经,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好在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所以耳石症又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3个信号,判断你是不是耳石症
1. 动一下就晕
转头、低头、起床、翻身时感觉天旋地转,像坐过山车一样。但一般只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很少超过1分钟;
2. 犯恶心
头晕后恶心想吐,心慌冒汗,但不会像中暑那样浑身无力;
3. 平衡失调
走路不稳,并且身子会向一侧倾斜。
这5类人,更容易患耳石症
1.年纪大的
40岁以上人群更容易出问题,因为年纪越大,耳朵里的小石头就越容易松动;
2.女性
尤其是更年期前后,雌激素变化会影响小石头的黏附能力;
3.爱熬夜的
睡眠不足会让内耳供血变差,让小石头更容易掉出来。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耳石症的首发原因就是过度疲劳;
4.个子瘦、骨头软
缺钙的人小石头更容易脱离原本的位置;
5.头部受过伤
摔倒、碰撞都会让小石头移位。
晕了怎么办?记住这2步
1.立刻静止
出现眩晕情况后,马上静下来,最好扶着周围的东西谨防摔倒;
2.躺下闭眼
朝晕得最厉害的那边侧卧(比如朝左晕就往左边躺),能减轻小石头对神经的刺激.
做好这6步,预防耳石症
1.保证充足睡眠
每晚睡够7小时以上,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
2.睡觉别趴着
侧身睡时枕头垫高一点,避免压迫耳朵;
3.合理补钙
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骨质疏松的人要多补钙,多摄入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
4.适度晒太阳
每天在阳光下活动30分钟左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
5.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6.控制相关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影响内耳血液循环,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
羊博士有话说
“春气者,诸病在头”,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观点,意思是春天阳气升发,气血往头部聚集,头部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所以除了耳石症,大家也要当心春困、失眠等问题。
如果频繁出现眩晕或睡眠障碍,建议适时调整生活习惯来适应季节的变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