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更名薛城县,铁道游击队,唢呐剪纸之乡,山东枣庄薛城区

落日的余晖映梦 2024-12-16 16:10:08

薛城区,隶属山东省枣庄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山东省南部,依偎在微山湖畔。其东与市中区、峄城区相邻,西南则与微山县紧密相连,北接滕州市、山亭区,总面积达422.71平方千米。

薛城区的地形地貌独具特色,它地处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的交接地带。山丘主要分布在陶地的南北两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秀丽。河流方面,该区属于淮河流域大运河水系,河流由东向西南流淌,最终分别注入微山湖和京杭大运河,为薛城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在历史沿革方面,薛城区经历了多次名称变更和行政区划调整。1952年,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然而到了1956年,薛城县又被撤销。直到1962年,薛城区才正式建立。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薛城区被誉为全国唢呐之乡、全国剪纸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以及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区。此外,它还是山东快书的发源地,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以及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夏庄石雕、洛房泥塑等民间艺术在这里源远流长,为薛城区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

薛城镇

薛城镇,坐落于薛城区西部山前的冲积平原之上,不仅是中共薛城区委、薛城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更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枢纽。

薛城,原名临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考古发现揭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临城有凤凰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南临城则藏有商周文化遗址及古临城遗址。关于临城名称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如古临王官家所筑、北魏置永兴县治等,但确切源头已难以考证。不过,地下遗存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这里已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形成部落小国,北魏时置县,足见其至少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薛城地势险峻,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军事地位显赫。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临城驿,直至清末才裁撤。清乾隆年间,更是迁兖州总捕同知驻此,并设立临城分县。民国初年,改置县尉,并增派军营驻守。尽管官府严防死守,但轰动中外的临城劫车案仍在此发生。抗日战争时期,薛城成为日伪军事重地,然而铁道游击队却在此英勇抗争,直至抗战胜利。

薛城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自元以来,多次遭受兵灾水患的侵袭,导致发展缓慢。元末兵水交灾,古临城被淹没成废墟。明初,山西移民在古临城北定居,逐渐形成集镇。然而,明末再次遭遇大水,居民几乎灭绝。清初,灾民回乡,人口逐渐回升。至康熙年间,已发展成为百多户人家的小集镇。

清末时期,薛城设立分县,镇区逐渐扩大,商业活动也日趋繁荣。商户多达80余家,多为服务驿站行商的茶馆、饭铺、车马旅店。1912年,津浦铁路和临枣铁路的通车,更是为薛城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临城车站的建立,吸引了众多商户迁往车站附近。此后,来自山西、天津、夏镇等地的商贾富户也纷纷来此开设店铺。商业区逐渐形成并扩大,群众称之为南临城或站上。然而,1938年以后,由于日伪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破坏,城内工商业陷入停滞状态。解放前夕,城内商户被迫迁离,薛城变成了一座兵营。

建国后,薛城镇成为临城县、薛城县及薛城区的驻地。经过不断的规划建设和努力发展,薛城已逐步发展成为鲁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枣庄薛城区历史

薛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早在4000多年前便有人类聚居,属于东夷族的一支。东夷族的分支任奚氏,便源出于此区北部的薛河、蟠龙河一带。河北岸的奚公山(今名千山头)上,至今还保留着薛国始祖奚仲的墓和造车遗迹,山下则是薛国的旧都奚邑遗址,见证了薛城悠久的文明史。

夏商时期,任氏族在奚、薛、邳一带立国,称为薛国,亦称邳国。而如今的薛城区,正是当时薛国的腹地。西周时期,区境内出现了奚、常两个城邑,分别位于今区境北部的奚村一带和南常、沙沟一带,均隶属于薛国。

春秋战国时期,薛国逐渐衰弱,遭受齐、鲁两国的侵略。鲁国侵占了奚、常二邑,而齐国则侵占了薛邑,并将其更名为舒州。任氏族被迫迁往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后来,舒州又改称徐州,也称薛。奚、常二邑则隶属于徐州,成为列国交争之地,先后归属于齐、宋、鲁、楚、秦等国,其中隶属于齐国的时间最长。在此期间,齐大将田忌、相国田婴、田文等曾先后受封于此,对薛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今薛城境域西部及东部属薛郡薛县,南部则属泗水郡戚县。西汉时期,境域划分更加细致,西部属鲁国薛县、沛郡广戚县,东部、南部则属东海郡新阳县、建阳县。东汉时期,新阳、建阳二县被撤销,境域再次调整。

三国魏时,今薛城全境被纳入魏国版图。西晋时期,阴平县被撤销并入氶县,薛城境域分属薛县、广戚县和氶县。然而,西晋灭亡后,“五胡”在中国北方混战达百年之久,薛城境域也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政权所占据。东晋后期,晋灭南燕,全境归东晋,仍隶属上述三县。

南北朝时期,境域划分再次发生变化。南朝宋撤销广戚并入留县,今薛城境域西部属宋彭城郡之薛县、留县,东部、南部则属兰陵郡氶县。公元467年至550年,区境西部、南部又属北朝魏永兴县、薛县,东部仍属氶县。南北朝后期,北齐撤销永兴县,薛县并入蕃县,今薛城境域西部属蕃县,东部、南部属丞县。

隋唐至清朝时期,蕃、氶二县多次更名,但今薛城境域大体已定。自隋至清凡1300余年,除清中期西部前洛房村属沛县的广戚乡外,今薛城境域一直隶属滕、峄二县未变。在此期间,区境内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民国时期,滕、峄二县废旧制建区、乡、镇,今薛城区境西部属滕县二区奚仲乡等地,东部属峄县二区邹坞镇等地,南部则属峄县四区周营镇等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薛城境域也经历了多次解放和占领的交替。

1948年5月至11月,今薛城区境二次解放。新中国成立后,薛城境域的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1952年9月,临城县改称薛城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今薛城中北部划归滕县;1962年始建立薛城区,隶属枣庄市。此后,薛城区的行政区划又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近年来,薛城区继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2012年9月,撤销张范镇,设立张范街道,隶属高新区;同时,高新区部分村和居委会划归薛城区,筹建巨山街道。2019年,撤销常庄镇,设立常庄街道。2020年,巨山街道更名新城街道。

0 阅读:0
落日的余晖映梦

落日的余晖映梦

落日余晖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