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四不随”,别管好不好意思,这四种礼不要去,没有任何意义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2-03 03:04:0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我国社会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究人情往来与情感纽带,注重人际关系。中国自古又是礼仪之邦,讲究一个词,就是礼尚往来。

随礼就是人际往来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在红白喜事,或是办寿宴,或是庆贺孩子满月、升学,又或是乔迁新家,当主人家邀请你做客时,我们都需要随礼,一份红包也在于一份情谊,这是默认的规矩。

(婚礼现场)

然而,并不是每个礼都要随的,遇到下面四种社交场合,这样的礼不随也罢。

一、不请自去的随礼:不懂礼貌

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提问,通过朋友圈、共同好友等渠道了解到朋友或同学因婚礼或生日摆设宴席,但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样的情况下用不用随礼?

其实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就是由于疏忽而忘记了,但更主要的理由是,他们认为没有邀请你的必要。

(送礼)

没有邀请你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不想欠你的人情,因为随礼是要还礼的,而你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让他们有还礼的机会;二是你们的关系并没有熟络到能够让对方毫无顾忌地邀请你。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们共同的社交圈里,和你有过矛盾的人收到了邀请。为了避免尴尬,主人家不想让你和对方碰面,因此没有邀请你。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装作不知道这条消息,也不要搞所谓的送祝福、发红包,来做感动自己、让对方感到尴尬的事情。

(红包)

对方既然没有主动邀请或向你提及这件事,那就证明他办宴席并不想让你知道,而你此时却主动提出这件事情,甚至有情商低的人会做出质问对方的举动,这会让对方陷于尴尬和不义的境地,也很可能会让你们的关系就此破裂。

至于不请自去,更是不应该的事情。如果对方没有邀请你,你却擅自出现在宴会现场,这是一种不懂礼貌和尊重的行为,也会让你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首先,为了确保宴席的顺利举行,主办方通常都会提前预计好宴席的参加人数。并根据亲疏远近来安排座位。如果未经邀请的客人贸然前去,那么可能会打乱原有的安排。

(礼金名单)

例如宴席只准备了100个座位,但却来了第101位不请自来的客人,那么这位客人如果提前到达,可能会挤占掉其他人的位置,到时候双方都尴尬。

(宴席现场)

就算能够临时安排座位让你顺利就座,你也可能会被安排在与周围人不认识的席位上。如果这是普通的婚宴或者寿宴还好,如果是在商务宴会上,很可能就会破坏原有的社交气氛。

此外,如果你不请自去,也会失掉自己的面子。你可能未必会受到主家的热情款待,甚至会在背后遭到主人家的非议,既损失了自己的尊严,又搭上了礼金。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何必为之呢?

二、年久失联、只出不进不要随

而说到面子问题,又牵扯到了两种场合的礼不能随,一是久不联系的人的邀请;二是只出不进的礼不能随。

(收入不如请帖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许久不联系的小学同学或者早已失联的前同事,忽然添加你的微信或给你发消息,邀请你去参加他的婚礼。

这个时候,往往我们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是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自己并不愿意舟车劳顿去参加对方的婚礼;二是忽如其来的随礼也会为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造成不必要的开销。尤其是给不熟悉的人送钱的行为。

(随礼少也被骂)

但这时,有些脸皮薄的人往往不好意思一口回绝,有的人甚至会选择发个红包,说几句祝福语,事后又懊悔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其实这样的礼,不随也罢。不随礼既不会破坏你们之间的“感情”,因为你们本来就没有交集;也不会让你平白无故损失钱。

对方往往不可能只将这种消息发给你一个人,而是群发给了所有人,他们的目的也不是真心邀请你,而是为了让你当冤大头,随份子钱。

(份子钱)

如果你不好意思一口回绝,还给了对方礼钱。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让他尝到了甜头之后,他就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次次找理由邀请你。而你短期内也没有结婚或生子的计划,这样的礼钱你就回不了本了。

而你也不能保证对方会在你邀请他时一定前来,而不是找理由推脱,这样利人不利己的随礼,不出也罢。

(如何拒绝参加婚礼)

同理,只出不进的礼也不要随。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互惠互利,如果今天亲戚家的孩子结了婚,大家一起随了礼,那么后在你家发生喜事之后,他们也一定会还同等金额的礼。甚至还要出更多的礼钱,这是中国社交礼仪中默认的规矩。

(钱包空空)

因此,关于寿宴。满月、婚礼等亲朋好友办的宴席上,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心随礼并送上真挚的祝福,因为亲朋好友之间会努力保持平衡,送出去的钱也一定会送回来。

但对于那些只出不进的礼,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因为在现代社会。摆宴席的理由越来越多了。孩子上学、乔迁新居甚至普通生日还要去办宴席,虽然自己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赚到的份子钱更多。

(看见请柬就发愁)

同时,并不是每个受邀参加的人都会办这样的宴席。这样的宴席礼钱,又是一笔不小的人情债。

但要注意,这可不是说类似的宴席我们都不要去参加,有些主家是出于好心,他们在事前也会特意提醒,不需要随礼,只是为了讨个彩头,让大家沾沾喜气而已,这样的宴席可以放心大胆地参加,送些干果、水果等普通礼物,也足以表达心意了。

三、不义之礼不能随:惹祸上身

第四种不能随的礼,就是不义之财。这种是指通过收受财物的方式来让自己“好办事”。在影视剧中,我们通常能看到一些商人或老板向官员送去厚礼,例如房子和现金,来换取对方给自己“开绿灯”的行为。

(受贿)

但这种动机不纯的礼绝对不能上门,尤其是在现代,反贪反贿之风盛行,这样的礼不仅威胁了社会公正,也容易惹祸上身,为自己和对方带来牢狱之灾。

此外,这样的礼带给人的心理负担更重,如果事情办成了,送礼的人日后也要答应对方的请求,恶性循环,这只会助长社会的不正之风。因此,自力更生才是我们应当提倡的行为。

总之,“礼有四不随”,社会讲究人情往来,但也讲究互惠互利。切莫因面子失分寸,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0 阅读:201
小僧乱翻史书

小僧乱翻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