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庭乐
编辑|t
引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白雪皑皑之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当然,打仗不仅要人,还要军备物资。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横跨中朝边界鸭绿江的鸭绿江大桥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志愿军以及朝鲜军的各类物资有80%要从这里经过。如果没有这座大桥,前线士兵处境将极为艰难。

(志愿军入朝鲜)
那就有一个问题了,在抗美援朝初期,美国人为何不对鸭绿江大桥动手,以断绝中朝之间的物资交流,迅速结束战争呢?其实麦克阿瑟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美国一直没有下令,这又是为何?
一、物资通道朝鲜南北自二战后就开始走向分崩离析,出身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在冷战格局之下军事摩擦愈演愈烈,最终在1950年6月25日,战争一触即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向南推进,南边的李承晚被打得几乎要被赶下海去。

(麦克阿瑟)
此时美国坐不住了,眼看朝鲜半岛要完全变红,美国直接派兵仁川登陆,战线又一度往北推到了中朝边境。
对于这一局势,中国哪能坐视不理。早在7月份,我国便发出严正声明,美军若跨过三八线作战,我军也会有所回应。
然而美国丝毫不把中国的话当一回事,肆意妄为的派出轰炸机在中朝边境上轮番轰炸,我国边境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美军轰炸机)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新中国派出志愿军赴朝作战,全国上下都掀起了抗美援朝浪潮,各地抓紧生产物资运往前线,而运输通道便是鸭绿江大桥。
朝鲜国土狭小,当时已然全部陷入战火之中,早就失去了可以生产物资的能力。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与苏联的物资撑下来的,而这些物资都在中国东北进行集中,而后运入朝鲜境内。

(通过铁桥的志愿军部队)
美国将领麦克阿瑟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早在十月份对于朝鲜北部的轰炸开始时,麦克阿瑟就试图炸掉鸭绿江大桥,但当他报告到美国总统杜鲁门那里去后,却招来了反对声。
二、实在是不敢炸呀!麦克阿瑟只想着战争怎么赢,但杜鲁门和白宫的政客们显然想的比他多得多。尤其在朝鲜战争的初期,美英两国在商量之后,根本没有想过要把中国拉下水。

( 杜鲁门)
在美国出兵朝鲜之时,美国在台湾的舰队在台湾海峡警戒着解放军渡海登台,可见他们的重心在我国东南,而非东北。美国只希望将战争控制在小范围之内,但如果麦克阿瑟真的炸了鸭绿江大桥,性质就不一样了。
鸭绿江是中朝边界桥,这桥中国是有主权的,一旦受到轰炸,那就是轰炸中国领土,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我军有绝对的正当理由参与到朝鲜战争之中,也有足够的依据在国际上将美国的行为定义为侵略。

(今日鸭绿江上的大桥)
并且美国害怕的另外一个点就是中国背后的苏联,是美国更不想惹的对象。
朝鲜是红色阵营,中国也是红色阵营。朝鲜国土狭小,自然不是美国的对手;中国经历完内战,又是刚刚建国,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在战斗力上美国也并未将中国放得太重,狂妄的麦克阿瑟甚至要将中国打回石器时代。

(麦克阿瑟)
但苏联不一样,此时的苏联是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足以横扫欧亚大陆。美国若是与苏联开打,保不齐整个东亚都要变红。故杜鲁门不希望麦克阿瑟去惹中国以及背后的苏联。
除了不敢炸,美国政府还给了一个理由,就是轰炸的成本太高,不划算!这又是哪门子的事?
三、能炸到?有效果?1950年7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说过,轰炸鸭绿江大桥是一个“在战术上并不值得”的行动,可能会导致全面战争。

(军队)
这其一就是麦克阿瑟忽视了轰炸的风险,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确实没有派陆军参加战斗,但是中朝边境上到处都是苏联人的战斗机呀,对美国的飞行员而言,轰炸任务太过危险。
1950年11月1日开始,苏联空军正式参加战斗。这天中午十二点,苏军151师的奇日中尉驾驶战斗机在安东地区击落了一架F-51野马歼击机,开始了苏联空军在朝鲜上空三年的搏杀历史。
在随后几年里,苏军采取轮番作战模式,高峰时期有2.6万人的苏联空军部队驻扎在我国东北地区,捍卫中朝边境。而苏联红军的活动范围是与战线的推进同步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后方补给线,美军要是来,肯定要被打。

(志愿军空军)
而第二点不值得的就是炸了这桥也没有什么用。鸭绿江纬度高,且中国入境朝鲜之时已经是冬季,等江面封冻,完全可以走车走人,这桥暂且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美军就算是炸了,物资的影响也不会比他们想象中那么大。
结合以上几点,美国政府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并未下达过炸毁鸭绿江大桥的命令。然而麦克阿瑟指挥的空军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执着,在实际的战斗中依旧对鸭绿江大桥实施了旷日已久的轰炸。

(今日 鸭绿江上的断桥)
从1950年8月到1951年8月,这一年时间里美军有五千多架次的飞机袭击鸭绿江上的运输桥梁。鸭绿江铁路大桥就曾在1950年11月8日被美国军队的数百架轰炸机轰炸,美军花费大力气炸桥,最后中国的抢修人员在十个小时内就把大桥抢修了回来。
而到了后来,中国军队开始了“组装桥”模式,在运输车辆通过后就把重要部件给拆下来,等到有运输任务了再按上去,以减少桥梁的损失。在中国人民的智慧下,美军派出多少飞机来轰炸也没能打倒中国军队的补给线。
参考信息中国军网.被空袭5391架次,鸭绿江上这些桥为何“打不烂、炸不断”.[OL].2017.07.13.
艺术档案.朝战前期美机究竟为何轰炸中国东北.[OL].2013.05.25.
光明日报.江桥无声——记志愿军赴朝所经之桥.[OL].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