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琳是何人?年轻一代可能会有点陌生这个名字,不过在原来,那可以家喻户晓的女主持人,严肃的脸庞,平稳的声调,清晰的吐字,人称“铁面美人”。《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等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都曾经是肖晓琳在主持,她不光业务精湛,还慧眼识人,现在的央视Boy之一的撒贝宁就是被肖晓琳举荐进中央台的。
她兢兢业业为播音事业奉献大半生,可老天却没有厚待她,五十五岁仅退休两个月就离开了人世,她留给大众的一句遗言,让人类目,直到最后一刻,她竟然还想着观看她节目的人们,这是怎么回事?
一、55岁客死异乡,去世前的遗言令人流泪
肖晓琳终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播音主持生涯,丈夫也终于松了口气,觉得可以和自己的妻子一起享受接下来的人生了,他们移居美国准备开始养老。
然而这种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死亡的降临,让他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就像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
肖晓琳被检查出了直肠癌晚期,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只一个致命的打击。
肖晓琳才刚刚退休了两个多月,她的退休生活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好好享受过退休生活的安逸,甚至连原来播音主持的习惯还没有全完改掉。任谁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肖晓琳却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仿佛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肖晓琳的生活态度让人敬佩。
二、做广播员是她的梦想
肖晓琳从小家境优渥,父母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开放,对于肖晓琳的教育也格外上心。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就比同龄人的见识广很多,对于学习非常有热情,也非常努力。
在父母的教育下,肖晓琳努力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为传播优秀文化而努力,可是当她高三的时候,这个梦想再一次偶然机会骤然改变,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那年,当她听到操场上的广播时,好听的声线和专业的播音技巧让她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发现当教师并不是传播优秀文化唯一的办法。肖晓琳最终改变方向,高考进入了中国广播学院。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肖晓琳苦练播音主持技术,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大学毕业后,她就直接入职了长沙广播公司,成为了一名女播音员。
肖晓琳虽然在播音方面有了一定成就,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选择继续读书提升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她进入了中国社科院的新闻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顺利毕业。
三、进入央视后
恰好央视在招聘主持人,肖晓琳这个实力超群的女主持人,央视马上将她收入麾下。
肖晓琳在进入央视后,先是做了《观察与思考》节目的制作人兼主持人,凭借出色的主持水平,这档栏目广受好评。
当时央视的主持人非常的少,《新闻联播》找不到合适的女主持人,肖晓琳临危受命,又当起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
她虽然很出色,但还远远达不到她对自己所定的要求。为了继续深造,肖晓琳赴美留学。
回国后,她和张绍刚一起制作了著名的法律栏目《今日说法》,用实际的例子向大家讲解法律的基本常识。这档节目在很多人小时候午饭后必看的节目,肖晓琳也成了国民女主持。
肖晓琳经常熬夜通宵,年纪增大逐渐身体也顶不住了。她需要一个合适的主持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她在北京大学一眼就看中了一个男学生,他的名字叫撒贝宁。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撒贝宁专业并不对口,一个法学专业的没有任何主持经验,他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央视的主持人,而且,撒贝宁也因为某些原因,错过了这次机会。
但是肖晓琳就像是伯乐一样,非常赏识撒贝宁的才华,她不想失去撒贝宁这个千里马,所以又一次将机会递到撒贝宁手中,顶住压力将撒贝宁推上舞台。如果不是肖晓琳,撒贝宁也不会是现在的他,可能会走自己的法学专业路线,绝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舞台展现才华。
更让人钦佩的是,她在弥留之际,一句遗言令人泪目,“要做好宣传工作,告诉大家别跟我一样忽略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放心了,谢谢你们!”,对看自己节目的大众进行劝告。
四、总结
肖晓琳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并不平庸。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对自己的要求永无止境,为播音主持事业奉献终身。一直学习,一直在进取,做了不少让人熟悉的节目,更是具有伯乐眼光,对年轻一辈进行培养,为央视挑选出了一个出色的撒贝宁。在她死前,她还为这个世界着想,留下遗言劝告大家注意身体,她的精神与行动的确值得我们钦佩与学习。
大家对肖晓琳的印象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