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和后天,都不要过度消耗

白莲笑笑 2024-04-28 19:24:43
要说起来,四十多岁也能说是个刚刚好的年纪。不管是能力精力,还是经验阅历,也都说得过去。即使不那么强,至少也算不上差。 明明还好的年纪,却总觉得暮气沉沉,这不是个好兆头。究其根源,大抵是因为隐隐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不到知天命的年纪,偏偏又好像知天命一样,这就是瓶颈。 看见好吃的,也想多吃两口。要么是吃不了多少,要么吃下去就涨肚,要么吃点就长肉,还懒懒不想动。动得少了,活力就少了。不是年纪大了,是习惯不好,状态就差了。 看见好玩的,也想试着去转转。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转不动,要么是转了之后累成狗,多长时间都调整不过来。作息不规律,精力就不够用。不是年纪大了,是习惯不好,状态就差了。 看见新东西,也想去学。要么是学不进去,要么是记不住,要么是学会了也很难不上。习惯依照经验办事,思想就很难打开。不是年纪到了,是习惯不好,状态就差了。 习惯不好,欲望会越来越小,动力就越来越不足。不要说什么不喜欢,不要说什么不需要,不要说什么没情趣。本质上还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定了个天花板,不敢不想不愿跳一跳,怕跳了也够不着,还害怕被笑话。不是没有欲望,是怕欲望达不到,索性就扼杀掉了。 年轻是一种资本,我们之所以觉得不年轻,不是真的不年轻了,而是过度消耗了这种资本。凭着与生俱来的各种体能,也只是勉强地活着罢了。 其实不难发现,人到中年的不惑,大多是对自己先天优势消耗殆尽的一种自发认知。在这个年龄段,绝大多数人会自觉锁定自己的天花板。即使不选择躺平,其实已经算是躺平了。 先天的东西,总会随着岁月一天天消耗,如果没有后天的补充,总有消耗干净的时候。譬如,想吃也吃不了,想转也转不动,想学也学不通。 年轻时的习惯,无论好坏,有先天的底子在,坏也坏不到哪去,恶果也不会那么快显现出来。人到中年则不然。先天的底子折腾得差不多了,再继续折腾下去,出点什么幺蛾子就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道德经》中才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话。损有余而补不足,说的就是后天再造的底子。不管先天的底子有多好,如果不好好操持,总会有不足的时候。所以年轻的时候熬几个大夜根本不算什么,年纪大些一熬夜就顶不住。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姑且可以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哪怕并不是真的这样。这个不需要,那个没兴趣,不喜欢、没欲望,这样的鬼话,说得多了,连自己都差点信以为真了。等到自己都信了的时候,即使是年纪不大,其实也算是老了。 先天的东西固然好,也不要过度消耗。后天的东西固然难,也不要一点都不积累。好的习惯,该养成还是要养成,哪怕再晚也不算晚。坏的习惯,该纠正就要纠正,哪怕再早也不嫌早。 所有向往的美好,都可以是欲望,是目标,是动力。不光不要人为给自己添加那些限制,同时也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先天的精气神,只要运用得当,越能保持得久。后天的好习惯,只要是培养得好,越能起好的作用。 “我就这样”,“这点我不太一样”,“我就这点毛病”,“我就这点爱好”,诸如此类的话,哪怕颇有点歪理,也都是托词和借口。 谁不想有个更好的未来!即使是年龄再大些,也可以是很好的状态,也可以有很好的明天。不信你试试。
0 阅读:10

白莲笑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