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语出《华阳国志》。这就是当时汉中军阀张鲁的选择。张鲁在东汉三国时期,身为一个军阀除了后期有点战绩,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但是在其统治汉中的二十四年里可以说是一方没有战争的净土。其实和他独特管理体制有关。因为张鲁是当时军阀割据中唯一一个神权制度。最著名的便是五斗米道家。张鲁在道教的地位可是不低的。后来被追封“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天师道(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称系师)。张鲁的祖父张陵(张道陵)在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张鲁割据汉中后边在此传道。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人物关系
张道陵,道教创始人,道教教祖为老子,故称张天师,后称号传与儿子张衡,张衡后传与其孙张鲁。所以张鲁除了是割据汉中的军阀外,还兼顾着传播道🦶教的使命。
刘焉,汉末益州牧,张鲁本是其部下,但因其母的关系,张鲁受到重用,便被刘焉纸牌屋与同教张修共同攻打汉中,后逐渐与汉末朝廷决裂,从此张鲁掌管汉中。
刘璋,刘焉之子,刘焉死后刘璋掌管益州,但是看不惯张鲁之母与刘焉的不正当关系,对张鲁之母一直怀有怨气,看张鲁不服从刘家管控,便杀死张鲁的妈妈和弟弟,与张鲁开战。从此张刘两家从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变成了仇敌。后来就不用多说了,刘璋邀请刘备打张鲁,反手刘备把刘璋灭了。
曹操,曹老板打败马超后进军汉中,打败张鲁后,张鲁投降,举家前往中原。并得到了曹操的优待,被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封为列侯,他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宇。曹操还对张鲁说:“汉中之地,非君莫能治之。”
刘备,在马超投奔张鲁后,刘备策反马超投靠,变相挖了张鲁墙角,另外刘备本来是被刘璋邀请来打他的,却把自己雇主灭了,张鲁很看不惯这种行为。所以才会有“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这种话。
形式分析
其实张鲁投降曹操,而不降刘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张鲁割据后期三国鼎力的形式逐渐形成。而张鲁又被曹老板击败过,曹老板地盘儿又是最大的,势力属于当时最强。正宗的汉献帝还在许昌,所以投靠曹操无可厚非。万一投靠刘备后刘备被曹操打败,那岂不是还得再次投降曹老板,还不如直接投降曹老板。
其次曹老板给的待遇很丰厚,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可是一个降将有这么高的封赏,在当时是第一位。后来司马懿熬了那么久才得到的万户封赏。张鲁在当时曹魏政权中待遇最好的,要不怎么都跟着曹老板混呢。后来曹老板顶级长寿儿子曹宇与张鲁女儿联姻结为亲家。张鲁的五个儿子也都封为列侯。这就待遇换谁谁都投降。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张鲁统治汉中是政教一体的。张鲁是五斗米教的领袖,兼顾着传教的使命,而中原的确曹老板给出的条件非常适合传播教义。即使投降曹操损失也不大,还能在更广阔的地区传教这才是张鲁最终目的。当时巴蜀地区基本上五斗米教在刘焉时代就已经发展的饱和了。投降刘备不符合传道教义。还有就是张鲁看不起刘备,又挖墙角又反客为主的,投降刘备也不一定有好下场,所以最终才会选择曹老板。因为后续传教也才有了汉中后来的大移民。
终语:
张鲁虽说在东汉末年是一个重要的军阀势力,但是他更是兼顾着传播道教发展的使命。可以说他是当时军阀势力中结局最好的一位。经过他之手五斗米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力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的主要道教派别之一。在隋唐时期,因佛教入住中原开始逐渐没落。却依旧能成为国教。这些都离不开张鲁开创的政教一体的制度。所以投降曹老板才是最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