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略将军唯一的骨血,并由彭德怀抚养长大的黄岁新,后来怎样了

热情的小狐狸 2024-12-07 04:16:32

红军将领的坚韧与牺牲

1928年10月,随着彭德怀和滕代远带领红五军四、五纵队前往井冈山,黄公略则紧紧依靠根据地的群众,在苏区坚守。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黄公略采取了分散兵力、与民众深度融合的策略。他将第二纵队的部队分散在万载、浏阳等农村地区,帮助当地农民进行抗租、抗债,还有计划地针对敌军进行打击。

在浏阳地区,红军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他们开始主动为红军提供食物和情报,成为红军的可靠后盾。

在万载,黄公略亲自监督了军事行动,确保小队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国民党军的正面冲突。他们采取了游击战术,频繁地在村庄与林地之间移动,利用地形的优势,避免了敌军的大规模搜捕。

在执行这些战术时,黄公略还特别注重与农民的关系。他经常与村民会面,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建议,确保红军的行动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在抗租抗债的行动中,黄公略指导红军帮助农民解决债务问题,收回被地主阶级非法占据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公平分配给农民。

红军在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和自卫意识。黄公略经常组织教育小组,深入农村教育农民,教授他们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以便他们能在必要时自卫。

黄公略的英勇与悲剧

1931年,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带领红军与敌人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敌军的围剿越来越紧密,环境也变得异常险恶。在一次战斗后,黄公略果断指挥部队转移,他的目标是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避开敌军的主力。部队分成小股,在夜色掩护下向山林深处转移。然而,这次行动的过程中,敌军派出了侦察机进行搜索,接连数天都有飞机在空中盘旋,试图锁定红军的动向。

当部队行至一个山谷时,敌机突然出现在上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敌机向山谷投下炸弹,炸弹在周围炸开,泥土和石块飞溅。黄公略当时正在指挥队伍隐蔽,他一边指挥战士迅速转移,一边用望远镜观察敌机的动向。就在他起身时,敌机的机枪扫射而来,子弹穿过了他的身体。他当场倒下,血染山谷,年仅33岁。

黄公略的牺牲让部队陷入巨大悲痛,但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只能迅速掩埋了他的遗体。远在湖南老家的妻子刘玉英和刚出生仅八个月的女儿黄岁新,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黄公略牺牲的消息传到老家时,刘玉英正抱着女儿坐在门口。那个时候,黄岁新还不会走路,只会在母亲怀里咿呀学语。刘玉英听到噩耗后,并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默默抱紧了孩子。邻居们得知情况后,有的送来了一点粮食,有的送来了柴火,希望能够帮她们度过难关。然而,黄家的境遇因为黄公略的革命身份变得更加艰难,国民党反动派经常上门骚扰,甚至搜查黄家。他们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角落,想要找到所谓“通敌”的证据。

刘玉英本身是个小脚女人,干活非常吃力。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下地种田、养鸡养鸭,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艰难维持生活。村里的人见她实在太辛苦,有时候会主动来帮她收割稻谷或是挑水。但这些帮助终究有限,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

虽然生活艰难,但刘玉英始终坚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女儿失学。为了给黄岁新交学费,她经常在夜里熬灯纺线,把织好的布拿到镇上去换钱。

彭德怀与黄岁新的特殊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一直惦记着战友们的遗孤。黄岁新和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都被接到北京,住在彭德怀的家中。黄岁新刚到北京时年纪还小,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但在彭德怀的悉心关怀下,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左太北年龄稍长一些,总是会牵着黄岁新的手,带着她熟悉四周。她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彭德怀像一个慈祥的长辈一样,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临危受命即将奔赴战场。在离开前,他特意召集了家人和亲近的人告别。这时,刘玉英带着黄岁新来到北京探望彭老总。见到彭德怀,刘玉英满怀感激,表示这些年来若不是他对岁新的关照,孩子恐怕很难有今天的成长。说到动情处,她忽然提出,希望黄岁新能认彭德怀为父,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听到这话,彭德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他看着站在一旁的黄岁新,语气中带着几分开玩笑的语气说:“岁新不早就是我的女儿了吗?你黄叔叔和我是亲兄弟,他的女儿自然就是我的女儿。这认父亲的事,还需要特别说吗?”

自从那次告别后,彭德怀更加关心黄岁新的成长。每次出差外地或是从前线归来,他总会带些礼物回来。有时候是当地的特产,比如甘甜的水果或精致的小吃;有时候是一些特别的小物件,比如手工制的布偶或者花布头巾。

黄岁新的教育与职业生涯

黄岁新在彭德怀的关怀下顺利成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最终从平原省农学院毕业。毕业后,她服从组织分配,被派往河南的一所专科学校任教。在学校里,黄岁新一丝不苟地备课、讲课,与同事和学生们相处融洽。她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无论是课堂上的知识点,还是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她都尽力帮助。那时的条件并不好,学校的教室简陋,冬天的时候寒风直往屋里钻,但她始终坚持站在讲台上。学生们对这位从北京来的老师非常敬重,纷纷评价她为人谦和,教学认真。

在河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黄岁新又被组织安排到黑龙江牡丹江农垦局实习。那里比河南更加偏远,气候也更加严酷,但黄岁新并没有因此退缩。她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与农垦局的同事们一同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土地情况、农作物种植和管理方法。

在牡丹江期间,她遇到了丈夫张志强。两人志趣相投,性格相近,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完成实习任务后,他们携手回到北京,一同进入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工作。从此,他们的生活与出版事业紧密相连。

在科学出版社,黄岁新从助理编辑做起,负责的主要是一些农业相关书籍的编校工作。当时的出版行业条件有限,手稿多是手写的,清晰度参差不齐,有些还夹杂着不少错别字和修改痕迹。黄岁新不嫌麻烦,逐字逐句仔细核对,并用工整的字体把校正结果标注清楚。

她的勤奋和细致很快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不少人夸她做事严谨,是值得信赖的好同事。随着经验的积累,她开始参与更复杂的工作,包括组织策划新书选题,协调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沟通,甚至主动为一些书稿撰写补充内容。为了胜任这些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俄语和英语,还钻研计算机技术,以便跟上出版行业的新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岁新从助理编辑晋升为编辑,后来又成为副编审。很多刚入职的年轻编辑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找到她请教。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还会鼓励大家多学习、多尝试。

黄岁新的晚年与对父亲的追忆

1985年,黄岁新与丈夫张志强带着孩子踏上了前往东固的旅程。对于这片土地,她早已在母亲的讲述和历史资料中无数次想象过,却是第一次亲自踏足。东固是父亲黄公略曾经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她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父亲的墓地或遗骸。

黄岁新一家走访了当地的村庄和山林,请教了许多老人和村干部,试图打听当年黄公略牺牲后可能的埋葬地点。虽然距离那场战斗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仍有一些老人记得黄公略将军的名字。他们说,黄公略当年带领红军浴血奋战,深得百姓爱戴,村民们在他牺牲后曾匆匆掩埋了遗体以免敌人侮辱,但具体的埋葬地点因为时间久远,加上战乱频繁,已经很难找到。

黄岁新一家不肯放弃。他们沿着老人们的指引,走遍了山间的多个地方,甚至在一些可能的地点挖掘,希望能有一丝线索。但山林辽阔,岁月变迁,战火的痕迹早已被茂密的植被掩盖,找到父亲遗骸的愿望最终落空。

回到北京后,黄岁新将这次寻找的经历整理成了详细的记录,并和丈夫张志强一起开始撰写《我的父亲黄公略》一书。为了真实还原父亲的生平,她四处走访,拜访了许多当年红军的老战士和黄公略的亲密战友。

书稿完成后,她和丈夫反复修改,力求准确传达父亲的革命精神和那段红军艰苦卓绝的岁月。《我的父亲黄公略》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9年,黄岁新因病卧床。临终前,她拉着儿子的手,声音微弱却异常坚定地叮嘱他:“如果这一生还是找不到,就捧一抔东固的黄土回来吧。”黄岁新去世后,家人按照她的遗愿,将一抔东固的黄土放在了她的墓前。

参考资料:[1]马继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派人密寻黄公略遗孀[J].档案时空,1994,0(1):35-38

0 阅读:246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