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蒋介石政权最后败退台湾,是国民党腐败堕落失掉了民心。实际上,自始至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不断。在国民党走向衰落的大戏里,明争暗斗一直是副歌。在这个副歌里,有很多人一直跟蒋介石不对盘,比如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和吴奇伟。
他们早年举过反蒋旗帜,参与反蒋战斗,在抗战期间短暂回归,但最终还是跟蒋介石分道扬镳。另一边,他们跟共产党也打过交道,解放战争后期吴奇伟投诚,张发奎还给他出主意,还特别提到一个人,叶剑英。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 联共合作有成效
张发奎是新粤系军阀代表人物,是国父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他积极响应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支持国共合作。1925年他担任由粤军改编的第4军第12师师长,后任第4军军长,在北伐战争表现突出,有铁军英雄称号。吴奇伟早年在陈炯明手下任职,1925年加入第4军,成了张发奎手下的兵,后来担任第12师中校参谋长,在北伐战争中也是作战勇猛,立下战功。
要了解解放战争后期,吴奇伟为何没跟着蒋介石而是选择投诚,而老领导张奎发没有阻止,还提供建议,首先要了解他们跟国共双方的交往历史,这就要从国共第一次合作说起。
当时张发奎坚决执行孙中山命令,跟共产党真诚合作。他跟共产党的关系,在国民党将领中可以说是最密切的,他的部队陆陆续续有上千名共产党干部加入,像廖乾吾担任政治部主任,叶挺、张云逸、贺龙、叶剑英等人也都担任要职。
北伐战争汀四桥和贺胜桥两场胜仗,就是他跟叶挺独立团密切协作的战果。他坦言,部队作风优良、士气高昂,跟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政工工作分不开。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有两个大佬,一个是汪精卫,一个是蒋介石,他们都反共,蒋介石还搞反革命政变,迫害共产党员,当时他顶着压力接收了不少共产党员。后来,两个大佬暗中较劲,张发奎战队汪精卫。面对汪精卫不断施压,他跟共产党划清界限。
后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他的部队名义上负责镇压。这个时候国共撕破脸,革命前景黯淡,他很迷茫,意志消沉。他虽然不支持起义,但也没有大打出手,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后来他跟桂系闹得凶,叶挺等人趁势组织广州起义,他派兵镇压,他跟共产党的关系由此真正破裂。
之后,他一心追随汪精卫,高调反蒋,期间多次大打出手,没想到反蒋不成,中途还被汪精卫摆了一道。国民党内部斗争大戏就此拉开序幕。
可以说,这场大戏预见了张奎发和吴奇伟在后来国共内战的立场变化。
二 反蒋与联共抗日
1929年,蒋介石跟桂系矛盾激化,准备武力解决掉桂系,他想到了跟桂系有矛盾的张发奎。彼时的他,自镇压广州起义被解职后就失去了兵权。蒋介石想利用他就得恢复他兵权,于是一指令书下令,他官复原职,当时的第4军已经重新整编成第4师。
配合蒋介石打掉了桂系第4集团军,削弱了桂系力量之后,他奉命盘踞在宜昌。他跟蒋介石不是一条心,这一点双方心知肚明。在得知蒋介石意图故技重施,用武力解决第4师时,他毫不犹豫举起反蒋旗帜,要邀请身在海外的汪精卫回国主持反蒋大局。
汪精卫回国后,以国民党大佬名义,借着张发奎和李宗仁的兵力,公开反蒋。发动反蒋作战时,吴奇伟担任第4师第12旅旅长。他们先后打了花县大战、马岭、 荔浦之战,北流之战,长沙之战,衡阳之战,南宁、平马之战等,张桂联军除了长沙之战小胜外,其余均损失惨重,南宁一战,吴奇伟部打得就剩一个排的兵力,他在平马一战还受了伤。反蒋接连失败,张发奎南下去广州活动找出路,走前把军权交给吴奇伟,让他带着残兵部队整训。
之后,桂系不再拥护汪精卫,张奎发由此终止了跟桂系的合作。而彼时的汪精卫呢,开始疏远他,跑去跟蒋介石谈合作了。1识破汪精卫的真面目后,心灰意冷的他,在1933年远赴海外。
从张奎发手里接过军权后,吴奇伟带领第4师准备抗日。他把部队扩编为第4军,跟着蒋介石抗日,却没想到,蒋介石竟然派他去剿共。彼时红军正在长征,在遵义一战中把吴奇伟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让吴奇伟印象深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吴奇伟率第4军参战。张奎发也回国抗日,他被任命第8集团军总司令。他们都参加了淞沪会战。当时国民党军兵分三路,吴奇伟在左翼作战,张奎发在右翼作战。
1938年秋,广州沦陷,张发奎调任第四战区司令,把部队带回广东,任命老部下吴奇伟担任副司令,在南部坚持抗日。抗战期间,张奎发主动联共抗日,邀请中共干部进入部队,双方再次回到北伐时期的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即便蒋介石时不时搞出反共动作,但张奎发不为所动,坚持联共抗日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后,张奎发回到广州任职,吴奇伟在湖南任职。在蒋介石发动内战后,两人的立场发生变化。张奎发一度偏向蒋介石,不过他并未受到重用,后来回了广州。而吴奇伟坚决反对蒋介石挑起内战,拒绝合作。
两人都是中共争取的对象。吴奇伟动了投诚念头,而张发奎选择退出政坛,去香港安身。1949年,吴奇伟决定反蒋起义,张奎发叮嘱他要重视跟一个人搞好关系,此人就是叶剑英。他为什么特别提及叶剑英呢?我们从广东的解放可以看出一些门道。
三 叶剑英主政广东
说起来,叶剑英跟张奎发是广东老乡。早在北伐时期,他在张奎发部队担任参谋长,当时他刚加入共产党,身份隐蔽,在国共合作破产后,还跟了张奎发好长一段时间。南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张奎发接下镇压任务但没有大打出手,这里面叶剑英的劝说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后来在香港病逝,叶剑英还发去吊唁。从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
再说广东的解放。1949年,解放军一路向南推进,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蒋介石退居幕后,李宗仁任代总统。从2月开始,国民党就把政府向广州迁。当时广州军政事务,蒋介石交给总统府参谋长薛岳、陆军司令余汉谋,二人都是广东人,蒋介石此举是想利用他们在广东的声望,笼络广东民心,巩固广东防御力量。
考虑到这个情况,中共中央把在北平任职的叶剑英调到广东。叶剑英早年领导过广州起义,又在军中担任要职,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广东籍干部,派他主抓党政军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他到了广东之后,同陈赓等人制定了作战方针:先取粤北,再拿广州。按照这个计划,解放军一路打到广州城下,吓跑了李宗仁、余汉谋,广州获得解放。
广东解放后,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担任主席,同时他还兼任广州市长,吴奇伟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同在领导班子里,两人搞好关系是必要的。而且,刚解放的广州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也需要他们团结协作。
首先是治安不好,国民党特务以及土匪之流四处活动,抢劫杀人无恶不作,甚至阴谋暗杀省市领导人。叶剑英乘车外出就险些遭刺杀,亏得司机够灵敏。依托警备司令部和公安部门,省市领导班子通力合作,打响广州治安保卫战,大力度对特务、流氓严查、严惩。
另外,当时广州金融秩序混乱,有很多地下钱庄,投机商人兴风作浪。对此,省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发动民众掀起保护人民币运动,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和投机行为。两场硬仗下来,广州焕然一新。
这样看来,难道是张发奎早预料叶剑英会主持广东解放事宜,因此叮嘱准备投诚的吴奇伟要跟叶剑英处好关系?
很多人不理解,国共内战时张奎发为什么会押在蒋介石身上,后面又为什么不像吴奇伟一样投诚?其实吴奇伟早问过他类似的问题。当年跟桂系联手反蒋失败,眼见共产党不断壮大,吴奇伟就问过他,一边是蒋介石,一边是共产党,他愿意谁执政,他回答是蒋介石。给出的理由是,蒋介石是国民党人,更有可能推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由此看来,他内心追随的还是孙中山。不过,认为蒋介石会继承孙中山遗志,就像他后来追随汪精卫一样,实在令人费解。
参考文献
萧学法.抗日“铁军”和吴奇伟[J].广东史志,1995,(03):90-91.
夏明星,徐化从.广州解放纪实[J].党史博采,2024,(07):63-68.
李大光.张发奎宜昌发难反蒋与新军阀混战[J].湖北文史,2005,(02):1-23.
王涛,天虹.张发奎将军与中共合作记略[J].广东党史,2004,(03):43-45.
赵福超.中央红军遵义战役论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S1):143-146.
何锦洲.叶剑英与广州的解放[J].广东党史,2009,(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