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绿花翎,住在黄土岭,可怜白嫩身,全在土中隐”,谜语的谜底是“白萝卜”,冬季的热门蔬菜,刻在许多人的记忆里。
白萝卜,有“补药”、“赛人参”等美誉,《本草纲目》给予高度评价。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和青黄不接的春季,是旧时候屈指可数的补充维生素的“扛把子”之一,东北有的地方连续小半年吃白萝卜是常事。
白萝卜性平,味甘辛,古人归肺脾经,且白色是入肺的良材。大量中医典籍认为白萝卜可消积食、润肺气、清火气、生津利尿、解毒下气,对食滞、肺热、气胀、痰阻、便秘等有很好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白萝卜除了含有糖、脂肪、能量、蛋白质、水等人体必需物质外,还有钾、钙、锌、钠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对肺、胃、肠道、肝胆等都有补益作用。
结节,是体检和筛查发现较多的问题,确诊结节以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肝结节多见。
结节,民间俗称为小肿块、小团块,直径多在3cm以下,在影像学片子里以“阴影”来显示,但这个阴影很可能成为当事人的惊悚,结节的病症起因未完全搞明白,但无非是几种因素:

1、细菌、寄生虫、真菌感染后形成的炎症。
2、某个时候病变在内脏留下的疤痕。
3、身体组织莫名增生,可能是良性肿瘤。
4、可能是癌变的信号和提示。
人体每一根血管、每一处组织都有“编制”,而这些结节则是“无编闲人”,不受欢迎,会不会生事、作乱也搞不清楚。所以查出结节,确实挺闹心的。
不过,很多医生认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担心,即使是癌前信号,只要发现早,一样有办法消灭在早期,以常见的4大结节为例:

1、肝结节,恶变概率小于10%,以直径2cm为分界线,大于2cm要查清原因,通过CT、MRI、超声造影可以确认。
2、乳腺结节,恶变概率4%—10%,在分级中大于4级的就要关注,当有边界不清、边缘毛刺或钙化的字样要小心,通过超声、钼靶等可确认。
3、肺结节,恶变概率在10%以内,当直径大于8mm,有磨玻璃状、密度不均、边缘不清晰等字样要小心,通过胸部CT可确认。
4、甲状腺结节,恶变概率5%以内,直径大于1cm可摸到,如果有血供丰富、钙化、低回声字样要小心,通过B超可确认。

总的来说,不管哪种结节,从硬不硬、痛不痛、边界清不清、生长快不快、活动度大不大等方面,大概可知癌变风险高不高,但前提是一定要早筛早发现,定期随访。
不过,有人认为,结节是吃白萝卜导致的,反正认为“白萝卜是结节的帮凶、发物”的不在少数。
白萝卜是结节帮凶,最早发端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燕赵和太行山区,结节现象很多;而长期吃白萝卜有结节,隐患有:
发现不及时=坐视前癌转正为癌症开启夺命之路,
介入不果断=让癌灶越来越嚣张,不断蚕食疯长,
治疗不对路=花了冤枉钱,达不到防癌变效果,
预后不理想=结节消掉之后还有,除掉一茬又一茬,没完没了。

其实,结节多的地方,原因是抽烟多、肺部疾病多,东北地区抽烟比较多,肺癌高发;空气污染不小,肺部损伤多;属于缺碘地区,容易患甲状腺类疾病,如甲亢、甲减等。把结节的原因归结于白萝卜身上,是白萝卜被黑的比较惨的一次。
研究发现,白萝卜属于“十字花科”蔬菜,是被国际抗癌联盟推荐的“抗癌好手”,抗癌有两个法宝:
1、异硫氰酸盐,它含有萝卜硫素和黑芥子酶,是至今在蔬菜中发现的抗癌最积极的天然成分,通过抑制致癌因子的代谢发挥作用,且防止致癌物“复燃”。
2、类胡萝卜素,修复受损正常细胞,及时对可能走上“邪路”的细胞纠偏正向。

让白萝卜的两大法宝起效,有一定条件,如在适当温度煮熟后,经人体消化才能产生抗癌活性,吃的量也要够。换句话说,生吃可能没什么作用。
所以,白萝卜是抗癌的“友军”,不是引起结节、诱发癌症的“帮凶”。
要想预防结节,其实不妨做好4件事:
1、结节是吃出来的,要管好嘴,远离高脂肪、高糖类、辛辣刺激食物、腌制食物,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引起细胞炎症或激素变化,可能成为结节的温床。

2、结节是抽出来的、喝出来的,要戒烟酒,最常见的几种结节,其中肺结节多是抽烟引起的,肝结节、甲状腺结节与喝酒有一定联系,所以戒烟酒会省掉不少麻烦。
3、结节与性格密切相关,要乐观向上,心情抑郁,紧张焦虑,压力重重,长出结节的机会更多一些。
4、结节与免疫力密切相关,要提高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抵抗病菌入侵、消除病毒的力度下降,结节就来了。
小小妖0439
吃的中药粉于氏甲消散结节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