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规定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职务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但是在十二大之前,党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是中央总书记,而是中共中央主席。决定让邓小平担任中央总书记的,是中共八大。
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新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由于七大选举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会后即分散到各个战略区,七大设置的中央书记处,就成为实际上的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既负责决策,也负责执行。因此,八大决定由中央政治局负责决策,中央书记处负责执行决策。
用毛主席的话说,这叫“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
这样一改,决策机关与日常工作的领导机关就分开了。
毛主席一直很欣赏邓小平,夸他“文可以与少奇、恩来相比,武可以与林彪、彭德怀相比。指挥两个野战军的只有一个邓小平。小平举重若轻,善于决断,就是性子急了一点,决心下得太快……”
基于这种赏识,主席先在1954年4月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后来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又建议让邓小平任中央总书记。
主席说,我们这些人,包括我一个,总司令一个,少奇同志半个,就是跑跑龙套工作的。
言下之意,虽然决策层面由政治局负责,但具体执行和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中央总书记手中,政治局的工作不过是为总书记跑龙套、做铺垫。
这当然是主席谦逊的说法,但也说明他对邓小平的看重。
不过,邓小平得知主席有意让自己担任中央总书记,在讨论、酝酿阶段就表示了拒绝。
按他的说法,是怕“不顺”,担心上任后与刘少奇、周总理“不顺”。
当时刘少奇是主席的接班人,党内二把手;周总理长期担任国务院总理,总管全国大小政务。二人在党内的资历和威望包括党龄,都比邓小平要高,如今却要接受邓小平领导,让邓小平内心颇有些忐忑。
他的这种顾虑,更多的是出于对刘少奇和周总理的尊重,而不是不了解他们伟大的品格。
邓小平知道,刘少奇与总理胸襟宽广,为人谦和,凡事皆以大局为重,绝对不会计较职位的高低。
后来39岁的王洪文被确定为主席接班人,总理一样坦然接受。
对于邓小平的担心,主席在1956年9月的七届七中全会上说,我可以宣传宣传,大家都赞成,就顺了。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
为了帮助邓小平打消顾虑,主席在做他和其他领导人工作时还风趣地说,其实秘书长改为总书记,只是把中国话变成外国话,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国的秘书长。
主席这个说法倒也不是没有根据,英语中“总秘书长”一词——general secretary,既可翻译成总秘书长,也可翻译成总书记。
后来刘少奇的秘书刘振德回忆说,八大期间,有一次中央书记处几位书记(七大的书记处书记相当于政治局常委)开碰头会,他和几位秘书坐在会议室门口,以防里面的领导有什么指示。
当时屋内的书记们说话声音很大,在屋外听得很清楚。刘振德听到邓小平说:“我不行,我不行,我的威望和能力都不行,怕难以胜任,还是让别人当吧。”
主席劝道:“我们是医生,书记处是护士,你是护士长,还是我们的助手嘛!”
总理笑着说:“毛主席比喻得很形象。”
主席又说:“其实,还是你那个秘书长的差事。”
其他几位中央领导也都劝邓小平接受任命。
刘少奇说:“主席,我看就这样定了吧。”
“好,定了!”主席说。
其他领导也纷纷附和:“定了!定了!”
邓小平看推辞不过,就没再说话。
八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为:
邓小平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当时在党的领导体制下,书记处代表中央抓落实,党内国内绝大多数事务都归书记处管,权力很大。这大概也是邓小平不愿接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