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去有风的大理”,还是“一路狂飙到江门”;不管是“赴淄赶烤”,还是“滨至如归”。自带网红热点的长沙,逢节假日,五一广场都是人山人海,岳麓山和橘子洲头想约都约不到号。这个地处中部的特大城市,有如其别称“星城”,夜晚星光闪耀,盛世繁华,长沙夜未眠。
年前从沈阳回到长沙,三月有余,虽然断断续续地将湖南各个地市逛了一圈,但是吃遍全国的步伐一直在长沙原地踏步,在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跟长沙的饭搭子们探了一家又一家馆子。终于,要离开长沙了,于是将那些难忘的家菜馆贡献出来。
“陸幺陸家菜馆”是一家“有态度”的饭馆,本来想叫朋友帮忙打包一份猪脚自提回家吃,结果他们不做外卖、自提和帮买。因为小店注重“锅气”,觉得食物一进打包盒就闷出水汽,这样花了心思炒出的锅气就没了。我们第一次去吃的时候,五点就到了,还得排半小时队。这种排队难度尚可接受,大伙一顿吃下来,对小店一致好评。
猪脚烧鸡爪这道菜,看上去色泽诱人,二者一看就很软糯,但是这种软糯看上去干干的,可能经过大火炒制,所以只留下淡淡的“锅气”。夹一块猪脚入口,那柔软中有一丝嚼劲的皮下,是更为筋道的蹄筋。筋和肉都能顺滑地脱骨,火候确实到位。
一道名为老婆牛肉的菜实则孜然牛肉,肉汁和汤汁锁在牛肉之中,咬上去香嫩多汁,伴以少许的酸菜,实在下饭至极。
排骨的妙处在于表皮煸出了香味,有一种微微焦脆的口感。
酸包菜胜在这酸菜是真的好吃。坦率的说湖南人都是吃酸菜、咸菜的一把好手,好不好吃,一般人都能轻易鉴定出来。现在有些馆子用的酸菜不是自己腌制的,用来配菜或者炒菜贼难吃,也不怕砸了招牌。
能碰到难忘的素炒实属难得。这清炒莴苣丝,看上去青翠欲滴,卖相极好。闻上去满满的锅气,这家店恐怕是我在长沙吃过的将“锅气”进行到底的餐馆了。
“常来家菜馆”符合我心中宝藏小馆的一切要求,店面不大,环境简洁但很干净。客人不多,并没有网红做推广,做的是街坊的生意,在不起眼的街边做着让人惊讶的美味。
血鸭是这里的招牌菜之一,怀化做法,但是做了一些当地的改良。鸭肉品质很好,切得小块,每一块在炒制的过程中均匀地裹着鸭血,层次丰富的辣椒让这道菜呈现多元风味。
黄骨鱼做得相当入味。鱼先煎了一下,这样鱼皮有几分焦香,而鱼鳍和鱼尾也煎脆了。鱼皮焦焦的遇到汤汁皱了起来,这样能更好地饱吸汤汁。夹条小鱼放入口中一捋,一条完整的鱼骨剔出,留在口中的只有鲜美了。
香干是衡阳口味,有几分烟熏味,很嫩,跟少许香芹合炒,下酒好菜。
黄瓜煎得很水灵,搭配着紫苏,用来解掉肉菜的腻味最佳。
“好旺角”家菜馆,店如其名,真的就是在城市巷子里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在路边超不起眼,里面的桌子确实也没几张。老板娘不忙的时候很热情,笑容满面,忙起来就有点懵了。
牛腩的品质相当不错,炖得也是软烂中不失几分劲道,能同时让牙口不好的人与喜爱嚼劲弹牙的人都满意,实属难得。
韭花炒瘦肉条,这瘦肉条风干的,有几分腊肉的味道,但是没那么重的腊味。搭配脆韭花,挺有风味的。
酸萝卜炒牛百叶,满满的锅气,还放了几滴山胡椒油,有几分湘西风味。这酸萝卜并非配角,也是主角之一,因为爽脆可口,真的很好吃。
红菜苔用砂锅盛着,有点像广东的啫菜,洒了辣椒在上面,星星点点,红菜苔也是很脆口的。
在长沙吃过的酸菜豆腐汤,这家是最正的,酸菜梗更像风干菜,酸咸味刚刚好,那种干菜的滋味别有风味。
“国庆饭店”其实在我的收藏夹里躺了三年,因为名字里面含有“国庆”二字,让我以为是一家很高档的店,然而我约了几个人前去,一看这门头,也是一家小馆子嘛。
馆子虽小,但是出品有一种高级感,至少菜品色香味中的色相很不错,看上去很会摆盘。
蒸肚条两列一一排开,上面洒满了胡椒粉为主的调料。每根肚条精挑细选,食材看上去就很讲究。夹一块入口,浓浓的胡椒味让人胃口大开,肚条脆口,味道也很浓郁。
粉蒸肉上桌的时候,刚刚揭开高压锅盖,麸子粉的米香和五花肉的脂香伴随着红薯的清香,让人“哇”地一声就想开吃。
这粉蒸肉是放在隔板上蒸的,所以油会透过隔板流下去,吃起来就没那么肥腻。上好的一块五花肉,肥肉丰腴,瘦肉弹牙,堪称粉蒸肉的表率了。
老姜炒鸡的鸡肉表皮用油煸了一下,所以有一种“烧烤香”,鸡肉的品质还不错,不敢说是完全的土鸡,但是比市面上的速成肉鸡好太多了。
鳝鱼炒酸菜是一道做得挺精致的菜,鳝鱼剔骨切块后,煸的两面香,将肉“煸”香是湘菜里惯用的手法,这样能减少肥腻感,多几分风味。辣椒用得是小青椒,能吃的那种,不算太辣。里面的酸菜和干辣椒都切得细碎,跟鳝鱼炒制,更加入味。
耳尖的选材也相当精细,选的几乎都是猪耳尖的那部分。满满一盘,分量十足。
豆豉辣椒炒莴笋皮,是一道比较奇特的菜,大家一般吃莴笋丝,莴笋皮也能吃?
这道菜属于猎奇,吃上去微微发苦。同行的小伙伴说其实自己也会做这道菜,选材更精细,然后要焯水,这样就不会那么苦了。
米豆腐汤,就是用米豆腐和肉末打汤,湖南的汤品相比粤菜的汤略有些敷衍,不过湖南很多地方没有喝汤的习惯,不像广东、福建一带,不喝汤容易上火。
“耕渔雅院”是我吃过的一家环境和口味兼优的饭馆,位置在开福区政府附近。这里环境相当雅致,院子里面有水池,水池边上的包厢建得像“渔船”,也称“船宴”。
水库鱼头是店里的招牌,在经历一个小型的“剪彩”仪式后,揭开锅盖一锅奶白色的鱼汤汩汩冒着泡,胶髓满溢的鱼头和鲜嫩的鱼肉已经恰到好处,先喝一碗鲜美的鱼汤,再嚼上果冻般口感的鱼头,简直不要太美。
牛蛙和鱼籽这道口味菜,辣中带有一丝酸,这都是泡椒带来的滋味。要说那一丝解腻的清香是什么,紫苏来告诉你。
这家的小炒也是相当在线,拿捏了湘菜小炒的精髓,切得小块,很入味,很下饭。
饭店定位的档次比较高一些,所以食材的选用还是比较放心的。天天去苍蝇馆子寻找口味,偶尔要接待客人,那还是得选一家环境好一点的馆子。
“凌志家菜馆”是我二刷的店,这家馆子的蒜子牛肉、蒜香排骨和墨鱼肚条是我爱点的三个菜。这家店我给很多人推荐过,目前踩雷率极低。
墨鱼猪肚汤,这道菜多少饱含了小时候的“回忆杀”,那时候好像最常喝的汤要么就是放了红枣、桂圆的鸡汤,要么就是墨鱼猪肚汤。墨鱼还能跟猪脚炖汤,这恐怕是八九十年代,内地能尝到味道最鲜的“海鲜”了。
蒜香排骨在潮汕菜里太常见了,它究竟属于哪个菜系,我也无从考究。不过相对蒜香排骨,我更喜欢蒜子牛肉一点,不过因为我们人少,就没点了。
远在望城区,有一家土菜馆我也挺推荐的,路过的时候可以试试,叫“金三阁土菜馆”。
食材主打一个真诚。一些腊味、干菜都是自己做的,鸡、鸭是自己喂养的,鳝鱼、牛蛙是旁边菜市场现杀的。想吃什么最好提前打个电话预定一下,去晚了可能就没了。
腊牛肉的选材相当好,不是干干的瘦牛肉,而是瘦中带雪花的牛肉。片得极薄,跟大蒜爆炒后,香得很。一口下去,慢慢嚼,牛肉香能加倍。
老板坦诚地说,不是土鸡,但是喂剩菜剩饭长大的,所以肉质仅次于土鸡。有时候土鸡太有嚼劲了,牙口不好的人咬不动,反而不会品,这种就刚刚好了。
长沙还有一些店,我觉得吃起来还不错,但是总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我二刷。
“家常风味馆”是一家排队排到心碎的馆子,朋友五点来排队的,我们七点多才吃上饭。店里的环境其实还挺好,不像苍蝇馆子。这家店让特厨隋卞赞不绝口,于是我才破例排队去吃。
满满的希望最容易失望,一顿吃下来吧,只能说味道还不错,但是下次绝对不想排两个小时。
醋炒蛋是我在长沙吃了七八次之后觉得最棒的,因为就他家会流淌着溏心,而且酸而不呛,嫩而不腻。下次麻烦能不能来个醋炒蛋打包带走不排队堂食?
“裕隆餐馆”的小炒很下饭。
白辣椒炒捆鸡,我还没吃两块,发了几条信息转头一看,已经被扫干净了。
麻拐炒得干干的,脆得骨头都能嚼碎。
腰花里面放了些香菜梗,特别香。
这家有三鲜锅,实际就是长沙版大杂烩,以前的宴席能吃到,现在比较少见了。
“东风饮食店”像是开在一家民居里,比较有意思,想去很多次了,终于拔了草,就是只吃了两个菜,不好评判。
他们的腊脆骨太下饭了,单单这道菜我就挺喜欢。
“小家厨房”胜在一个食材新鲜,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菜你点了,老板娘才叫人去旁边的菜市场买。
我们去的那天人多,里面坐满了,难得支起一张桌子坐外面,于是我时而看到厨房大姐提着一袋麻拐,过了一会又提了一条鱼,不一会又拿着一根黄瓜。
于是我说:“我们的韭花炒麻拐到了”、“我们的砂锅鱼头到了”、“我们的紫苏黄瓜到了”。
“老屋家厨”是一长沙妹坨极力推荐的店,2020年年底我吃过一次,觉得没品出味来,但是鉴于她还是极力推荐,于是我再去了一次。
在一些探店博主的描述中,这家店其实蛮有特色的,位置在湖南大学里面,一位老嗲嗲有一手好厨艺,只是出品不太稳定,有时候能做出让人惊叹的饭菜,有时候又索然无味,手艺全看心情。
老姜煨鸡是拿手菜,调味还是相当不错的,一锅90块钱。若是能用土鸡,就算贵点也没事啊,单单为了这个菜也得跑一趟。
至于其他菜,我还是没品出味来。
不过老嗲嗲还是很热情的,每次都热情的招呼。
长沙好吃的还有很多。米粉、烧烤、还有各种小吃,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欢迎大家留言长沙好吃的菜馆和米粉、烧烤、小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