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的罗布泊充满了神秘色彩,这里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2023年7月22日,一自驾车队从敦煌市出发,未经批准私自穿越若羌境内的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从26日发现失联车辆到29日,敦煌警方展开全面的搜救工作。
警方发现了遇难者的车辆陷入在沙地中,无法正常行驶,并没出现机械故障。失联者4人所驾驶的车辆为新车,车上空调完好、油料也非常充足,但是饮用水没了。
最先找到的失联3人的遗体距离陷入沙地车辆有七八公里的直线距离,可推测他们可能是从车上向外走过一段时间后才死亡。

当时,如果车辆没有其他问题,他们在车上坚持等待救援会比徒步外出的存活机率要大。
那么,被称为“死亡之谷”的罗布泊为什么在几百年来会吸引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穿越。我们揭开罗布泊神秘的面纱。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境内。在历史上它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湖面超过1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初,罗布泊湖里还生长着数十斤重的大鱼。
但如今,这一切已变得面目全非。偌大的罗布泊湖为何会离奇地消失,外界一直众说纷纭。 直到一次科学考察才将谜底揭开。

当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夏训诚的研究成果表明:1959年时,罗布泊湖依然庞大无比,湖面达5350平方公里。但仅仅过了3年,到了1962年,整个罗布泊湖就完全干涸了。
罗布泊湖是浅盆湖, 湖水最深处为3.07米。
当年,由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上游大面积开垦,这里的地理环境极其干旱。因此,一年就能蒸发一米的湖水,三年就全部蒸发干了。
除此之外,罗布泊还有很多自然现象,多少年来一直是一个谜团,这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依然是个谜团。
死亡之旅: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 披上神秘的面纱。
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
就是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很多诡异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我们看下面的事故。
1949年,从重庆飞往乌 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突然失踪。
而十年后的1958年,人们却在罗布泊东部发 现了它。当时,机上人员全部死亡,已经变成了木乃伊。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架飞机本来是向西北方向飞行的,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呢?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之后,地质队竟然在远离出事地点一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
当时,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地搜索, 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结果一去不返。
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了3具俯卧的干尸。而货小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
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
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 原定轨迹15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 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的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 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 结果没有了消息。

1998年,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风烛腐烂的大卡车。
2005年末, 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当时,据推测该男子是名“驴友”, 法医鉴定其并未遇害。
这具尸体被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内数十万名“驴友”的关注, 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寻找其身份的倡议。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 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最终 使其遗骸归回故里。
经查明,该男 子是2005年自行到罗布泊内探险, 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

罗布泊湖游移之谜,根据湖水变化,一些探险家认为罗布泊为“游移湖”或“交替湖”,摆动于北纬39°~40°和 40°~41°之间。
近来中国科学家作了实地考察,发现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显的河流三角洲。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变迁时,河水曾从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为塔里木盆地最低处,入湖泥沙很少,沉积过程微弱。
湖底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汇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时偏北,有时偏南,并非大范围的游移”。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 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

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 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 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 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 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和反对者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 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
中科院先后多次组成新疆综合考察队进入罗布泊地区。考察成果中最显著的观点是“罗布泊不游移”。
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2015年,75名科考队员按照35年前彭加木烈士在罗布泊的考察路线,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行程 6500 公里,在罗布泊地区开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资源调查、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环境考古、野生动 物及微生物等多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考察。
科学家们采取了湖心岩样标本,通过科学手段研究得出结论。
距今700年,风暴作用开始加强,气候干旱,罗布泊逐渐进入了现代环境的变迁;距今 350 年以来,罗布泊经历了几次重要事件:
1921年,塔里木河经孔雀河入罗布泊,使湖面迅速扩 大,直到 1942 年后开始收缩。
1958 年大洪水再次充盈罗布泊,并使久旱的东湖再次充水。由于 1958 年后在孔雀河修建了两个水库,截留了上游来水,因此罗布泊在1962年干涸后,就形成了现在的罗布泊盐漠。

自然环境的改变,使罗布泊成为我国沙尘暴来源的地区之一 。它西南有库鲁克沙漠,东有三垅沙“八百里流沙”,其中另一部分尘土则成为了西北黄土和昆仑山黄土来源之一。
自 2009 年开始至今,中央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哈密至罗布泊镇安装了三个自动气象站,收集气象要素,包括风速、 风向、气压、降水、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监测表明,罗布泊是极端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10 毫米,蒸发能力超过 4800 毫米以上。他已经成为亚洲内陆区域干旱中心。

因此,进入罗布泊穿越探险的人遭遇危险,尸体风干,被沙尘暴移走,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