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犯了三个错误,粟裕也有三个没想到:济南战役我想打两三个月,怎么八天就拿下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10-12 19:27:21

粟裕大将在自己的回忆录第十七章中盘点济南战役战果:“由济南化装逃走的王耀武、绥区副司令牟中珩、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都被我地方武装及民兵捕获。这次战役,共歼敌十万四千余人(包括起义二万人),活捉国民党将领二十三名,缴获各种炮八百多门,坦克和装甲车二十辆,汽车二百三十八辆。”

王耀武守济南,十多万大军在八天之内星流云散,但却没有一个将军级军官战死,留下的装备更是数量惊人——按照蒋军惯例,战败前是要大肆破坏装备的,尤其是火炮和装甲车辆,更是宁肯炸毁也不愿意被缴获。

1948年8月28日,中央军委给粟裕发电,指明了进攻济南主要是为了歼灭援军,而攻打济南可能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拿下:“最重要者是一个月左右还不能攻克济南,必须大量歼灭援敌,例如六个旅、八个旅或更多些,根本停止了援敌前进,给我以所需要的一切攻城时间,例如一个半月,两个月,或更多些(打临汾曾费去七十二天)才能克城,你们的根本出发点应放在这种情况上。我们不是要求你们集中最大兵力,不顾一切硬攻济南,这样部署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求你们的是以—部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和打援。”

临汾战役,我军十万对守敌三万,最后把地道挖到了临汾城墙下实施爆破,这才历时七十二天结束战斗,而粟裕当时能用来进攻济南的只有十四万人,当时粟裕的部署是这样的:我决定将参战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组成攻城集团,将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六组成打援集团。攻城集团兵力为六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大部分,附地方武装共十四万人;打援集团兵力为八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分,附地方武装共十八万人。

粟裕可用之兵只有三十二万,而且有很多是地方武装,攻城火炮也只有五百门,这可跟东北野战军打天津使用的大炮数量没法儿比。如果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遵照老蒋命令不顾一切驰援济南,这场仗真是不好打: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很难办,粟裕的一桌饭,要应付四五桌客人——奉命救援济南的三个重装兵团大部分是美械,每个兵团都有十多万人。

当年有人问过粟裕:是否当年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呢?这次战役既没有打两、三个月,也没有打一个月或二十天,仅仅八天就解放济南了,敌人援兵也没有敢动手,这些岂不是说明“攻济打援”方针显得顾虑太多了吗?

粟裕回答:“不能这么说,虽然,在豫东战役中,我军一度攻克当时河南省会开封,但是,济南守战的兵力和构筑的工事,都比开封为强,打这样坚固设防的省会,我们还是第一次。在以往攻城失败战例中,有些是正当守敌已经精疲力竭,再经受不住最后一击之际,可是各路援敌已蜂拥而至,我军背后受敌,以至只得被迫撤围,这种“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情,决不允许在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时刻重演。必须谨慎从事,以最坏情况作根本的出发点。”

粟裕能打赢的战役,换一个人指挥结果可能就会不同,所以有人说粟裕打的的“神仙仗”,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做了预判和防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是必须的,阻击敌人援军更是必须的。

济南战役的迅速结束,出乎双方指挥官意料,粟裕有三个没想到,王耀武也犯了三个错误。

粟裕第一个没想到,是“救援”济南的三个兵团这么拉松,参加济南战役的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政治委员王六生回忆,为了阻击黄百韬、邱清泉、李弥,粟裕把攻城指挥权交给了许世友,自己直接指挥打援部队:第四、第八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阻击可能由商丘、砀山地区北援之敌;以鲁中南纵队四个团及第七纵队一部阻歼可能由徐州北援之敌;以第一、第六、第七纵队,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苏北兵团之第二和第十二纵队,配属特纵炮兵第二团及第三团两个连,待机歼击北援之敌;以苏北兵团之第十一纵队及苏北、江淮、豫皖苏、冀鲁豫、鲁中南等军区武装,分别袭击徐州机场,破坏津浦、陇海铁路,骚扰徐州之敌,阻滞北援。

粟裕原本是想在打援时吃掉敌人一两个军的(主要目标是新五军),却没想到邱清泉李弥一触即回,只把一根筋的黄百韬落在了后面。

粟裕没想到援军这么快就溜回去,更没想到王耀武居然在战役开打之前就想逃跑,并且在开打第八天,就把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辛理,自己化装逃跑了。

如果王耀武一开始就下定死守济南的决心,或者晚一些逃跑,济南是很难在八天之内拿下的,于是粟裕的第三个没想到出现了,而这个没想到,也为围歼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条件。粟裕回忆:“在济南战役过程中,敌援兵未来,歼灭整编第五军的设想未能达到,我军担任打援的这八个纵队,便成为打下一个战役的生力军。”

没想到济南能这么快拿下来,粟裕的反应更快,他马上向中央发电,提出了淮海战役构想,9月24早晨,济南城内巷战正烈之际,粟裕就把淮海战役构想向军委报告请示,,25日,也就是济南胜利结束那天,军委和刘、陈、邓先后复电表示完全赞同,并将黄百韬定为第一个消灭的目标,于是粟裕在济南解放后即挥戈南下,开始了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粟裕做了万全准备,也抓住了再歼黄百韬的战机,而王耀武则是连犯三个错误,最后连逃脱的机会也丢掉了。

王耀武一开始就不想当什么第二绥靖区司令和山东省主席,他一心开着自己早已买好的两台美制拖拉机回老家种地,被老蒋赶鸭子上架后,出现了第一个误判,他在《济南战役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中承认自己高估了济南的城防:“当时我认为济南筑有星罗棋布的堡垒群工事,纵深又坚固,比潍县、兖州好得多;又可以依靠黄河及千佛山的险要地形,将五柳闸修好后,必要时还可以放开水闸,把城北地方变成泛滥区,现在再把八十三师调来,守二十天是不成问题的。”

王耀武不但高估了济南的城防,还高估了老蒋的指挥能力和刘峙的品质(当时第二绥靖区是归徐州“剿总”指挥的):刘峙仗着自己跟老蒋关系更好,坚决不把八十三师调给王耀武,而老蒋居然同意了。后来所谓的“三个兵团救济南”,王耀武连个兵毛也没看见。

王耀武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对吴化文起义毫无防备,吴化文起义后,他也没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当时吴化文部有些顽固分子不想起义,还向王耀武打了小报告,王耀武却表示“由他去”,根本就没派部队拦截。

杜聿明到济南视察的时候,早就跟王耀武说吴化文靠不住,王耀武哼哈答应,也没往心里去。吴化文不起义,王耀武也守不住济南,但是肯定不会在八天之内就一败涂地,王耀武这个聪明人有时候也犯糊涂,他犯的第三个糊涂,就是低估了解放军的攻坚能力,没有及早逃跑。

王六生在《横扫孤军——回忆济南战役》中回忆:“这时,王耀武仍然错误地判断,我军连连作战,已经疲劳,若要攻击内城,需经三五天准备方可。”

王耀武在回忆录中也承认,他在吴化文起义后就知道济南守不住了,还给老蒋和刘峙都发了请示电报,要求向北突围,但是他发报之后又犹豫了:“我在此电发出后,立即拟订如下两个方案:(一)缩短阵地,集中兵力,以内城为主,固守城垣,以千佛山、四里山、齐鲁大学、商埠、外城为据点。外线留置小部队守备,拖延时间,以待援军;(二)主动突围。我考虑结果,认为采取第一个方案比较适合蒋介石的意图,故最后仍决定固守待援。”

老蒋自然是批准了王耀武的第一方案,于是王耀武最后逃跑的机会也就这样丢掉了,读者诸君看了济南战役相关史料,对这一战肯定也会有自己更高明的见解:在您看来,王耀武守济南全军覆没,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保存完好的武器?如果王耀武不把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而是坚持他战前提出的“弃守济南,将军队撤往兖州以南,与徐州一带的部队连成一片,并巩固徐州至兖州的铁路交通”,其结果又将如何?

1 阅读:142
评论列表
  • 2024-10-18 14:09

    老蒋要守济南,就该把74军给王耀武,不守济南就让王耀武放弃济南。结果老蒋是即让王耀武守济南又不给援兵。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