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毛主席儿媳邵华在京离世。
7月2日,邵华将军的葬礼和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数千名各界民众自发来到现场,为邵华送行。
人群中,一对形色沧桑的夫妻出现在追悼会上,拜祭完亡者后匆匆离去,几乎没有引起群众的任何注意。
但一些眼尖的人还是认出,这对前来为邵华送行的夫妻,正是消失在公众视野多年、毛主席的亲侄子毛远新夫妇。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邵华,毛主席的儿媳妇,毛家第二代家庭的主要成员。
其父母均为中国早期革命志士,父亲陈振亚1928年参加了平江起义,母亲张文秋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京山县党委的创建人之一。

1938年10月,邵华出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延安。
她的幼年时期,基本在牢房中度过。
1939年,邵华随父母前往苏联,结果被反动军阀发现踪迹,扣留在了乌鲁木齐。

1942年9月,反动军阀将其全家,以及在新疆工作的160多位中共党员,一起关进了监狱。
年幼的邵华,又迎来了长达4年的牢狱生活。
也正是这4年时间,让邵华失去了父亲陈振亚。

痛失父爱的邵华,因此在监狱中迅速成长。
在狱中,年幼的邵华早早加入中国革命大浪潮,与长辈一起绝食抗争,一次次粉碎敌人瓦解革命队伍的诡计。

无论狱中的生活如何艰苦,她始终不曾向敌人低头。
她坚定的秉持着父亲的革命立场,旗帜鲜明,早早的获得了“小八路”的称号。
1946年6月,在解放军部队的营救下,反动派被迫将邵华等人释放,年仅8岁的她总算得以走出牢房,见识到外面广阔的天空。

自此,邵华开始跟随中共部队南征北战,从延安到太行山,从西柏坡到北京。
这位打出生起就半只脚踏入革命队伍的小小女将,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己的革命生涯。
就这样,邵华在硝烟和马背上,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安稳下来。

邵华人生的下一个转折点,是认识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
说起来,邵华与毛岸青的姻缘自娘胎里便注定了。

1928年4月,中共第五次党代会议在武汉召开。
邵华的母亲张文秋作为地方党委代表,出席了会议。
彼时的她,已经怀上身孕,众人纷纷向她道喜。
一同与会的毛主席开玩笑说:“人家都祝愿你早生贵子,我倒希望你生一对千金出来。正好我有两个儿子,我们好做亲家。”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没成想,张文秋后来还真的生了两个女儿。
更加巧合的是,女儿们最后还真与毛主席的两个孩子走到了一起。
当然,几个孩子之间并无任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彼此在朝夕相处中萌生了感情。

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与张文秋便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之后,毛、张两家始终互有往来,关系十分亲近,两家的孩子自然也成了好朋友。
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常常蹬着自行车去邵华家里玩。
邵华和姐姐思齐,也乐意跟在两个哥哥后面玩耍。

年少时期的毛岸青有些粗心,常常鞋子坏了、袜子掉到鞋里,经常是张文秋帮他整理。
张文秋还经常帮两个兄弟洗脏衣服,给他们做饭,俨然将二人当成了亲儿子对待。
在这般温馨的氛围中,四个孩子悄然长大。

1948年,年纪大些的毛岸英与刘思齐渐渐发展为情侣,两人定下终身。
1949年10月15日,二人在中南海举办了婚礼。
只可惜,这对新婚眷侣仅仅度过了一年的甜蜜生活便阴阳两隔。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
惊悉哥哥牺牲的毛岸青悲痛不已远走苏联,一边继续学业一边疗养身体,与刘思齐和邵华的联系也就此中断。

直到1957年10月,身心慢慢得到疗愈的毛岸青总算完成学业,回到大连生活。
自那时起,邵华便重新与毛岸青恢复联系,两人常常互通信件。
闲暇时光,邵华还会和刘思齐一起去看望毛岸青。
一来二去之下,毛岸青与邵华也开始慢慢互生情愫。

毛泽东知道儿子与邵华有了密切往来,便专门写信给毛岸青,问他有什么想法,并在信件中一再表示,说邵华是个好孩子。
有了父亲的支持,毛岸青与邵华的感情迅速升华。
1960年,在大连市政府的主持下,毛岸青与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
自此,毛、张两家成了双姻亲的亲家关系。

毛主席很满意二人的婚事,虽说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前往大连出席他们的婚礼,但给邵华送了一块手表和一台收音机,作为两人的新婚礼物。
婚后,邵华被调到了大连工作,两人的生活十分浪漫。

每到周末,毛岸青总会做几个可口的饭菜与邵华一起吃,两人吃晚饭一起到外面散步。
冬天,毛岸青常常穿一件大衣,将两个人都裹起来。
这是他在苏联人的习惯,如此浪漫的动作在中国大街上很少见,走出去常常吸引行人注目。

一开始邵华还很不好意思,后来毛岸青劝她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是夫妻,没关系。”
时间久了,邵华才将这件浪漫的事情继续下去。

两人平日里的生活也很丰富,毛岸青有一副好嗓子,还精通二胡、小提琴等乐器,舞跳的也不错,他就常常带着邵华一起去参加舞会。
邵华的文艺水平也不低,少年时期在太行山区,她就曾在文艺团扭过秧歌,还参演过话剧。

夫妻俩都有点艺术功底在身上,一进入舞池跳起华尔兹,一下子就能成为众人的焦点。
尤其是两人快速旋转的舞姿,众人一见到就纷纷让开,让他们在悦耳的旋律中尽情绽放自己。

除了跳舞外,邵华还有一个爱好——摄影。
很小的时候,邵华就展现出了在摄影领域的天赋和爱好。
她常常去主席家里串门,于是毛主席便成了邵华第一个摄影对象。
以致于后来摄影界的同事都开玩笑说:“邵华的起点多高啊,上来就是对着毛主席拍照。”

在主席身边那些年,邵华为主席拍摄了不少照片,但流传到外面的却几乎没有。
因为早年间毛主席便与邵华约法三章,拍的照片不能发表,不许送人,也不可拿到外面冲洗。

邵华一口答应,并开始自己琢磨冲印技术。
她将卫生间的窗户封上,再用红布将灯泡包起来,在自制的暗房里独自摸索。
这三条规定一下就是终身的,所以直到现在,外界都见不到邵华为毛主席拍的照片。
但邵华的摄影水平和艺术造诣,却是众所周知的高超。

邵华一生,共出版画册、文学作品、各类丛书共计数十部。
她是中国摄影协会的主席,后来还被选入中国作协,再加上军方少将的身份,邵华可谓是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

中晚年时期,邵华与毛岸青回到北京生活。
夫妻俩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直到步入人生终点。
2007年3月23日,本就身体不好的毛岸青先一步离开人世,享年84岁。
次年6月24日,邵华也因乳腺癌永远离开。

7月2日,邵华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东礼堂召开。
追悼会向外界开放,因此数千名各界群众自发来到八宝山,想要送邵华最后一程。
邵华的儿子毛新宇、姐姐刘思齐等一众亲朋好友,也尽皆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来送行的众人中,有一对夫妻的身份极为特殊,他们便是毛主席的侄子毛远新及其夫人。

毛远新,毛泽民之子,出生于1941年2月14日的乌鲁木齐。
彼时的毛泽民、朱旦华夫妇,在新疆一带从事革命工作,主管新疆的财政、民政工作。
只可惜,被新疆军阀盛世才于1942年9月逮捕。
连带着朱旦华和毛远新也被关进大牢,年仅1岁的毛远新,从此没有再见到过父亲。

次年9月27日,毛泽民被敌人秘密处决,毛远新永远的失去了父亲,他和母亲继续被关在监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张文秋母女三人,也被关在盛世才的监狱中。
因此,毛远新与邵华,也算得上是年幼相识。
1946年7月抗战胜利,毛远新才和邵华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共产党后裔被释放。

解放战争到来后,毛远新与许多生活在马背上的革命后代一样,常年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延安、西柏坡、北平等地。
直到1951年夏天,毛远新被送到毛主席身边生活。
对于这位亲侄子,毛主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或许是心疼侄儿早早失去父亲,年幼时期又饱经磨难,又或许是慰藉失去毛岸英的苦楚,主席对毛远新如同亲生子嗣一般。

在毛主席的悉心教导下,毛远新也不负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清华无线电系读书,而后又转入哈军工。
毕业后,毛远新被分配到云南某空军雷达基地工作。

80年代,他离开北京来到南昌生活。
后续,毛远新在上海、南昌两地度过了极为挣扎的一段岁月。
直到1993年10月,他才重新出发,化名李实,以普通人的身份进入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查研究所工作。

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毛远新工作很踏实,为人也十分友善。
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在整个研究所都有口皆碑。
再加上质朴谦逊的作风,很快就融入了研究所这个大集体。

平日里,他和同事们一起谈天说地,相处的很愉快。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同事们有了问题也都愿意请教他,毛远新几乎年年被众人推选为研究所的先进工作者。

1996年,上海市政府给毛远新分配了新的住所,工资也从一开始的每月600元一路涨到了后来的1600元。
就这样,毛远新在研究所工作了8年时间,直到2001年2月退休。

研究所还多次希望毛远新返聘,他一身技术确实很难得,但受病痛折磨多年的他,终究还是没有回到工作岗位。
不过,妻子全秀凤却有些闲不下来,退休后又找了一份工作,两人的女儿李莉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一家三口在上海平静安详的生活着,每到假期,毛远新总会拖家带口前往南昌,看望年迈的母亲朱旦华。
只是,一家人自从来到上海后,就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就连周围的同事和邻居,也少有知晓其真正身份者,尤其是毛远新退休后。

离开工作岗位,毛远新本以为可以远遁红尘江湖,再也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只是,当邵华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他还是出于情分来到了八宝山送行,也时隔多年重新来到大众面前。

毛远新与邵华,年幼时期也算共同经历过牢狱之灾的战友,再加上毛岸青这层关系,两人多少沾亲带故。
于是在2008年7月2日邵华追悼会这天,毛远新和妻子来到了八宝山。
人山人海中,毛远新夫妇的身影并不引人注目。
一身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装扮,一副黑色的墨镜。

几十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外界早已认不出他的容貌,现场也没几个人认出他。
但毛远新二人还是在祭拜完邵华后,立刻离开了现场。
毛家其余子弟齐聚一堂,唯独他夫妇二人行色匆匆,苍老佝偻的背影,看得人多少有些心酸。
八宝山之行后,毛远新夫妇再度消失,再未公开露过面。

自幼坚定继承父亲遗志的邵华,将革命誓言践行到底,还与青梅竹马的毛岸青走到一起,家庭事业双丰收。
邵华的追悼会上,毛家子弟几乎全数到场,就连向来不露面的毛远新夫妇也出席,送了故人最后一程。
时过境迁,几十年岁月转瞬即逝。
曾经在监狱中一同长大的毛远新与邵华,现在却已阴阳两隔,想来怎能不让人唏嘘慨叹?
参考资料
[1]陈星,刘萍.邵华:传奇跌宕的一生[J].新闻天地,2008,(08):37-38.

[2]周燕.革命者亦深情:毛泽东与两个弟弟的遗孤[J].湘潮(上半月),2013,(08):5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