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枣子哥
—
秦镇是关中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史有“周丰宫”之称。历史上虽然有“九楼十三堡”之说,但真正广为人知的估计还属秦镇米皮。
在关中地区,一直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长期以来,秦镇米皮与乾县锅盔、岐山臊子面一起被并称为“关中三大面食”。因此,秦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米皮而闻名全国。
随着秦镇米皮逐渐成为地域餐饮文化的代表符号,不仅间接催生了“三秦套餐”等民俗饮食品牌,顺带也火了一把秦镇其他的特色小吃。如特色黄酒,再如特色油糕。
01
相传,油糕起源于大唐太宗时期三原的王店集,是陕西关中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特色小吃。制作流程大概就是揉好用开水烫过的面,再放入用红糖、黑糖、白砂糖、黑芝麻、核桃仁等调拌均匀的馅料,接着起锅油炸、捞出沥油,最后再趁热享受。秦镇油糕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满满都是回忆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镇上隔三差五会有集市,大人带着小孩就来赶集。大人忙忙碌碌,而小孩就是为了那一口。现在依然记忆尤深的是在三九寒冬,大人骑着二八自行车(一说为加重自行车),我们争着抢着坐在前面那个横梁上闹着一起去赶集,明知途中姿势不舒服会硌得慌,路不好屁股也会遭罪,尤其是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小脸蛋还会变“春”(大意为冬天皮肤皲裂),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心里,如果能缠来一口酥糯香甜的油糕吃,那个心满意足,就什么都值了。当然,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大概率事件是缠来一顿胖揍,但比起那个至今难忘的滋味,也算是“揍有所值”了。
02
那时的油糕,比普通人的手掌(不含指头)略小,皮薄馅多,印象里可能就是一两毛钱一个,用料实在,口碑也是靠口口相传。后来慢慢长大,却感觉秦镇油糕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现在仔细想来,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不那么馋了;也可能是之后偶尔吃过的都是失望大于期望,所以慢慢就绝了念想。其实,刚上大学那会,逢年过节还经常去秦镇闲逛,偶尔也会买油糕,那时候大约五毛钱一个的样子,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变挑剔了,明显感觉皮厚了,面多了,馅不但少而且变稀了,没有了当初实实在在的感觉。后来,在我的印象里,五毛钱一个又变成了一块钱一个,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朝“小型化”发展,而街头巷尾再也不复昨日盛景。直到“胖嫂”横空出世。
03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胖嫂”挽救了日趋平淡的秦镇油糕,使其在传统名小吃的表面又附了一层“网红”的外衣。
前两年,在秦镇办事,路过丁字街南口,发现好多人在一个胖大嫂的小摊前排队买油糕,鬼使神差的我也就排上了,等到跟前一看,惊呆了,啥时候秦镇油糕由“饼状”变为“球形”了?大约比薄皮核桃略小,五毛钱一个,美其名曰“一口香”,然后我就一口香了好几个,瞬间感到非常满足,外酥里嫩,香甜可口,虽然个头比较小,但是用料很实在,依稀还是儿时的味道。后来,通过诸多网友的分享和网络平台的关注,“胖嫂”火了起来,当然更火的是秦镇油糕。曾经有一段时间,只要路过秦镇,要是在西户路两侧看不到三五个炸油糕的小摊点,那毫无疑问,肯定是走错路了。“胖嫂”能让秦镇油糕火起来,一个是本人有特点,看着朴实亲切。二个是用料实在,价格亲民。再有就是八九十年代的秦镇油糕在小吃之外,还得兼具填饱肚子的时代需求,介于小吃和主食之间,正常情况下,两到三个油糕可能就是普通女子一餐的量。“胖嫂”顺应时代潮流还原了秦镇油糕的小吃属性,并使其单一化。因此,从“饼状”到“球形”,不仅是时代的进步,大抵也算是一种创新。
04
因此,这两年秦镇小油糕着实大火了一把。然而谁也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它就从“大火”烧到了“熄火”的边缘。
这是一个“劣币驱除良币”逆向淘汰的过程。
“胖嫂”虽火,一没门面,二没品牌,也没有借助东风,转型发展,创造品牌。当镇上炸油糕的摊点如雨后春笋般临街而立的时候,就代表着一个品牌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
在没有质量监管的情况下,虽然摊点多了,但工艺参差不齐,人心也参差不齐,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些油糕越做越小,有的甚至只比板栗稍大,可以想象这样的成品能包裹多少馅料。而且这部分摊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品牌的杀伤力不能以言语计,简直就是“一只老鼠”和“一锅汤”的关系。
所以秦镇油糕盛极而衰也是无奈且情理之中的事。
05
前段时间,又去了几次秦镇,都没遇到“胖嫂”开张,不知道是换地方了还是关门了,总之有些可惜。
其实,秦镇乃至户县人的“三秦套餐”是没有冰峰的,很少见人用冰峰就凉皮,因为有专门的稀饭,属于“原汤化原食”。倒是油糕,很多时候会挤到“套餐”的范畴,“凉皮+油糕”也不失为另一种选择。
现在秦镇油糕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火,但这更多的是人为的原因,能流传千年必然有其底蕴和独到之处,加上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那些都能“经得起考验”,所以,现在的秦镇油糕依稀还有小时候的味道,而且不愠不火的样子在我心里就是刚刚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