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80后”“90后”县级党政主官,已有26名!

壹号度文 2023-07-24 23:54:21

随着干部年轻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能力人才走上了县委书记、县长的岗位。

而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福建省的“80后”“90后”县级党政主官达到了26名!

根据福建省政府网站显示,福建省共有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下设11个县级市、31个市辖区和42个县(含金门县)。

根据统计,在这26人当中,县级党委一把手的有3人,政府一把手的有23位。26人中,14位是“80后”,11位是“85后”。

当然,在这26人当中,超过80%的都是研究生学历,有博士学位的达到了惊人的85.7%,可以说都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

最年轻的为1990年9月出生的三明市清流县县长莫彩华,年龄最大的为1980年5月出生的三明市沙县区区长陈晓翔。

26名主官现任职列表,来源:白鹭洲知政

而在这之前,1987年出生的王波已经出任副厅级领导干部,1984年的李腾也在今年升任为正厅级干部。

这些干部,有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选调的,有的是本土自身成长起来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干事能力非常强,可以说是专业能力过硬、干事激情高涨。

比如1983年出生的书记沈晓文,在担任乡镇一把手的时候,就探索出了“园林大竹”,引入电子商务产业,打造苗木电商平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这个乡镇的综合排名从倒数第一做到了第三名。

还有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余志伟,在挂职科技副县长时,就提出了电子商务产业,而石狮市的电子商务在“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当中,排名全国第三。

还有北京大学的博士方俊钦,在挂职副县长时就利用自身“构造地质学”的专业,为金矿的恢复生产创造了很大的条件,以至于复工半年时间就扭亏为盈。

其实,福建省很早就开始干部年轻化工作,在2012年就探索了“引进生”制度,专门发布“引进清华、北大优秀毕业生来闵工作”公告,到2014年1月就已经分两批引进了92名来自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引进的对象为本科24周岁以下,硕士27周岁以下,博士30周岁以下。

而根据给出的待遇,引进生以“科技副职”的方式下派挂职锻炼,博士担任副处级,硕士担任副科级。担任科技副县长、区长、市长的博士,第一年驻乡镇挂点,而担任市直单位副职的博士第一年则是挂钩具体项目。硕士第一年是包村、驻企业。除此之外,还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到福建工作,为福建省干部年轻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不像某些省份一样导致干部建设“青黄不接”,没有干部可用。

当然,此项制度在最开始实行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毕竟在30岁左右就已经是处级干部,相对比普通的正常晋升,很难达到这样的速度,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同时,还有人担心这些人没有基层经验,无法适应当地的工作,解决不了基层的问题。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顾虑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真的是多余的,不仅有“为”,而且还做得非常好。也许,这些事对于高智商人才来说这些完全不是事。

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当时制定此战略的长远眼光。相信这批80后、90后主官此后也一定会成为当地干部队伍当中的“柱石”。

0 阅读:4
壹号度文

壹号度文

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