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绝对是一段传奇,然而随着这段传奇还有一件事闹得人尽皆知,那就是朱元璋的暴脾气。
虽然老朱算不上暴君,甚至因为他出身低微,因此对百姓也是非常照顾的,但是对于贪官污吏或者心怀不轨的大臣们,他可就化身杀神大杀四方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期间杀了个血流成河,被杀的大臣们其实有很多都是开国功臣,据说与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34位功臣中,有30人都受牵连死在了老朱无情的刀下。
这就让人不禁生出好奇心:剩下的那四个幸免于难的人是什么情况?他们究竟是谁?又是因为什么让他们在朱元璋的屠刀下得以幸存?
一、朱元璋与功臣们的恩怨纠葛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后来又闹灾害、又闹饥荒,其余的家人也基本上全都死了,因此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流浪,甚至为了有安身之所一度出家为僧。
虽然命苦,然而正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对生存机会的敏锐嗅觉,因此他在了解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之后立马抓住机遇参与了进去。
不得不说老朱这个人打仗确实是有点才能的,随着他在红巾军中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跟随他的势力也迅速崛起,成为了元末起义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力量。
最终在经历了数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之后,朱元璋终于率领麾下将士们成功推翻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最后登基称帝,建立了属于汉人的大明王朝。
如果仅凭朱元璋自己的力量的话,哪怕他是个神仙也难以和一个政权抗衡,因此朱元璋的胜利显然是在身边诸多军师、将领、士兵们的帮助之下达成的。
这些人与朱元璋一同浴血奋战,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可以说没有功臣们的鼎力相助,朱元璋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机会极其渺茫,遑论登基称帝了。
但老朱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大家伙的支持与帮助不是白贡献的,建国之后他就回报了回去,给跟他出生入死的34位功臣加官进爵、给予了十分丰厚的奖赏。
然而这个皇位就好像有魔咒一样,自古以来任何坐上去的人都免不了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包括朱元璋也是,他察觉到了功臣的存在就是双刃剑。
随着明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他就开始担心那些手握重兵的功臣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特别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老朱在悲痛的同时也更加狠心了。
他担心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仅靠自己压不住这群老油条,于是为了消除隐患,保证皇位不会在自己死后被篡夺,朱元璋就开始血洗功臣集团。
许多曾经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都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和杀戮,他们有的被诬陷谋反、有的被削夺兵权、有的则被直接处死,曾经人人羡慕的“开国功臣”地位反而成了催命符。
杀得人头滚滚的“洪武四大案”就是因此发生的,死亡人数多达数万,连坐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的“胡惟庸案”更是让朱元璋大大收拢了皇权。
二、幸免于难的四位功臣经过了这场残酷的血洗之后,有30位开国功臣不幸殒命,就只剩下了4位功臣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这四位分别是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长兴侯耿炳文以及武定侯郭英,那他们究竟是如何在老朱无情的屠刀下幸运活下来的呢?
首先来看信国公汤和,他跟老朱一样是凤阳出身,因此小时候俩人就玩在一起了,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对彼此的了解程度都是其他大臣拍马也赶不上的。
况且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就是因为收到了汤和的邀请,之后在反抗元朝的过程中,汤和也因为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因此他一直是老朱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与其他功臣不同的是,汤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脑筋,那就是一直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不再是好友,而是君臣,因此他知道要明哲保身。
为了保全自身和家人的性命,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不再参与朝政,这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做法就让朱元璋那个非常满意,因此没有加害他。
此外,汤和与朱元璋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尽管今时不同往日,但是老友的深厚情谊不是那么容易忘却的,这就让老朱有时会心软不过于和汤和计较。
比如据记载,有一次汤和就因为一些小事触怒了朱元璋,要是其他人的话估计就人头落地了,但朱元璋念及旧情,并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处罚。
其次再来看西平侯沐英,他和老朱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沐英乃是自幼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养子,他对朱元璋来说和亲儿子没什么区别。
但是他又很识时务,虽然是养父子,但是沐英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主动不再姓朱,改回了自己原本的姓氏,这就让老朱在满意的同时又非常感动。
更何况沐英还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哪怕是在明朝建立后,他也一直亲自镇守着云南的稳定,为明朝的边疆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以沐英能够幸免于难,一方面是因为父子之情还没有消失,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长期驻守在边疆地区,远离了朝廷的政治斗争,更没有表现出政治野心,老朱对他很放心。
第三个就是长兴侯耿炳文,他和朱元璋就没有什么私人交情了,但是他能幸免于难的原因和沐英也比较相似,那就是他也一直镇守边疆,离权力中心很远。
而且耿炳文生性也很谨慎,在朝廷中始终保持低调和谦逊的态度,不轻易发表政治见解也不参与任何政治派系,这就让其他人在被清洗的时候不会牵连到他。
最后一位就是武定侯郭英,这位能够活到最后纯粹就是因为他根本就没什么花花肠子,一心一意扑在军务上,简直就是个“武痴”。
朱元璋看到了他为大明朝的军事贡献的力量,加上他没有参与任何政治斗争、也没有表现出对争权夺利的兴趣,因此他在老朱心里相对来说是很安全的。
三、朱元璋为何没对这四人下手?那朱元璋为何没有对这四位功臣下手呢?首先,这四位功臣都非常忠诚可靠,他们从未有过背叛明朝和朱元璋的行为。
在朱元璋看来,忠诚是臣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即使这些功臣手握重兵或地位显赫,只要他们保持忠诚,朱元璋就不会轻易对他们下手。
其次,不难看出来死于老朱刀下的人多少都有政治野心,然而这四位功臣一心一意地为明朝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没有表现出任何政治野心,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庇护。
最后,虽然老朱大开杀戒搞得血流成河,但是他毕竟也是个皇帝,在处理功臣问题时也考虑到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政治稳定性和收拢人心等因素。
虽然他对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地位的功臣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但他也需要保留一些忠诚可靠且对明朝有重要贡献的大臣来维护政治稳定。
这四位功臣的作用就是为老朱树立一个宽容大度的形象,他们能好端端坐在大家面前就说明朱元璋不是个滥杀的暴君,说白了他们四个就是老朱用来“打一棍子给一颗甜枣”的那个“甜枣”。
结语由此可见,功臣身份不是保命符,要想独善其身,最好的倚仗就是忠诚之心和一个好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