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西口
“走西口”,是指清朝康熙年间至20世纪中叶山西 、陕西等地百姓去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西口”也称“杀虎口”,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是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朝康熙年间至20世纪中叶,山西、陕西一带自然灾害、人口激增和土地兼并激烈,朝廷不得不提出私垦政策缓解社会矛盾,支持山西、陕西等地百姓走西口。“走西口”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寄民阶段”,从康熙第三次西征噶尔丹开始到光绪十年(1884年)为止,此时西口地区的汉民数量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住民阶段”,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走西口活动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此时的西口地区大约有汉民一百二十万;“居民阶段”,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到历届民国政府延续清朝在西口地方的政策,推动百姓继续移民西口地区。“走西口”形成的最终结果体现在蒙古草原南部汉民大量增加,当地汉化趋势显著,社会得以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