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面对偏心的母亲,不知满足的弟弟,冷静理智的郑庄公一步步的放纵,将自己的弟弟逐渐引诱到不能回头的陷阱之中,展现其作为政治家果决狠辣的一面。
偏心的母亲
郑庄公的母亲是为申候之女,于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被迎娶为武公夫人,又因申国为姜姓诸侯国,所以武公夫人被称为武姜,武姜嫁给武公之后,先后生有两子,长子即是后来的郑庄公,小儿子为段,武姜生长子之时,因做了一个噩梦有加之难产,便对长子不喜,故而给他取名为名为寤生,以示对他的厌恶。相反,后来的小儿子段却十分受宠,为了给小儿子谋划将来,武姜时常向郑武公请求立叔段为继承人,但郑武公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不肯废除公子寤生的世子身份。
周平王二十八年(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寤生承袭郑国爵位,即郑庄公。郑庄公继位以后,武姜便要求庄公将制城分封给公子段,制城以西,地势险要,虎牢关尤扼要冲。庄公便推辞道:“制是郑的险要之处,地位重要,不可分封,且“制”这个地方过于危险,当年郑国吞并虢国,虢国的国君就死在制地。”虽然拒绝了母亲为弟弟封制城的要求,但庄公表示,除了制以外的地方都可以选一处封给段,武姜便又请求将京城封给叔段,庄公只得答应了她,将叔段封于京城,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
姑息放纵
叔段得到京邑这个封地以后,便对京邑的城墙进行扩建。根据周礼,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而小城只能是九分之一。而叔段的改建,已经明显违背周礼。朝内的大夫祭仲发现叔段的逾制行为后,便上奏庄公,认为京邑的改建,明显不合祖制,这样下去则会不利于庄公。庄公道:“这是母亲姜氏的心愿,就算对我不利也没有办法。”祭仲随即回答,武姜的要求永远无法满足,不如及早处理,如果让叔段的势力坐大,以后恐怕局势无法收拾,蔓生的草都难以除尽,更何况是国君的弟弟。庄公便表示:“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公子叔段自改了城邑之后,果然越发嚣张跋扈,目无法度了,他竟然又要求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城除了服从国都的命令外,也听从自己的管辖,成为两属之地。大夫公子吕进言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一个国家没有两个君主的,君若想将郑国让给叔段,臣这就去侍奉他。君如果没有这个打算,臣便请求除掉他,以免百姓无所适从。庄公说道:“没有必要,让他自取灭亡吧。”叔段见庄公不闻不问,又将郑国的西部、北部边境划成自己的领地......公子吕又再次进言,庄公依旧如此。
直到叔段则厉兵秣马,准备偷袭乘机偷袭国都新郑,同时武姜则准备在叔段来袭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杀死郑庄公,夺取君位。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郑庄公获悉这一叛乱阴谋以后,随即命令子封(即公子吕)带领两百辆战车前去讨伐叔段,京城百姓听闻国君讨伐后,纷纷叛逃,叔段也逃亡共国,郑国百姓便称其为“共叔段”,而他此后再也没有回过郑国。
黄泉不复见
平定了共叔段之乱后,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之乱后便命人人将参与叛乱的母亲武姜送往城颍,并且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武姜毕竟是自己的生母,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庄公就开始思念母亲,后悔之前所说的誓言了。此时,边疆颍谷一名官吏颍考叔在得知庄公悔意后,便借机上贡特产的机会觐见他。庄公随后赐宴颍考叔,席间,颍考叔将一些肉类都挑出来,留在一边。 郑庄公随即便问其原委,颍考叔便对庄公说道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在家的唯一的老母也能品尝君王赏赐的肉羹。庄公听闻后,大发感慨道:“你有母亲可以侍奉,而寡人却没有呀”。 颍考叔则借机询问原因,郑庄公便将武姜之事说了出来,表示自己很后悔。
颍考叔随即说道,“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只要挖条隧道,能看见泉水,那么就能不违背您的誓言,也能见到母亲。庄公听到颍考叔的办法后,便立即开始动工挖掘,隧道掘成后,庄公和武姜分别走入隧道,母子最终和好团聚了。